APP下载

安徽省凤阳县的“五年之变”

2018-12-18中共凤阳县委改革办中共凤阳县委党史办

党史纵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凤阳全县改革

○中共凤阳县委改革办 中共凤阳县委党史办

40年前,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杀头坐牢的风险,按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宛如“平地一声惊雷”,冲破思想桎梏,打破体制束缚,闯出探索新路,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40年来,凤阳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5年来,凤阳县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弘扬汇集“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于一体的具有新时代内涵的小岗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小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全县上下呈现出党建切实强化、改革不断深化、发展持续优化和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的喜人局面,谱写出“创新淮滨、大美凤阳”的华丽篇章。

全面深化改革突出引领。凤阳县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中共凤阳县委自觉扛起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带头谋改革、强力促改革,以创新的思路和举措,推动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逐步健全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督察办法》《主要负责同志亲力亲为抓改革若干规定》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将改革工作纳入全县中心工作进行重点推进调度,有力促进了各项改革和工作任务的落地落实。十八大以来,全县累计确定各类改革任务578项,已经完成496项,正在推进82项。201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3亿元,财政收入2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7.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133元和10491元。

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全力实施小岗村“三年大提升”暨“抓小岗、带全县”行动计划。按照“1225”总体思路,即明确一大目标,突出两个重点,强化两个保障,推动五大提升,全面实施小岗“三年大提升”行动,县委专门成立“三年大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驻扎小岗村推进工作。主动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和省农垦集团对接合作,探索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331”模式,全面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展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试点,以小岗村品牌作为无形资产,折算成3026万元,入股小岗村创发公司,占49%股份,逐步探索乡村振兴的“小岗经验”。以“抓小岗、带全县”为目标引领,奋力推动全县农村综合改革走在滁州市乃至全省、全国前列。完成全县154.2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按照“三个相适应”和“四个不能”要求,出台《关于凤阳县工商企业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暂行办法》,建立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标准合同文本和准入、监管、退出制度。切实抓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2016年,凤阳县被列为全省6个改革试点县之一。率先完成农业“三项补贴合并”改革试点,累计“三合一”补贴资金3.4亿元。以颁发“两证一书”为抓手,加快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农业现代化建设稳步推进。以“稳产能、提质量、促循环、增效益”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工程,新增整治土地8万亩;推进品牌粮食生产,推广绿色生产技术,专用品牌小麦和水稻生产面积达11万亩。粮食生产能力持续增长,2017年总产量达74.8万吨,先后荣获“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全国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示范试点县称号。标准化养殖持续壮大,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总投资10亿元的盼盼食品项目落户小岗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园;培育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4家、家庭农场75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359家,总量继续在全市领跑。生产条件持续改善,先后投入8.73亿元,全力实施“八大工程”,淮干行蓄洪区调整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等工程顺利推进。

工业经济加速转型升级。立足优质石英砂天然资源禀赋,编制《凤阳县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出台系列政策,助推提质增效、做大做强,争当滁州西部大工业基地建设排头兵。华信太阳能光伏组件、金汇保温容器等项目竣工投产;福莱特、艾美特、凯盛硅材料、荣晟光电等项目加快建设;成功引进智能终端3D玻璃盖板等项目;金星实业“鹿牌”保温瓶进入中南海。全县规上硅基材料企业达83家,年产值100.1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42.4%。企业技改成效明显,共计投入22.9亿元,完成中都水泥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等82个技改项目。循环产业异军突起,“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顺利通过国家级终期验收,产业园连续2年获得“全国再生资源优秀园区”称号,目前已入驻企业19家,洪武拆解、光华铝业、三明建材等7家企业建成投产,实现年产值15.6亿元;贵和环保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能恒环保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等6个项目正在建设。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盘塘一期、盘塘二期、浙塘、下张塘等4个光伏发电和光大生物质发电项目顺利竣工投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总产值同比分别增长75.1%和94.6%,增速均居全市首位。

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围绕打造全域旅游和创建小岗5A级旅游景区目标,全力推进旅游业发展,2017年接待游客总量达232万人次,同比增长18.5%。投入4.55亿元,着力打造“金红蓝绿”四色旅游板块。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一大批高品质住宅小区开工建设,商品房开发投资40亿元,新开工面积65万平方米,销售面积达44万平方米。电商物流日益繁荣,实现电子商务交易总额13.5亿元;推进农村电商服务站“个转企”,成功转型75家;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建成村级站点318个;推进隆盛电商产业园升级,已入驻电商及配套服务企业25家,销售额达1.5亿元。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外贸总额6700万美元。

社会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出台《凤阳县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实施意见》,组建中都国际高等研究院,设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共申报专利560件,授权发明专利98件,新增省级民营科技企业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积极开展与科研机构、高校产学研用合作,与中国矿大合作共建“硅基材料研发中心”,与安徽科技学院、滁州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提升凤阳县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鼓励支持院企、校企创新合作。

城乡整体面貌日新月异。把明中都皇故城作为凤阳城市建设之魂,引领文化新城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开工建设城建项目134个。编制完成《凤阳县城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规划》《凤阳县城市开发边界划定规划》《凤阳县城已有规划整合与优化》,其中,《凤阳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被列入全国乡村建设规划示范名单;编制完成“多规合一”的《凤阳县空间规划》,空间管控水平和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围绕“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建设理念,全力打造雄伟壮丽的大明中都城。城区持续增绿,启动洪武公园、宜文公园建设,完成中都大道景观带、市民广场绿化、新城区水系治理二期等项目,新增城区绿化面积57.3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7.8%。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目标,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农民幸福美好家园。开展集镇“五乱”治理,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投入3.4亿元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重点项目358个,修建道路30公里,铺设雨污管网106公里。投入24.8亿元,新建、续建高速公路1.8公里、省道干线81公里、农村公路315公里,G345凤阳段一期、枣巷至S307竣工通车,县域通达能力进一步提升。启动G329凤阳段及临淮关淮河大桥、S312大溪河至上窑、S315凤阳段国省干线等重大工程建设。

生态环境整治成效显著。以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问题整改为契机,聚焦环境质量改善,狠抓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加大矿山治理力度,实施馒头山等4处废弃矿区生态修复,复绿面积72.42公顷。提升矿山执法监管能力,出台《凤阳县矿山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将执法重心前移,建立县、镇、村三级监管体系;全面建成武店矿区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人防+技控”双重有效监管,水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全面落实“河长制”,构建县、乡(镇)、村三级河长工作体系,实现县域大小河湖全覆盖。林业增绿增效明显。全县森林面积34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17.8%;打造城市后花园,凤凰山主题公园一期绿化工程完工;圆满完成S95绿色长廊建设,新增绿化面积8990亩。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6个。

民生工程建设如火如荼。十八大以来,全面落实惠民政策,全县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达154亿元,年均增长10.5%,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83.6%,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深入实施九大扶贫工程,开展县乡两级主要干部进“百户”走访慰问、“送清凉”、微心愿等行动,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10个贫困村出列任务,累计实现9315户、23326人脱贫。积极扩大就业,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3926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1500人,荣获“全省就业创业工作激励地区”称号,及时足额发放各类救助补助金5.83亿元。总投资5.6亿元建设38万平方米安置房交付群众入住,累计改造农村危房6500余户。投入7171万元,完成31所学校58个义教均衡续建项目,开工建设中小学校6所、幼儿园5所;文化建设精彩纷呈,完成“送戏下乡”1223场,“送电影下乡”8690场次;楼西回民锣鼓入选省级非遗名录;“中都鼓韵”大型花鼓主题演出走进安徽大剧院,院线电影《花鼓情》上映,凤阳花鼓、凤画在意大利——中国文化艺术节亮相,凤阳文化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扩大。(题图为今日凤阳)

猜你喜欢

凤阳全县改革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改革之路
乡村振兴背景下县级粮食仓容布点规划编制探索
见证改革开放成果,探究凤阳农业产业变化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旧凤阳花鼓
改革创新(二)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瞧,那些改革推手
妙笔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