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2018-12-17姚俊芹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8期
关键词:专业课培养策略兴趣

摘 要:兴趣的激发是课程高效学习的前提。专业课程是大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核心部分,而专业课程的高效教学难度较大,以抽象理论为主,学生学习吃力,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方面。下文以环境专业为例,探讨当代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激发与培养的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动专业课教学。

关键词:大学生;专业课;兴趣;培养策略

一、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

不同于公共课,专业课更侧重专业知识的讲授,专业技能的指导与训练。如果说公共课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其掌握基础的公共知识,那么专业课的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专业课程是专业领域内的知识浓缩讲解,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使得其在某项领域有独特的见解,从而正确对接某一职业,带动其就业。专业知识的学习是由浅入深的,专业学科素养的提升也是循序渐进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意识到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掌握专业技能,解决专项问题,更好地提升发展自我。除了专业知识的把握外,专业课学习也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让学生用更科学的思维去发现并解决问题。掌握专业解题思路和方法,也能实现其他科目的指导性学习。专业课是学生高校学习的重点部分,只有专业课学习好,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二、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暴露出诸多问题。学习目标不清晰,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低等,这些既存问题降低了大学生专业课教学实效。纵观当前的专业教学,教材中涉及大量的公式和定理,在授课时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知识学习往往死记硬背,难以做好公式和理论的理解,复杂繁琐的理论公式也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也增加了学生专业课学习的思想包袱。学生感受不到专业课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也不明白专业学习对自身成长发展的助推作用,习惯性地依赖教师,专业课学习带有很强的被动性。学生专业课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动力不足,长此以往,专业课学习重形式,轻内容,重理论,轻实践的趋向越来越明显,导致专业课教学普遍实效不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学思路和模式的滞后,其导致的最直接问题是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的下降。因此专业课教学实效的提升必须围绕学生兴趣的激发。

三、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一)情景教学带动学生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度

大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必须遵循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度的规律,从客观直接的事物分析入手带动抽象知识的学习,契合学生的思维认知实际。而情境教学法备受关注。其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形象生动的课堂环境,基于情绪色彩和形象主体组织专业课教学,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并运用知识。针对环境专业学生,可以创设环境项目监测评估的具体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从环境的监测到环境的评估到能源审计到环境规划到环保工程设计到环境管理,模拟不同环节,实现环境监测及规划评价等相关知识,特定教学情境下的串联式学习。让学生接触并熟悉环境工程项目的技术核心。基于情境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自觉进入学习情境,探究思考。通过事物鲜明、生动及形象化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头脑中建构更为丰富与活跃的形象思维,延伸到逻辑思维,实现兴趣驱动的专业课学习。

(二)基于学生经历的案例教学法带动教学的生动形象

面对抽象的专业课程,基于其生活和学习经历,适当地引入案例,可以消除学生专业学习的陌生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基于教学目的和要求,基于生活经验,学习分析典型的案例,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分析与思考,在积极的探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学生对专业原理和概念的认识。具体生动的教学案例,对比抽象的理论讲解,更能激发学生专业课程探究学习的兴趣。例如针对环境专业学生,引入某企业垃圾分选与处理的实操案例,让学生在案例的解读中,认识到垃圾分选的标准,意义和流程,也在案例的探討分析中,提出更完善的垃圾处理方案。在案例的指导下,学生能举一反三,加强理论所学与实践验证的关联,在问题的探讨中调整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框架。

(三)巧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自主性

在专业课教学中,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因此可以尝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教师提出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资料的查阅或者小组的协作,在问题的剖析与分解中,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得出结论,课堂验证,巩固所学。基于任务开展专业课教学,学生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会产生问题探讨的热情,学生高度智力投入,学习也更为高效深入。例如针对环境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部分后,可以让学生进入到仿真的实验室,以小组为单位,制定污水处理工艺,也总结污水处理中的问题,学生自主实操,在实践体验中深化理论所学。任务就像是兴趣催化剂,指引学生做出更深层次的探索学习。

四、结语

从古至今,兴趣的培养都是教育学家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从当代大学生课程学习兴趣的调查来看,多数学生对某些课程兴趣较低,而这些课程多为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高校教学的核心,其兴趣的培养也必须引起足够的教学关注。多种教学方法并举,让学生爱上专业课学习并不难。

参考文献

[1] 户华文,常萌蕾,陈东初,邓前军.大学生专业课学习的瓶颈和策略分析[J].广东化工,2016,43(24):189-190.

[2] 谢睿.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投入及其对学习结果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3] 周序.我国大学生专业课学习感受研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5,9(01):106-110.

作者简介:姚俊芹(1974.06- ),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污水生物处理。

猜你喜欢

专业课培养策略兴趣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