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继承公证的风险与防范探究

2018-12-17刘小亮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

刘小亮

摘要:公证活动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公证结果能够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公众对法律的信赖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的公证人员要在执行公证事务的时候,要最大限度的保证程序公平和结果公平,严格保证公证活动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在当前的情况下,遗嘱继承、合同和财产分割是非常重要的公证行为,公证机构在进行公证的过程之中,要对申请公证的主体的行为进行积極的审查,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让公证所带来的社会公信力的效力得到充分的释放。本文就继承公证的风险与防范进行探究。

关键词:继承公证;存在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继承公证就是指公证机构以法律为依据基础,对继承人的合法性和真实性给予证明,对继承人的继承权做出确认。但近年来,关于继承公证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大多是对继承人的所出具的证明是否真实,公证遗嘱是否合法等,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继承公证的风险。因此,公证机构要对继承公证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而保障继承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司法公正,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继承公证的概念

所谓继承,就是将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转归他人所有的法律制度,国家确立继承这项法律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被继承人能够自由的处分自己的合法财产,赋予民事主体一定的自由[1]。通过对继承进行公证,能够对继承行为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充分的认证。相关的公证人员在进行继承公证的过程之中,要严格依照《继承法》以及相关法律规范的要求,采取合理的公证手段,并对公证的结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继承公证中存在的风险

1、遗产分割协议的合法性风险

在进行财产继承的时候,最为主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对遗产进行分割,即所谓的先析产,再继承。在对遗产进行分割的过程之中,相关的人员首先要签订遗产的分割协议,并对其效力进行公证。在进行公证活动的时候,不仅可以在继承人所在地的公证机构进行公证,也可以在遗产所在地的公证机关进行公证[2]。在公证的时候,当事人需要提交自己的身份证明、委托书等进行公证所需要的文件,公证机构要对文件的合法性进行系统的审查。审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在签订协议的过程之中,当事人双方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是在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协议,当事人所继承的遗产是否属于被继承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以及是否属于继承人应当继承的财产范围等等事项,在这些事项处理审查中都是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风险。

2、法律适用风险

当前继承公证风险中,法律风险是较为常见的一个问题。由于公证机构主要以《继承法》、《婚姻法》和《物权法》作为法律依据,但这些法律的制定时间都较为久远,并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这就导致在继承公证时许多问题在进行解决时缺乏实际的依据,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解释,这就影响了公证机构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难度[3]。

3、公证机构公证质量风险

由于当事人自身存在的诚信问题以及公证机构采证方式的落后,导致公证质量存在风险。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善了人们的思想认识,但传统道德思想的根深蒂固,与现代经济思想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问题,加上国家当前立法不够完善,致使当事人不诚信的行为被地方政府所宽容,导致公证机构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导致公证质量风险频发,违背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三、继承公证风险防范措施

1、不断转变观念

公证机构首先要转变自身的观念,意识到公证人不仅仅是办理相关继承事务,更是继承领域的专家。要对与继承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理论熟悉掌握,帮助当事人举证,办理相关事项,告知当事人法律意义和后果,为当事人提供专业的公证服务,并不是简单的收费、签字和盖章[4]。例如,为民众建立便捷的公证证书查询平台,保障民众的个人隐私。在办理继承公证时,如遇到问题则要主动与相关司法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在权威法学刊物上发表见解。

2、告知义务的风险与防范

《公证法》中明确了公证机构的告知义务,并把这一义务职能化,使公证人员以专家的身份对当事人的权益进行维护,从而体现公证的公平合理。在日常义务告知后,公证人员还需进行如下的告知:第一,处理遗产继承时,在继承人存在婚姻关系的情况下,继承财物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第二,如果被继承人在死亡的时候存在对外债务,首先要使用遗产去对债务进行清偿。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继承人没有对外债务,公证机构则不需要出具相关的证明文件。第三,税收问题,此内容是一项重要的问题,公证机构要告知继承人涉及到的个人所得税的缴纳。第四,遗产放弃问题,若是全部继承人都明确放弃继承权,那么被继承人的财产则收归国家所有或者集体所有。

3、不断完善核实方法与加大惩治失信当事人力度

诚信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对公证机构开展公证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公证机构要对遗嘱及相关的抚养协议进行深入的全面了解,完善审查的方法,到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地进行实际情况的了解,建立诚信制度,提升自身对虚假材料的辨别能力,并对存在失信的当事人进行惩治,从而提高公证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公证工作的公平合理。

结语:

总之,继承公证是对当事人权益的有效保障,这就需要公证人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对公证工作进行创新和完善,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专业的公证服务。

参考文献:

[1]吕亚栗,王云杰.浅谈继承公证中的风险和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7 (05):286-287

[2]张海红.继承公证中的风险防范[J].法制博览,2015 (09):190

[3]张新荣.继承公证的风险与防范[J].法制与社会,2014 (26):251-252

[4]蔡煜.继承公证的风险与防范[J].中国公证,2009 (06):48-51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
电梯常见事故分析及其防范措施
10kV配电变压器烧毁原因及防范措施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基于采集系统的反窃电技术分析及防范措施
略论股权众筹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水电站现地控制单元开关量输出误动防范措施探讨
铁路10KV架空线路常见故障及防范措施
煤矿井下测量的常见问题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