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问题及对策

2018-12-17赵瑞君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问题及对策培训

赵瑞君

摘 要: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我國新型经营体系建设的主体,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手段。本文对农民培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阐述相对对策,通过加强社会引导、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创新模式几方面加强农民职业素养,促进农业发展。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问题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农业也面临着创新和改革,从传统农业向现在化科技发展,对农民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加大投资,对新型职业农民从业进行培训,培养高技能、素质强的新兴职业农民,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基础。

一、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出现的问题

1.农民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大多数由老人、妇女和小孩构成,其综合素质不高,加上农民长期生活行为,导致对新知识和新技术很难接受,需要长时间适应。另外,这部分人群对新政策缺乏认识,法制观念弱,并且长期的农村生活导致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在城市中站稳脚跟,有更体面的工作,不主动传授农业生产技能,出现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出现问题。

2.培训制度和管理

我国虽然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但是相对的培训制度和管理缺乏完善体系,实际培训中出现很多突发状况不能解决,阻碍了培训的顺利进行。另外政府相关部门缺少重视,培训工作的监管不规范,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效果不明显。

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

从培训内容和方法角度分析,我国对农民的培训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不同地区的农民生活方式和种植种类各不相同,如果使用单一的培训法法很难提升所有农民职业技能,出现知识点讲解不到位或者农民使用不上的情况,实际生产中很难起到作用。另外,政府缺少投资,很多教育部门缺少相关教学资源和设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师缺乏,教学效率低下,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二、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

1.加强社会引导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是长期的工作,首先让农民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相关部门通过电视、广播、多媒体等向大家传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要性,对相关政策、内容、重要性意义和对农民的好处充分讲解,增强农民意识,积极参加培训。项目进行时利用各种手段向农民介绍培训机构资质、培训时间和主要传授内容,培训开始后再进行跟踪报道,有人民群众监督,将培训工作落实到位。培训过后对农民进行考核,防止个别农民浑水摸鱼,对考核通过这颁发证书,对表现优秀的农民进行奖励。结束后培训机构对学员资料进行整理、分类、上报,农业部门定期对农民进行回访,观察农民种植情况,对农民新技术运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最好反馈。利用社会的引导,加强农民对培训意识。

2.培训制度和管理体系的完善

一方面,健全培训体系。重视实践和理论结合,全面完善教学内容,不同地区的农民实行不一样的培训内容,保证农民所学运用到实际种植中。教学内容制定中,以农业技术、文化建设和农村管理为基础,设计课程内容,建立适合实际的课程体系,满足不同层次农民新型职业的需求。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建立最新、最先进的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农民,适当加入思想政治和卫生等内容,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另一方面,完善管理体系。加强农业部门管理人员工作力度,确定农业部门培训体系中员工的责任,以党员领头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管理机制。建立其他部门和农业部门互动的联动机制,重视农民培训学校的建立,农业部门做好规划,统一部署,落实责任制,做好监察,保证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由于新型职业农民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不全面,很多地区不重视农民的培训,即使重视农民的培训,相关工作开展也十分缓慢。所以,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主体,明确法律地位,清晰阐明参与者和主体的责任和权利,激励农民参与培训,规范培训机构,政府积极帮助下落实农民培训的相关工作。另外结合地区的不同状况,因地制宜,建立培训政策和保护措施。加强对培训机构工作中的检查,重点对培训资格、内容进行认真检查,保证培训正常进行。另外,对农民培训进行全程监控,保证农民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加强农民技能。利用电话咨询、走访调查等掌握农民培训情况,对培训进度和教师评价进行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沟通、纠正。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培训体系,对培训效果差,弄虚作假的培训机构,根据相关法律严肃处理。在信息监督平台公布举报电话,农民和人们共同监督,保证相关部门落实工作,接受社会的监督。

4.创新培训模式

各大培训机构要根据农民不同的需求开展相符的培训方法,创新培训模式,改变以往单一的集中授课形式,灵活开展各种培训方式:带领农民到各大科研院和新技术推广部门的试验基地或者试点基地进行参观,讲解新技术的优点,提升农民新技术的使用意愿;和当地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农业协会等合作,依靠专业技术,管理方法等以示范形式向农民展示,帮助并带领农民发展。另外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当地种植种类和环境情况做好调研,制定符合农民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市场联合,重点培训可以提升农民经济效益的技术,由单一的教学内容向多种教学内动转变,重视生产技术的指导,例如产品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土壤的整合、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内容,由单一的生产指导转向全面培训。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农业的从业者是新型职业农民,既是先进技术的应用者,又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科学的培训可以提升农民先进思想,加强新技术和新型机械使用,政府和农业部门加大重视,为祖国培养具有新型技术和管理手段的新型职业农民,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永丽. 土地流转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7.

[2]张倩男,李永前,刘志鹏,等.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3):276-277.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问题及对策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