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优121品种特性及“一季两收”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2018-12-17刘红霞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特性栽培品种

刘红霞

摘 要:两优121是鑫盛华丰公司自选恢复性H121与1892S配组的两系杂交中稻迟熟型组合。现从再生能力,稻谷品质、抗倒性、抗病性等方面阐述该品种的特性特征,并从浸种催芽.适时播种适龄移栽,田间管理,及时收割等方面介绍高产栽培方法。

关键词:两优121;品种;特性;栽培;技术

两优121是利用18925与鑫盛华丰公司自选恢复系H121配组的稳产型杂交水稻组合,2017年通过湖南省审定(湘审稻20170008),是2018年湖南省重点推广“一季两收”的新品种。通过两年示范两优121作再生稻高产稳产.再生能力强,深受农民的喜爱,为了更好推广两优121“一种两收”的种植模式,现将其生长特性特征及主要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一、特征特性

1.农艺性状

两优121,在湖南省作中稻全生育期140天,比对照Y两优1号短1天属中籼迟熟类型,株高115CM,株叶形态理想,叶片直立,生长整齐,分蘖力强.耐高温.后期落色好,每亩有效穗29.3万,每穗粒数133粒,结实率84.45%是多穗型品种,并且再生能力强。

2.稻米品质

糙米率81.7%,精米率71.5%,整精米率59.2%,粒长6.7毫米,长宽3.3.垩白粒率27.0%、垩白度4.1%、透明度1级、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1.8%,达到国家3级优质米,再生稻口感好。

3.抗倒性

株高111.5cm,茎杆粗壯,茎节坚韧,株型矮,抗倒力强,几年来大田生产无倒伏现象,适合机械收割。

4.抗病性

2014年-2018年湖南、湖北、安徽、河南多地试种抗性表现:叶瘟5.3级,穗瘟6.3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6级,白叶枯病7.0级,稻曲病3.0级。

二、主要栽培技术

1.浸种催芽

首先用清水浸泡5分钟左右,把浮在水面的秕谷和黑粉病粒去掉,洗净种子,然后用强录精加咪鲜胺兑水浸种3公斤消毒6-8小时,浸种后用清水洗干净,再视种子饱满度与汲水情况湿水浸泡,种子浸泡好后,捞出种子,沥干水后催芽,采取温室催芽,将已浸泡好的种子用簿膜包裹并在薄膜四周扎些小孔,然后置于温床中,将温度调至35-37度保持10小时左右,不时观察种子的变化,待90%的种子发芽后取出芽谷,用28度的水浸10分钟左右,再继续催芽,这时温度调至30度,当种子全部露白后用高巧每包拌种4斤,拌好谷芽后放在阴凉处摊开,待谷芽不粘手,就可播种。

2.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抛秧,机插秧,手插秧在3月24日前播种,每亩用种量4斤,植播田在4月10前,每亩播种量5斤,抢晴天播种,播种宜早不宜迟,选择地力肥沃.排管方便的田块作秧田,秧田在播种前下足底肥,每亩秧田用45%的复合肥80斤作底肥,在2叶一心时施尿素20斤。

3.合理密植,适时移栽

抛秧秧龄20-25天,机插秧秧龄15-20天,水育秧秧龄控制在30天内,密度5×8寸.4×9寸,每亩保证18000蔸基本苗。

4.科学施肥

头季稻的苗穗结构不仅是头季稻产量的基础,也是再生稻苗穗在胡基础,因此,必须重视头季稻的施肥;

(1)底肥,每亩大田施48%六国复合肥80斤;

(2)苗肥,移栽后5-7天结合除草剂每亩追尿素20斤,硅肥6斤;

(3)穗肥,嗮田复水后每亩施加钾肥25斤;

(4)腋度萌发肥,头季稻收割前7-10天,每亩施尿素20-30斤;

(5)腋芽肥,头季稻收割后当天灌深水,第2天每亩施尿素30斤。

5.看苗管水

两优121在大田生长期间,根系发达,分蘖能力很强,宜采取浅水活蔸,浅水分蘖,够苗嗮田,有水孕穗与抽穗的管水方法,促进根系与茎叶的平衡生长,齐穗后必须干干湿湿,灌浆施腋芽萌发肥后让田间自然落干嗮田,收割时保证机械不下陷,每次打药施肥田间应有适当的水。

6.及时防治病虫害

头季主防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飞虱、稻薊马等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稻瘟灵、富士一号、苯甲·丙环唑、噻呋酰胺、阿維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防治时间以市植保部门发放的病虫情报并且结合当地农技站的田间调查为基准,按时防治。再生稻一般不使用农药。

7.及时收割

头季在8月10日左右水穗成熟度九成至九成五成熟时收割,头季稻一定要活杆青杆收割,收割时田块要能承载起收割机,不能让稻桩入泥,以免影响稻杆的再生能力,并且收割机要带粉碎机,收割时留稻桩30厘米-35厘米。再生稻一般在10月中旬收割,视整个群体成数后再收割。

当然,我们推广一个好的品种,必须用事实来说话,“两优121”2017年在聂市镇黄盖村鸡形组示范一千亩,2017年8月6日,由湖南省岳阳市农业委推广站组织有关专家对两优121“一种两收”进行考察和测产验收,头季产量1580斤每亩,二季平均亩产560斤。2018年聂市农技站在黄盖村示范40亩,其中机插秧20亩,抛秧4亩,8月10日由省农业厅专家验收测产头季平均亩产1600斤,二季平均亩产600斤,两季平均超过两千斤,比单纯的一季稻增产600斤以上,比双季稻节约成本、劳力,每亩创收500元以上。

总之,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让我们的技术服务于农。更好的落实政府的精准扶贫工作,把好的品种推向广大农户,是作为农技人员最为重要的工作!

猜你喜欢

特性栽培品种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沙坡头区2020年硒砂瓜自然富硒品种筛选试验
草莓的立体栽培
Quick Charge 4:什么是新的?
分析次日必补跌品种盘口细节
北京植物园 国内首个月季品种测试园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
不同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对比试验
鸡腿菇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十八大名酒的度数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