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容重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2018-12-17董起广何靖
董起广 何靖
摘 要:土壤容重是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土壤物理指标,其大小影响着土壤内部结构及土壤对水分、养分等的保持程度。本项目以陕西境内某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依托,进行覆土土壤容重试验,研究土壤容重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上层20 cm,容重1.1~1.2 g/cm3,中层20 cm,容重1.3 g/cm3,下层10 cm,容重1.4~1.5 g/cm3的容重结构最优,其理论产量比对照试验高出11%左右,可作为区最优覆土土壤容重方案。本文研究为整治初步研究,旨在构建经济合理的耕作层土壤容重,为整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土壤容重;作物产量;河滩沟道地;覆土
土壤容重是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土壤物理指标,其大小影响着土壤的透气性、持水性、保肥能力、溶质迁移特征以及土壤的抗侵蚀能力。一般情况下同一质地土壤其容重越大,入渗能力越低[2-5]。土壤容重通过影响土壤水分、透气性等,来影响作物的生长状况及其产量。河滩沟道地作为一种难利用的土地资源,对其进行整治之后,又可作为一种新的耕地后备资源[6-7]。本项目以陕西一河滩沟道地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依托,以河滩沟道地耕层土体重构为研究核心,旨在构建经济合理的耕作层土壤容重结构,为该类土地整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一、 材料与方法
1.试验区概况
试验设置于渭南市富平县杜村镇褚塬村的富平中试基地。该区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内降雨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49%,其他季节较干旱。干湿季节分明,干季长于湿季。尤其春季多风少雨,蒸发量大。全年蒸发量1000~1300mm,是降雨量的2.0~2.3倍。6月蒸发量最大,为189.5mm,12月最小,为44.9mm。无霜期225d,年平均气温13.4℃,夏季最高气温41.8℃,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22.0~10.0℃。该区域条件基本上满足小麦、玉米、棉花等作物的生长需要。
2.试验设计
小区布设6块试验田,每块试验田面积为2m×4m,共占地48m2。根据立地条件,考虑光照、微地形等因素的均一性,6块田采取自东向西“一”字型布设。按照容重水平设置6个处理,最下层50cm为砾石层,其上覆土50cm,试验设计见表1所示,1号田块为对照处理。
当播种春玉米时,按小区规划撒施肥料用量,通过人工整地、深松使地表平整,肥料充分混合。试验田全部采用人工播种。供试玉米品种为金诚508,千粒重282.9g,玉米发芽率89.9%,播种采用人工穴播,种植密度为52500 株/hm2。按小区人工撒施基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再追肥1次、灌溉1次。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分析
(1)土壤容重对作物株高的影响。图1给出了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株高,每个小区选5株测定并计算株高的平均值。由图可看出,由于不同土壤容重条件下,土壤的水分含量、养分差异,玉米的株高存在明显差异。在设置土壤容重的不同处理中,上层(20cm)和中层(20cm)的容重是相同的,仅下层(10cm)的容重不同。图1(A)中,3号小区玉米株高最高为45.4cm,6块小区玉米株高排序为:3>4>5>6>1>2;图1(B)中,4号小区的玉米株高最高为104cm;玉米株高由高到低为:4>5>3>6>2>1;图1(C)中,4号小区玉米株高最高为204cm,株高排序为4>3>5>6>2>1;图1(D)中,4号小区玉米株高为204cm,玉米株高依次为:4>1>6>5>3>2。有以上分析可以看出,4号小区的容重配比效果最好。土壤容重对玉米株高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当下层土壤容重为1.5g/cm3时,玉米的株高相较而言最高,表明当下层土壤容重在1.5g/cm3时,玉米的营养生长状况相对而言是最好的,在河滩沟道地整治过程中,可以适当的调整土壤容重,使其处于1.5g/cm3左右。
(2)土壤容重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表2给出了玉米收获后,不同容重小区的玉米产量值。由表2可知:3号小区玉米的穗粒数最大,4号小区次之;3、4号小区的玉米千粒重均居于6个小区的中间位置,对单位面积玉米穗数而言:1>2>3=6>4>5;在玉米的理论产量值中3号小区最高,4号小区的理论产量居中,排序为3>2>1>4>6>5。综合上述分析,3号小区玉米穗粒数最多、千粒重和穗数居中、玉米产量值最高;4号小区玉米穗数居第二位、千粒重和穗数居中、玉米产量居第4位。综上所述:3号小区的容重配比效果最优,产量最高且穗粒数最大;表明当覆土整治时,上层(20cm)容重1.1g/cm3~1.2g/cm3、中层(20cm)容重1.3g/cm3、下层(10cm)容重1.4g/cm3為此配比时,玉米产量值最高。
三、 讨论与结论
土壤容重越大,土壤内部的毛管孔隙量减少,作物根毛和微生物可以活动空间减少,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水分减少,会降低作物生长和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质等养分的降解速率。覆土整治时,土壤容重调控不能过小,虽然这样会使土壤中的孔隙度增大,作物根系和微生物可活动的空间增大;但容易导致整个土壤层不稳定,降雨或者灌水时容易发生水分冲刷、渗漏,形成大型的裂缝且不易储存水分。同时。土壤容重也不能过大,易导致土壤孔隙度减小,阻滞水分下渗,形成地表径流,不利于土壤储存水分。
土壤容重变化对玉米生长产生影响,是由于不同土壤容重中孔隙度不同,持水性不同。土壤容重越大,其持水性越小,作物根系和微生物活动区域越小,不利于作物水分吸收利用和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质等养分的分解;土壤容重越小,其持水性也较差,孔隙度虽然变大,作物根区和微生物活动区域增大,但是水分含量过少,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时耗能增大,不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壤土的保水性、持水性、土壤通气性、保肥性均优于其它质地的土壤,是由于其土壤容重介于各类土壤质地中间,其土壤孔隙不是很大,在满足水分下渗、作物根系和微生物有足够活动区域的同时,能够最大程度的涵养水分和养分。而壤土的容重一般介于1.3~1.5g/cm3之间,本研究结果中给出的最佳土壤容重方案与其一致,表明在河滩沟道地覆土整治时,其最佳覆土容重方案为:上层(20cm)容重1.1g/cm3~1.2g/cm3、中层(20cm)容重1.3g/cm3、下层(10cm)容重1.4g/cm3~1.5g/cm3,在该容重结构下,玉米的株高和产量均最大。
参考文献:
[1]郑纪勇,邵明安,张兴昌.黄土区坡面表层土壤容重和饱和导水率空间变异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4 ,18(3):53-56.
[2]费良军, 谭奇林. 充分供水条件下点源入渗特性及其影响因素[J]. 水土保持学报, 1999(2):70-74.
[3]吴发启,赵西宁,佘雕.坡耕地土壤水分入渗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3,23(1):16-78.
[4]马履一,王勇,翟明普.京西山地棕壤和淋溶褐土饱和导水率的分析[J].林业科学,1999,35(3):109-112.
[5]王国梁,刘国彬,周生路.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植被恢复对土壤稳定入渗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5):529-535.
[6]王永东,李廷轩,夏建国,等. 彭州市河滩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1,19(1):58-61.
[7]王雪,田涛,杨建英,等. 城市河道生态治理综述[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5):106-1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