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的探究

2018-12-17周明明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管理技术高产小麦

周明明

摘 要:小麦一生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出苗至拔节为前期(苗期),拔节至抽穗为中期,抽穗至成熟为后期。前期生长良好的麦田,中后期要实行科学管理,才能实现高产;前期生长较差的麦田,只要针对存在问题,认真加强中后期管理,促进麦苗转化,仍能获得较好收成。

关键词: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科学;高产

由于近年国家对粮食的重视以及对小麦种植的补贴政策,使得商品麦在市场上价格的逐年提升,今后小麦的种植面积还有增加的趋势。小麦生长的关键期,是籽粒形成和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抓好小麦中后期管理,对增粒、增重、增产都具有重要意义。现根据多年基层工作经验,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小麦中后期管理要点。

一、依据苗情,做好肥水管理

小麦进入生长中期(即拔节期),这是小麦整个生育期的关键,此时应做到肥水齐攻。同时,小麦拔节期又是其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是提高分蘖成穗率、减少后期小花退化、争取粒数的重要时期。因此,根据苗情、墒情,要做好小麦的后期肥水管理。对前期没有进行春季肥水管理的一、二类麦田,或者早春返青期已经施肥但追肥量不够的麦田,均应在拔节期结合雨水再次追肥,但拔节期肥水管理要做到因地因苗制宜。对地力水平一般、群体偏弱的麦田,在拔节初期进行肥水管理,做到肥水早攻,以促弱苗转壮;对地力水平较好、群体适宜的麦田,要在拔节中期浇水追肥;对地力水平较好、群体偏大的旺长麦田,要尽量肥水后移,在拔节后期浇水追肥,以控旺促壮。具体做法如下。

1.对前期尚未施肥的一、二类麦苗,结合雨水追施尿素150~200kg/hm2;对前期施肥较少的三类麦苗,结合雨水追肥尿素100~150kg/hm2;对于地力较好的高产田块,要在追施氮肥的同时,追施钾肥100~150kg/hm2,以防倒增产。

2.抽穗扬花期是小麦第2个吸肥高峰期,是需肥临界点,也是巩固穗数、增加粒数的关键时期,要努力确保扬花期肥水供应,以满足小麦肥水需求,争取足够粒数。对于脱肥发黄的田块,结合雨水,追施尿素100~150kg/hm2。此时,如遇阴雨天气更要注重清沟沥水,防止渍害,保持麦田通风透气,严防小麦中期倒伏。

二、关注天气,防止晚霜冻害

小麦拔节后,就完全丧失了抵御0℃以下低温的能力,一旦遭遇“倒春寒”,幼穗极易受冻,造成抽不出穗或后期白穗,将会对午季产量造成损失。因此,在小麦的中后期管理中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有浇灌条件的田块,在寒潮来临前应就近浇水,以调节麦田地面层小气候,对防御早春冻害会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没有条件的田块,在寒潮过后,要加强受冻小麦的肥水管理。具体做法如下:1.要抓紧时间,追施速效氮肥,一般追施尿素150~200kg/hm2,促苗早发,提高高位分蘖的成穗率。2.早喷氨基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一般可用庄福星750~1000mL/hm2或美洲星750~1000mL/hm2,同时配施磷酸二氢钾1500~3000g/hm2,对水225~450kg/hm2均匀喷雾,2次为宜,间隔7~10d。尽量促进受冻小麦尽快恢复生长,促使受冻麦苗小蘖赶大蘖,提高分蘖成穗率,保证后期籽粒灌浆,提高粒重。

三、因地制宜,搞好纹枯病防治

由于当地小麦的种植习惯用种偏多,密度偏稠,加之开春后田间湿度大,通风透气差,极易造成小麦纹枯病的滋生。在小麦中期应该对小麦纹枯病进行系统防治。特别是针对生长过旺的一、二类苗,更加要重视纹枯病的防治。

四、重视穗期,切实搞好“一喷三防”

小麦后期(即小麦穗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小麦病虫集中危害盛期,此时应做好“防早衰、增粒重”,搞好“一喷三防”,可以起到防干热风、防倒伏、防病虫害、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灌浆强度、促进光合产物积累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在小麦生长后期做好“一喷三防”,是提高单产的关键技术,是小麦后期防灾、减灾、增产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

小麥穗期病害主要有赤霉病、锈病、白粉病,但重点要做好赤霉病的防治。由于当地群众的种植习惯和栽培水平,多以“多用种、高密度、粗管理”为主,使得小麦赤霉病每年都有发生,一般间隔2~3年都会大发生一次,病原菌基数相对较多。对于赤霉病的防治应该以预防为主,注意用药时机,在关键阶段防治。小麦抽穗前后如遇连续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和温度适宜时,极易发生。结合防治小麦穗期虫害红蜘蛛、吸浆虫、蚜虫等和小麦穗期干热风,进行一次用药,达到防治多样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

1.在小麦抽穗达到70%左右、麦穗护颖未张开前,进行首次喷药预防,可选用40%戊唑·多菌灵悬浮剂900~1200mL/hm2或25%咪鲜胺750~900mL/hm2,配用0.0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00~450mL/hm2和50%吡蚜酮颗粒150~180g/hm2,同时加氨基酸液肥750~1000mL/hm2、99%高纯度磷酸二氢钾2500~3000g/hm2,对水225~450kg/hm2均匀喷雾,喷药时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小麦扬花期可用相同药剂再进行而二次喷药。

2.“一喷三防”用药时间最好选在晴天无风9:00—11:00、16:00以后喷洒,喷水量不得少于450kg/hm2,要注意均匀喷雾,尤其是要注意喷到中下部叶片。小麦扬花期喷药时,应避开授粉时间,一般在11:00以后进行喷洒。在喷施前应留意气象预报,避免在喷施后24h内下雨,导致小麦“一喷三防”效果降低。高产麦田要力争喷施2~3遍,间隔7~10d为宜。

五、适时收割,争取做到颗粒归仓

根据不同的收割方式,可选在不同的时期进行收割:如果是人工收割,则选在小麦籽粒蜡熟中期为宜;如果机械收割,则选在小麦籽粒完熟初期为宜,争取做到颗粒归仓,确保收获果实。

参考文献:

[1]李新耀.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2007(6):157-158.

[2]牛惠民,刘素琴,任同琦.优质专用小麦肥水管理技术研究初报[J]. HYPERLINK "http://henan.731c.com/" \t "http://www.731c.com/miaomu/_blank" 河南农业科学,2000(11):4-5.

[3]付宗刚,张雷玲,李富民.小麦冻害原因分析与预防补救[J]. HYPERLINK "http://shaanxi.731c.com/" \t "http://www.731c.com/miaomu/_blank" 陕西农业科学,2009(2):195-196.

[4]牛本永.小麦纹枯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7(6):77-78.

猜你喜欢

管理技术高产小麦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管理技术探讨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