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

2018-12-17吴崇敦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玉米

吴崇敦

摘 要:玉米作为一种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较大,分布也较为广泛。我国在进行玉米种植的过程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基于此,本文以贵州省荔波县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叙述,并分析了现阶段荔波县在进行玉米种植时所出现的病虫害问题,探讨了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玉米不仅能够供人们食用,也可以用作工业原料,虽然近几年由于我国逐渐研发先进的品种以及种植技术,玉米产量不断提升,但是与预期的结果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且玉米病虫害较为多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的产量,因此,为了提升玉米的产量,需要重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探讨。

一、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贵州省荔波县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较为丰富,全年平均气温在18摄氏度以上,无霜期为283天,年降水量为1320.5毫米,耕地面积为8459公顷,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条件。该县在春季种植玉米时,也常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病虫害,从而导致玉米产量降低,需要重视探讨更加有效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升荔波县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1.选择优良的玉米品种。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玉米品种的影响,现阶段,市场上存在着很多玉米品种,质量也参差不齐,因此,荔波县在种植玉米时,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应该根据该区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选择玉米品种,不能盲目的进行玉米品种的选择,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以及产量较高的玉米进行种植,在源头确保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2.种植地的准备。在进行玉米种植时,不能盲目的选择种植土地,应该确保玉米种植土地的肥沃和平坦,这就需要,在开始玉米播种之前,应该对玉米种植地进行处理。在进行实际整地的过程中,应该根据该区域的实际情况,以及玉米播种和成长的要求,进行土地的整理,对需要翻耕的土地,要进行及时的翻耕,为玉米的播种和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3.玉米播种技术分析。在玉米品种的选择和玉米种植地整理完成以后,就可以开始进行玉米播种了,对于荔波县来说,春季播种的玉米一般在三四月份进行玉米的播种,这是由于,该时期的温度以及水分等环境条件,都已经能够适合玉米的播种和发芽生长。在进行玉米的播种时,要严格的控制播种的深度和密度,如果玉米播种的深度和密度不合理,将对玉米的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一般来说,玉米播种的深度在4-6厘米之间,根据实际的品种,确定玉米播种的密度,保证玉米的产量。

4.玉米间苗技术分析。在玉米播种完成,经过一段时间以后,玉米幼苗生长出来,为了确保玉米的顺利生长和产量的提升,需要对玉米进行间苗。玉米的间苗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一般来说,当玉米苗的第三片叶子生长出来,心叶为2-3厘米时,就可以进行玉米间苗。一般来说,玉米间苗的原则是,将病苗和弱苗去除,对于缺苗的位置要进行补苗,另外,玉米间苗还可以确保玉米的种植密度,为玉米的健康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升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5.玉米田间管理要点分析。在种植玉米时,还应该做好玉米的田间管理,包括对玉米进行除草、施肥和灌溉等。当玉米生长的周围存在杂草时,将会与玉米的生长争夺养分,影响玉米的健康成长,这时,就需要对这些杂草进行清除。另外,在玉米长到特定的时期,应该做好施肥工作,为玉米的后续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在玉米缺水时,还应该做好玉米的灌溉和浇水。

二、玉米病虫害分析

针对贵州省荔波县玉米种植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多种病虫害威胁玉米的健康生长,影响着玉米的质量和产量,以下对其进行具体分析。

1.玉米病害分析

(1)玉米锈病。该病害通过空气进行传播,一旦玉米出现该病,将会在叶片位置出现淡黄色斑点,逐渐扩散并产生铁锈色粉末状物体,最后变黑。

(2)玉米大斑病。该病害在降水较多时容易发生,在玉米出现该病时,经常在叶片位置出现较大面积且形状不规则的斑点,严重甚至会造成叶片枯萎。

(3)玉米小斑病。该病害是一种在各个时期都容易产生的玉米病害,一旦出现该病害,将会在叶片位置产生面积较小的斑点,由玉米下方的叶片向上方叶片扩展。

(4)玉米纹枯病。该病害在玉米成长后期阶段发生较多,一旦发生,叶鞘上出现长椭圆形的云纹病斑,很像开水烫伤一样,以后病斑逐渐增多,相互连成一大块不规则的云纹,然后向上部叶鞘、叶片扩展。

2.玉米虫害分析

(1)玉米钻心虫。该害虫的幼虫经常聚集在叶心,会对玉米雌穗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2)玉米粘蟲。该害虫的幼虫会对玉米叶片进行啃食,如果不加以控制导致玉米粘虫大量繁殖,将会导致叶片被其啃食光,造成玉米产量的降低和绝收。

(3)玉米蚜虫。该害虫会吸食叶片的汁液,造成叶片变黄或者红,甚至还会导致玉米枯死。

三、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分析

1.农业防治技术分析。首先,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并做好玉米种植地的整理,减少病源;其次,应该运用合理的栽培技术,定时的进行除草,为玉米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最后,要做好玉米的施肥,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提升玉米的抗病虫害能力。

2.生物防治技术分析。生物防治虫害主要依靠在病虫害多发时期,进行人工捕杀或者在玉米地中放鸡进行害虫捕食。

3.物理防治技术分析。主要包括运用太阳能杀虫灯进行害虫的诱杀,或者配置专门的药液使其挥发进行害虫的诱杀。

4.化学防治技术分析。由于很多化学防治技术都会造成残留,因此,运用化学防治技术时,应该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确保玉米的绿色健康。在运用化学防治技术进行玉米病虫害防治时,首先,可以对玉米的种子进行拌药剂,能够很好的防治病虫害;其次,针对不同类型的病虫害,采取不同的药剂进行喷洒,可以有效的进行控制和预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玉米种植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病虫害,影响玉米的健康生长,对此,为了提升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必须重视研究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讨更加有效的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实现玉米质量和产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志勇.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分析[J]. 新农村:黑龙江, 2016(4):50-50.

[2]陈建军. 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分析[J]. 农民致富之友, 2016(17):82-82.

[3]周红忠, 林金龙. 浅议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110-110.

[4]付军伟.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7, 37(4):95-95.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浅析冬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及施肥管理
杂交中稻一种两收全程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