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椒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思路构建

2018-12-17张亚丽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张亚丽

摘 要:花椒作为木本生植物的一种,其果实不仅可以用于日常饮食的调味,同时兼备了一定的药用价值。对于花椒的种植而言,其不仅直接影响到种植人员的经济利益,帮助农民走上小康发展之路,同时也能对山区进行一定的绿化,从而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基于此,本文从栽培技术将其病虫害防治两方面进行探究,从种子的处理、幼苗的培育以及田间地理的日常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切实提高花椒产量,推动花椒生产产业进步。

关键詞:花椒栽培;种植技术;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花椒作为食品调味料中的重要组合部分之一,伴随其需求量的逐年升高,加之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调整,花椒种植产业也实现了飞速发展。由于其生长过程中易受到病虫害的侵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花椒树爆发大面积的死亡。因此,农户应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引起重视,切实避免病虫害对花椒质量的影响,从而降低经济收入。为了有效提高花椒为农户带来的经济收益,以下对花椒的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进行分析与探讨,切实推动花椒的优产与高产,提高农民收益。

一、花椒的高产栽培技术

1.种子准备工作。在花椒种植之前,种植人员务必将各项准备工作落实到位。多数通过浸泡法去除花椒种子中的各种杂粒,并按照种子与牛粪1:4的比例进行充分搅拌,旨在对种子中所包含的杂质进行彻底清除。种植人员可选取一块向阳背风的角落,将种子与牛粪进行厚铺,控制其厚度保持在8cm左右即可,待完全晒干后即可进行存储。

在种子的存储过程中,农户可将其划分为面积相等的小份。整个晾晒过程中不需要对其皮表面的油脂进行二次清理,待冬季过后,油脂可自行分解。等到春季种植时,破开牛粪的包裹即可使用种子进行种植。

2.土地的翻耕处理。在花椒的正式播种之前,应对土地进行翻耕处理,控制翻耕深度维持在30cm左右即可。科学的翻耕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并切实改善土质结构,促进微生物的生长与活动,增加土壤肥力的同时,促进花椒高质高量的生产。

在翻耕过程中,种植人员务必将土壤中残留的石子以及杂草等进行适当清理。将较大的土块分解为小块,并在翻耕好的土地中施入底肥。农户可以选用充分发酵的农家肥,以此提高土壤肥力,优化土壤结构,为花椒的生长与种植奠定健康基础。

3.播种育苗。花椒喜好在沙质土壤中生存,因此,农户在选择耕地时,应保持土地留有一定坡度,同时将土地的日照时间以及日照度作为综合参考依据,选取合适花椒生长的土地,将海拔高度控制在400m~750m之间为宜。在播种环节开始前的2天时间左右,将10%的磷酸三钠进行1000倍的稀释,控制稀释时间在10min左右即可,随后使用清水将其冲洗干净。其次,将其浸泡在50℃左右的温水中,十分钟后,进行24小时的催芽,最后进行播种。

待到土壤翻耕后,务必要及时进行播种,保证每一块土地都能够均匀撒子,控制每块土地播撒种子200g左右,并将土壤重新覆盖到种子上。在播种好的土地上,覆盖上提前准备的地膜,利用木架做好小拱棚,保证拱棚高度在60vm左右为宜。对于上述播种与覆膜过程而言,农户要尽量做到速度快、效率高,以此保证土壤出现跑堤情况。

在育苗阶段,白天时将棚内温度控制在25℃左右,并保证夜间温度同时达到15℃,为花椒苗的生长提供适宜环境与空间。由于中午阳光充足,农户可将地膜揭去,帮助幼苗进行通风换气,有效避免强烈日照将幼苗灼伤,避免烧苗现象发生。

当幼苗长出2~3片叶片时,若其生长土壤较干旱,农户可使用喷壶对其进行适当喷水。当幼苗长出4~5片叶片时,农户则可开始向水渠内进行大面积浇灌,让水自然流入土壤内,帮助土壤自然吸收。在幼苗初生叶片时,农户可进行适当的间苗处理,对一些弱苗、病苗以及死苗进行及时处理,留下壮苗保证花椒的种植质量。将田间杂草的清除工作落到都为,避免花椒幼苗生长过程中发生拥挤现象,促进幼苗健康生长。

4.定植。幼苗的适宜生长温度多数为地表温度的15℃,过早进行定值可能会由于土壤温度较低从而影响花椒的生长。因此,农户应严格控制花椒的定植时间,避免对花椒的生长造成影响。在定植期间,应保证其间距适当,结合花椒的实际生长情况,判断其水肥施加条件。对于一些早熟的花椒品种而言,可将其行距控制在50cm左右,并保持25cm左右的株距。对于晚熟品种而言,农户可控制其株距在65cm左右。在一些土壤肥力较好的土地中,适当拉大植株间距。

由于花椒前期的整体生长态势较为缓慢,农户可以同时种植其他作物,起到防风护苗的作用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花椒的间作品种主要以空心菜、苋菜为主,对于晚熟的花椒而言,其可与冬瓜、丝瓜等进行合作间种。

5.田间管理。花椒种植期间的田间管理质量对花椒的产量及质量造成极大影响。农户要对花椒的光照时间以及排水情况进行及时检查,以此提高土壤的渗水性能,保证土地肥力充足满足花椒生长需求。

为了保证花椒的结果需求,农户要适当增加养分的输送,为花椒及时修剪花枝。在花椒移栽后花苗生长到60cm左右时便可进行整枝,在每年落叶后要将枯死的树枝进行及时清理。保证花椒冠内空间充足,对各个枝条生长的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为后续的花椒采收工作提供优势。

6.采收。花椒成熟后务必及时采收,防止落果造成的损失。在着色后7天内采收完成即可。农户应将采收后的花椒成果放置于阴凉通风处,进行干燥处理。同时,将已经风干的花椒密封在塑料袋内,以此更好的进行保存。

二、花椒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1.花椒锈病。花椒锈病作为花椒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其主要爆发在叶部位置。农户在种植前,筛选优质的花椒种子,可以有效预防花椒锈病的发生。在日常种植过程中,切实保证花椒种植期间的各项基础条件,保证土地土壤满足花椒生长需求。如遇到花椒发病情况,可使用硫酸铜溶液依据1:1:100的比例进行喷洒。及时对发病叶片进行集中烧毁,防止花椒锈病的蔓延与扩散。

2.花椒红蜘蛛。红蜘蛛作为农业种植过程中的常见害虫,花椒红蜘蛛的暴发多集中于花椒的发芽阶段,在盛花期危害程度发展到最大。红蜘蛛的出现与花椒种植地区的温度、湿度等因素有着极大影响,高温、干旱地区较为常见。

若暴发红蜘蛛,农户可以使用化学手段进行处理。将浓度为25%的杀螨剂与73%的克螨特进行搭配,可以有效预防红蜘蛛的出现。同时,也可适当将瓢虫进行引入,利用自然界物种之间的相生相克,对红蜘蛛进行捕食。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市场内,花椒拥有极为广泛的消费市场,并在饮食界与医药界占据着重要地位。农户要在花椒的种植期间,进行有效的管理,从种子、育苗以及剪枝等工作入手入手,切实落实好田间管理,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高花椒产量的同时,优化花椒种植质量。

参考文献:

[1]董芳.花椒的栽培与管理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