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

2018-12-17毛福起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聊城推广

毛福起

摘 要:本文针对聊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目前聊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聊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规程,并提出推广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聊城;小麦高产;栽植技术示范;推广

近年来,聊城市通过协调环境条件与小麦生长关系,不断改进小麦栽植技术,使得小麦产品不断提升,示范地块小麦单产量超过700kg/亩,普通地块小麦的产量在450~600kg/亩之间。虽然聊城小麦连年增产,但在栽培技术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如:小麦品种更换频率快、播量和栽植技术不配套等。本文根据相关专家提出的指导性建议,以及当地农民多年的栽培经验,对聊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做了如下分析。

一、聊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1.品种更换频率快,播种量和栽植技术不配套

近年来,聊城农民科学种植的意识不断增强,小麦品种更换更加频繁,不同品种的小麦其栽植技术也不尽相同,如果一直按照过往的播期、播量经验进行播种,必然会影响小麦产量,难以实现高产和超产。比如:有济麦22属于半冬性品种,单株产量比较高、光合能力强、适宜精量或者半精量播种技术,如果早播或者大量播种则会带来一系列问题,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增产潜力。再比如:近年来,聊城小麦联合收割机快速增加,使得联合作业越发普遍,很多农民为更好适应机械作业,大量种植矮杆抗倒伏小麦,但此种小麦不但会受到遗传基因的控制,而且受到栽植技术和生产条件的限制,如果在自然条件比较差的区域种植矮杆抗倒伏小麦,可能会发生因为麦株过矮而无法实现机械收割的问题。就目前发展现状而言,聊城小麦高产栽植技术受到多方因素的通过影响,而无法有效落实,从而影响了小麦产量的提升。

2.出现犁底层,影响小麦产量

随着旋耕犁的不断普及,聊城很多农户在犁地时存在以旋代耕的问题,虽然此种犁地方法具有土地平整、易于操作、节约成本的优势,但是旋耕犁的深度不足10cm,如果从长期使用此种方法犁地,则会导致小麦根系的活动层变薄,难以吸取土地中的营养和水分,从而降低小麦产量。研究表明,如果连续3年使用旋耕犁进行耕地,则同品种小麦会减产10%~20%。

3.复合肥成为主流底肥,难以满足小麦生长需求

虽然复合肥中氮、磷、钾等营养比较全面,可补充小麦生长发育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但复合肥种类比较多,不同厂家生产的复合肥质量也参差不齐,很多农户为降低种植成本,选择价格比较低的复合肥,而忽略复合肥中养分的含量以及成分。在施肥也采用传统方法,不注重科学施肥,比较注重氮肥和磷肥的施加量,而忽略了钾肥和微量元素的施加,从而影响小麦产量。

二、聊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规程

1.土壤和肥力基础条件

聊城地区为我国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比较深厚,在土深0~2m范围内无特殊障碍层,非常适合小麦根系生长发育。为有效提升小麦产量,耕层总孔隙度控制在50~55%之间,容重则要控制在1.4g/cm3以下,氮元素的含量应大于0.09%,水解氮不得低于70mg/kg,速效钾含量不能低于90mg/kg,速效磷含量不能低于25mg/kg。只有满足上述基础条件,才能为小麦的生长发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提升小麦产量。

2.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要求

根据聊城土壤地质环境,在小麦品种选择时,可选择抗倒、抗病性比较突出, 越冬性优良、单株产量高、自动调节能力强、经济系比比较高的小麦品种,比如:重穗型小麦品种聊麦18和中穗型品种济22以及聊麦19等。在选择小麦品种时,种子的质量要满足如下标准:纯度≥99%,发芽率≥96%,净度≥99%,含水量不能超过13%,并进行检疫检查,到达要求标准的小麦才能进行种植。

3.备播技术

(1)种子处理。第一步,包衣处理。当小麦品种选择完成后,在播种前一天机械包衣或者包衣,避免土壤中的杂物和病虫损坏种子。

第二步,拌种处理。为进入一步防止土壤中害虫侵食小麦种子,在播种的前要用50%的辛硫酸进行拌种,具体方法为:每1000k下麦种子,加1.5~2.0k辛硫酸,加75k水进行混合搅拌。并堆焖24小时以后晾干播种。通过此种方法可有效防治纹枯病、根腐病等。

(2)尽量施加有机肥。在小麦生育期每亩施加有机肥1.5~2.0t,其中氧化钾的含量不能低于10kg,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不能低于12kg,氮含量不能低于20kg。大量应用实例表明,通过此种施肥力,可起到保花增粒并兼顾稳定麦穗的作用。

(3)精细整地,足墒播种。在精细整地时,可采用机耕和旋耕联合耕地的方法,以达到上松下实的耕地效果,既能提升小麦播种质量,还能增加根土密接度,为小麦生长和越冬提供良好环境。

足墒播种指的是凡播种前没有达到50mm以上有效降水的区域,需要浇足底墒水,每亩浇水量控制在40~50m3之间。

4.备播技术

小麦种植规格:在小麦种植时要严格遵循充分利用太阳能和土肥地力的原则,因此,畦宽要控制在3~4m,畦梗不能小于40cm,行间距控制在20~24cm之间。

适期播种:先播种抗寒性比较强的冬性的小麦瓶中,然后必中抗寒性普通的半冬性小麦瓶中,就聊城地区气候环境而言,最佳的小麦播种期为每年的10月5日到10日。

适量播种:精量小麦每亩播种10~12万基本苗,半精量小麦每亩播种12~15万基本苗,重穗型小麦品种每亩播种15~20万基本苗,播种深度控制在4~6cm之间。

三、聊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

1.实现栽培技术标准化

在小麦播种前要对土壤结构和肥力情况进行综合测定,根据聊城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选择与之相适的高产小麦品种,并制定有针对性标准化栽培技术。农户要按照具体量化指标就进行播种,逐步形成标准化高产小麦栽培技术规程。同时还要通过广告宣传、专家培训的方法提升农户对标准化小麦栽培技术的认知,每年都要开展小麦产量和品种、施肥、栽培技术试验,促使标准化栽培技术不断完善。

2.集约栽培,机械化管理

根据聊城小麦种植实际情况,积极组织物质、资金、技术、人力的投入,以便早日实现全机型化、全程控制的集约化栽培。随着聊城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种植小麦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提升小麦产量,确保小麦总产量不断提升是聊城地区小麦种植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当地政府要加大肥料、机械、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为实现小麦高产栽培规模化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论实践,分析了聊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分析结果表明,小麦高产有一定的规律性可循,只要按照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栽培,势必会大幅度提升小麦产量,就聊城小麦种植发展现状而言,为提升小麦产量可以从控制土壤和肥力基础条件、选择高质量的小麦品种、提升备播技术和播种技术的科学等方面同时入手。

参考文献:

[1]史林娟.小麦新品种镇麦10号的示范推广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07):40+70.

[2]任海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05):56.

猜你喜欢

聊城推广
于曦湲
美术作品
The impa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Guzheng on people
Discussions about two models to differentiate options
聊娃儿聊聊城
花糕,我爱摆弄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关于汉韵文化主题餐厅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