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018-12-17张越

农家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张越

摘 要:由于青海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限制,所以直接决定了农作物的种植区域,部分农作物难以在这个环境中正常生长。青海的农作物种植品种单一,而青稞是牧民种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品种。青稞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合种植的土地范围较广,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作物。然而,在种植青稞的过程中,因受到病毒的危害,大幅度降低了青稞品种的质量,有效减少了青海青稞的种植产量。这样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青海农牧民的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的稳定,便需要大面积推广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又被称之为是裸大麦,是青海非常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青稞不但能够为人们提供粮食产品,而且还是酿酒和制糖、牲畜的精饲料。青海省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地势的起伏较大,光照时间较长,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大约为4℃,非常适合种植青稞。

一、青稞栽培准备

1.品种选择。提升青稞种植产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选择优良、高产和免疫力强的青稞品种。当然,在选择青稞品种的过程中,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域情况和气候条件,就青海的气候条件而言,诸如长芒蓝青稞、二道眉白青稞、六棱红青稞、四棱红青稞等品种,因其适应能力相对较强,且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抗病虫害水平,故是最适宜于青海栽种的青稞品种。

(1)青稞的整地。对任何农作物的种植,整地均是种植过程重所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基于青稞种植对土地方面的要求,则需在上一季的青稞收割后立即予以深耕灭茬,若是春季播种,则需首先对种植地予以浅耕细耙,以保持地面平整。而若是秋季,则相应的整地工作需在秋收结束后的15天左右进行,以确保土壤之中各种微量元素均能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发氛围,诸如突然中的含氮量便不宜超过0.1%,而有机质含量沙性突然则需保持在1.2%以上。当然,在此过程中,针对收割后仍旧存在于田间底图的病残植株,需尽量将之清除干净,以免影响到新植株的生长。到了深耕阶段,除了需确保耕种的深度超过20cm之外,尚需确保水、热、肥料以及气的均衡,如此方能为青稞的生长过程营造一个好的耕层结构。当然,在此过程中,针对杂草的清楚、病虫害的防止以及秋雨的积蓄当属此阶段田间管理工作重点,且土壤本身的肥力需得到一定的保障,如此方能切实避免因春旱而产生的后续影响。当秋耕完成后直至封冻开始之际,均需避免田间成长出野燕麦一类的旁支衍生物。到了实际播种过程,除了许多种植土地予以再度的浅耕之外,肥料的施加亦需同步进行。就青稞对肥料的需求而言,通常,每隔667平方米的青稞幼苗需施以1000kg左右的基肥,与此同时,确保田间土壤的细碎土壤达标以及保持杂草的干净亦是此阶段的重点关注对象。至于水肥的施加,各地均应结合当地的空气湿润情况来合理把控。最后则是针对病虫害的防治,为避免地下害虫的具体数量可控的防止指标,则需在翻地同时将打碎的肥料同步施入地中,并每隔667平方米施加3600g的细土,如此一来,方能避免土壤中的水分流失过快,从而保证青稞生长过程的营养充足。

二、青稞田间管理

1.施肥。最契合青稞生长条件的施肥手段当属混合施肥具体,而所谓的混合施肥技术,则是将氮磷、钾等肥料按照一定比例与有机肥混合,而后再将之密封至少7天,随后便可将其分开施加到田家。当然,在具体的施肥过程中,还需在施肥之后对土地予以深翻,以确保肥料能可有效渗透到土壤之内。除此之外,在确保每500平方米需是以至少500kg的混合肥料同时,还应同步施用8kg左右的尿素作为底肥,而其他类型的肥料则可作为追肥施用。至于追肥的具体用量择婿结合青稞幼苗的实际生长状况来决定。当然,在青稞幼苗的不同生长阶段,其对肥料的需求量亦不尽相同,对此,肥料的施加过程也应结合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来合理施加,如此方能避免出现贪青晚熟的现象发生,继而导致青稞根系衰老而使得其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也随之下降,继而引发植物早衰现象。对此,针对青稞幼苗的抽穗到灌漿,可每600平面施加200g左右的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的方式,如此既能起到增加青稞粒重的效果,又能有效防止条锈病的出现。

2.灌溉。青稞的出苗期对水分有着较高的要求。此时的土壤含水率则不能低于15%,如若实际种植区域本身的灌溉条件便不甚良好,则在实际播种前,需首先对播种地进行一次全面的灌溉来讲土壤的湿度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到了分蘖抽穗期,则应改为浸润式的灌溉方式为主。随后的生长期,其中的灌浆期为青稞生长过程中对水量需求最大的时期,在该时期中,不仅需严密关注青稞田中的水量情况,且需加大实际灌溉量。最后,当青稞收获后,为给来年丰收奠定良好基础,则可进行一次全面的冬灌,以促使土壤舒润度保持在合适范围,从而切实增添来年的青稞种植效果。

3.病虫害防治。海南州气候条件较为适宜青稞生长,其病虫害发生几率较低,其中,青稞病害主要包括黑穗病及白粉病。黑穗病可在播种前予以预防,将 3 kg 多菌灵与 1 kg 细土搅拌均匀,撒施于种植区域中,再进行正常的整地工作,从而对土壤加以消毒,能够有效防治黑穗病的发病几率。白粉病可在发病初期施放 40% 甲基硫菌灵,施放量为每公顷 1.5 L 左右。

青稞虫害以蚜虫为主,可采用物理防治法。利用蚜虫趋光性特点,将明黄色捕虫板置于蚜虫高发区域,进而灭杀蚜虫。如蚜虫虫害情况严重,则可采用乐果 1000 倍液或敌杀死 2500-3000 倍液喷施,达到消灭蚜虫的目的。

另外,针对青稞草害方面,主要应以人工除草为主,如草害情况过于严重,可采用 2,4-D 丁酯药剂进行除草,每公顷喷施量为 0.6 kg,将其与 450 L 水混合均匀,针对杂草严重的区域进行喷施,进而降低草害对青稞产量的影响。

4.青稞倒伏预防技术。造成青稞低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涉及到倒伏,青稞品种本身抗倒伏能力较弱是造成青稞倒伏的关键因素。另外,青稞种植密度过大也会造成青稞出现倒伏,在种植过程中,如果施肥过多、灌水不足也会引发青稞倒伏。所以,要做好青稞倒伏的预防工作,应该选择优良的青稞品种,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并且做好合理正确的施肥灌溉工作,切实提高青稞的产量和质量。

三、青稞收获期工作

成熟后的青稞,应务必确保收获及时,而收获时间过早或填完,都将对青稞的质量以及产量带来严重影响。通常情况下,最为合适的收割时期当属种植地中有超9成青稞茎秆叶呈黄色之时。当然,严格来说,收获并非是青稞栽培种植的最终阶段,真正的最终工作应是上文所提的冬灌以保持合适的土壤湿度,从而为来年的青稞种植做足准备。

总之,要想确保青稞中职的产量与质量,则必然要对当代先进的青稞高产栽培技术给予高度重视,如此方能在满足广大青稞种植户的基本生活需求以及为畜牧业提供优质的料草与原料,继而在维护仓区农业以及畜牧业的发展健康与稳定同时进一步提升藏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及水平,从而切实维护我国社会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德林, 高海秀. 高原无公害青稞高产栽培技术[J]. 吉林农业, 2017(17):46-46.

猜你喜欢

青稞高产栽培技术
青稞地里的母亲
这一次我又写到青稞
青稞酿酒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青稞常见病虫害的发病规律与防治方法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