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生产技术
2018-12-17王富芹李志娟胡学飞孙翠萍
王富芹 李志娟 胡学飞 孙翠萍
摘 要: 五莲是山东省东南部的丘陵山区县,总面积149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山地丘陵 占86%;花生是五莲县主要的油料、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为促进花生生产增产增收,因地制宜,大力推广优质专用花生新品种、春花生节本增效、单粒精播、夏直播等高产高效新技术,重点抓好规范化机械播种,增强农机农艺融合,切实提高播种质量,打好丰产丰收基础。
关键词: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与产量
一、切实增强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花生产量
花生生产的目标是经济效益。增强花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花生产量是增加花生生产效益的基础。一要优化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增强耕地综合产出能力,稳定增加花生种植面积;二要改善花生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在满足花生生长发育需求的基础上,节约生产投入;三要优化群体质量,提高群体的光合能力和物质积累能力,确保植株健壮生长,充分挖掘花生高产潜力。
1.优化种植制度,增强耕地产出能力。要充分利用花生耐旱、耐瘠、根瘤固氮的优势发展春花生,稳定春花生种植面积;要着力发展夏直播花生和玉米间作花生,提高复种指数,实现粮油同步发展,保障花生种植面积稳定增加。
(1)稳定发展春花生。大力推广花生连作高产栽培技术,重点抓好轮作换茬、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肥等长效肥料、深耕翻、防治病虫害等关键技术措施,培肥地力,提高春花生田的产出能力。
(2)发展夏直播花生。夏直播花生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综合种植效益,扩大花生种植面积的有效途径。利用玉米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麦后夏直播花生。发展半夏直播花生,利用大蒜、马铃薯等优质茬口,大力发展半夏直播花生,提高综合种植效益。
(3)发展间作花生。将夏玉米纯作向夏玉米、夏花生间作调转。培肥地力,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种植效益,增加花生种植面积。
2.改善生产条件,提高资源利用率。五莲县春季气温不稳,春夏降雨量较少,花生田土壤肥力较低,严重影响花生生长发育,是花生中低产田产量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提高中低产田花生产量,要增加种植密度,打好增加生物产量的群体基础;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水肥利用率,增加花生生物产量。要重点抓好配方施肥、深耕翻、适期足墒播种、地膜覆盖等关键技术措施,改善生产条件,满足花生生长发育对环境和物质的要求。着力抓好平衡施肥、膜下滴灌等关键技术措施,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水肥利用率,满足不同阶段花生生长发育对水肥的需求。
(1)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和腐质酸复混肥等长效肥料,配方施用化肥,精准施用缓控释肥,提高土壤肥力,确保养分全面、持久供应。
(2)深耕翻。适时深耕翻,加厚活土层,为花生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条件。耕地深度一般年份25厘米左右,深耕年份30~33厘米,每3~4年进行一次深耕。
(3)适期播种。春花生要适期晚播。五莲县最适播期是4月25日至5月10日。夏直播花生要抢茬播种,越早越好。
(4)合理密植。要采用合理种植方式,适当增加密度,为高产奠定基础。中低产田春播大花生,双粒亩播8000~9000穴,单粒亩播12000~13000粒;夏直播大花生单粒亩播13000~14000粒,双粒亩播9000~9500穴。
(5)足墒播种。适墒土壤水分为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适期内,要抢墒播种。如果墒情不足,要及时造墒或溜(喷)水播种。
(6)地膜覆盖。花生覆膜栽培要保证适宜的墒情和较高的土壤肥力,选用高质量地膜,提高覆膜质量,保持良好的土壤条件和田间小气候环境,同时提高水肥利用率。
(7)大力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膜下滴灌系统,优化水肥管理,使花生在吸收水分的同时吸收养分,彻底解决不便追肥而引起的中后期脱肥问题,提高水肥利用率,同时提高花生群体质量。
3.优化群体质量,挖掘花生高产潜力。花生产量与自身的生长发育状况密切相关。高产田花生存在的主要是“质”的问题,其中,营養生长主要是茎叶生长过旺引起的徒长倒伏和植株早衰引起的饱果期光合时间较短、光合能力下降的问题;生殖生长主要是发育条件较差,无效花、无效果针和无效果增多,导致单株结果数不高的问题,以及早衰引起的营养供应不足,导致果不饱的问题。总体表现为营养生长强于生殖生长,导致经济系数不高,产量不高的问题。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花生生长发育各阶段群体质量,是充分挖掘花生高产潜力的有效途径。
(1)精选种子,提高种子质量。饱满、均匀、活力强是种子质量的三项指标。其中,精选出均匀一致、活力强的种子是提高种子质量的关键。选种前要晒种,增强种子活力。
(2)单粒精播,提高出苗质量。单粒精播是培育苗匀、苗齐、苗壮的关键技术措施。一是适当降低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状况,亩播12000~13000粒。二是控制播深。播种深度要控制在2~3厘米,播后覆膜镇压。三是膜上覆土。播种行上方膜上覆土4~5厘米,确保下胚轴长度适宜,子叶节出土(膜)。
(3)优化肥水,提高幼苗质量。苗期遇旱,要进行灌溉,确保植株临界有效分枝出生,临界有效花芽开始分化,苗期花生早生快发,至始花期,要实现单株总分枝数达到10条左右的目标。
(4)中耕培土,提高果针结实率。中耕培土,扩增结实层,是解决滑针、高位果针入土困难的关键措施。中耕培土要在盛花期田间花生封垄前进行,做到沟清、土暄、垄腰胖、垄顶凹,确保临界果针转化为有效果针,增加单株结果数。
(5)化学控制,提高群体质量。在盛花后期至结荚前期,可用花生超生宝或烯效唑或壮饱安进行叶面喷施,防止徒长和倒伏,确保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群体光合能力和物质积累能力。
(6)防止早衰,促进饱果。饱果期一方面要及时叶面喷肥补充养料,防止脱肥早衰。另一方面要浇好饱果水,保持土壤湿润,养根防止植株早衰,增加饱果,提高果重。
二、着力抓好绿色生产,提高花生质量
提高花生产品质量,满足现代人们对质量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是花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任务。花生产品质量主要包括优质、安全和生态等三方面内容。要着力抓好花生绿色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价值,确保花生生产取得更大效益,促进花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大力推广专用新品种,提高花生内在品质。适宜五莲县种植的春播花生品种主要有丰花1号、山花9号、花育22号、花育25号、花育33号、潍花8号等高产大花生品种;青枯病发生地区选用日花1号。半夏花生选用山花8号、山花9号、花育36号等早熟高产大花生新品种,搭配种植花育32号、潍花9号等小花生品种。
2.着力抓好绿色生产,防止有害物质污染。推广绿色控害技术和生物肥料,减少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以及亚硝酸积累;要努力推广降解地膜,减少白色污染;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确保花生生产产地“生态”、产品“安全”。
(1)推广绿色控害技术。要采用物理诱杀和生物农药等方法,控制病虫为害。推广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性诱剂诱杀害虫和诱虫板诱杀害虫等物理诱杀技术,达到既能有效控制害虫为害,又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目的。物理诱杀技术要连片大面积推广,确保物理诱杀技术控制害虫的效果。要采用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花生蛴螬,Bt制剂、核多角体病毒制剂防治棉铃虫,阿维菌素制剂防治花生叶螨、蚜虫等。
(2)推广生物肥料。通过施用生物肥料,减少化肥用量,控制重金属污染以及亚硝酸积累。在肥力较低的砾质砂土、粗砂壤土和生茬地增施花生根瘤菌肥,增强根瘤固氮能力,减少氮肥使用量;在花生高产田增施生物钾肥,促进土壤钾有效释放,减少钾肥使用量。
(3)推广降解地膜。推广诱导期适宜、覆盖效应较好、在规定时间内可以完全降解的地膜,保证花生持续增产的同时消除“白色污染”。
三、大力推进机械化生产,提高花生生产效率
机械化生产能够有效提高技术到位率和生产效率,是实现花生生产增产增收的保障。要规范机械作业,增强农机农艺融合,确保花生丰产丰收。要实现关键生产环节的机械化,减少用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要改革种植方式,实现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1.规范机械作业,提高花生种植水平。规范机械作业,确保农艺技术到位率,是提高花生产量的重要保障。目前五莲县花生机械播种率已达70%,但大多使用的是小型多功能播种机械,动力小,平衡性较差,多项指标时常达不到农艺要求。因此,要严格执行机械播种作业规程,注重把握播种机调整和操作技能,增强农机农艺融合度,使花生起垄、播种、施肥、喷洒除草剂、覆膜、膜上覆土等工序的指标均达到农艺要求,实现花生播种规范化、标准化生产。
2.改革种植方式,推进花生生产全程機械化。较高的(田间)管理水平是现代农业生产突出的特点。花生田间管理由于垄距与拖拉机轮距不配套,拖拉机不能再次进地,难以实行机械化田间管理(中耕培土)。要改革种植方式,配套通用动力,推广高地隙等专用田间管理机械,实现田间管理机械化。要加大残膜机械化回收力度,有效防止白色污染,实现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促进花生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