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对策与研究

2018-12-17王春雨王欢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新生

王春雨?王欢

摘要:大学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如何度过大学的四年生活是值得每一个新生认真考虑的问题,因此,帮助和引导广大新生及时调整心态,端正态度,积极面对和尽快适应全新的生活,将会使新生的大学生涯变的充实、快乐而有意义。

关键词:新生;大学生活;高等教育规律

絕大多数大学新生可以尽快地适应大学新生活的节奏和规律,完成阶段性的心理转变,迅速融入到大学新环境之中。而一部分适应性差的新生面对陌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心态变得复杂,产生了人生目标不明确,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无目的,学习动机减弱,行为习惯懒散懈怠,受挫折能力差,不善于交际等各种问题。因此,在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性和个人发展阶段性的前提下,应对大学新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一、大学一年级上学期是入校适应期

大学一年级上半学期是新生大学生活的过渡期、调整期、准备期,总的来说既是适应大学生活的开始阶段,又是大学生活的关键阶段,因此称为入校适应期。

新生在入校适应期内首先要拟定个人培养计划,其优点在于具有明确的方向性、逐级的目标性、有条不紊的计划性和积极可行的可操作性。其次要积极参加校园活动,全面发展个人素质。通过参加活动在广泛结交新朋友的过程中使自己变得活泼开朗、积极向上,进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刚进入大学时的孤单寂寞和孤立无助的感觉。再次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制定不同阶段的目标。将大学的生活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大目标体系,在每一目标下分别设置若干具体的小目标,在逐步完成每一个目标后,对自我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总结,为下一个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和积累宝贵的经验。最后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新生应该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全面分析自己、客观看待自己、在新的大学生活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科学合理的给自己定位。

二、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是基础夯实期

这一时期开设相对较少的专业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进而对所学专业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为专业知识的深化和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大学的学习与高中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别,是一种由“填鸭式”的灌输到“自主式”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其次,大学的课程除了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之外,还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种专家学者的演讲和学术报告会。因此,许多学生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显得束手无策,开始变得不会学习,陷入被动的局面。久而久之,产生了自我放弃的想法和自卑的心理,学习的压力感和无助感增强,开始觉得困惑、盲目、失去学习方向。对此,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切实转变学习方法、改变学习策略、形成新的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注重学习效率。适当安排学习内容,经常向老师请教并且多多与学长们进行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更好的解决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最后,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从各种有价值的书籍中吸收知识、汲取养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奠定深厚扎实的理论基础。

三、大学二年级到三年级上学期是专业学习期

大学二年级与一年级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学习任务的加重。专业学习期内专业必修课程大量开设,学生的专业思维、专业兴趣达到相应的发展水平,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善于用专业的眼光来观察事物和审视事物的发展,对于思考的问题已经打上专业的烙印,因此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强的专业针对性和方向性。

对于大学二年级学生来说,必须认清肩负的长远使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决抵制消极的、错误的诸如个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逐步扩大,激烈的就业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庞大的就业人群、苛刻的就业条件、巨大的就业压力等等已经摆在了大学生面前。因此,刚步入大三的学生必须树立危机意识、生存意识、竞争意识和发展意识。大三学生应该及早为就业做准备,认真考虑未来的职业方向,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所学专业,科学合理的设计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明确自己未来所向往从事的职业,不断优化知识结构,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四、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到四年级上学期是自我完善期

这一时期内学生关注最多的是自我设计和规划以及通过各种方式来完善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这一期间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相对较长,各种专业选修课程和跨专业选修课程为丰富和深化学生知识起到了促进作用。学生通过在这一学期的继续选课有助于理论知识的查缺补漏,拓宽专业知识面。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实习进行实际应用和技术操作,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有效统一。此外一部分同学开始为考研作积极准备,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复习可以为他们进一步自我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大学阶段自我完善期对于个人的发展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五、大学四年级下学期是就业准备阶段

在大学四年级下学期,绝大部分大学生已经成长为个性健全、德智体全面发展并且可以为社会出力,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有用人才。大学四年级下半学期既标志着大学生活的结束,同时又意味着新人生的开始,是终点与起点的交汇。毕业前要充分利用在校的最后时间,尽力弥补自己理论与实践能力上的不足,认真总结和反思四年大学生活的得失之处,理性的分析求职过程中的种种挫折,正视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多多听取老师和同学的合理化建议和意见,扬长避短的同时不断取长补短,为未来的人生打下扎实的基础,为迎接毕业后新生活的挑战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赵雪.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7,05

[2]赵军燕.健康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 (10):125

[3]周进.大学新生心理适应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

[4]吴丹.和谐视域下大学新生适应期特点及教育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05)

[5]吴玉崭.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研究及实践探索—辅导员层面的大学新生适应性研究[J].信息科技,2014 (13):170

猜你喜欢

新生
张新生藏品
领途新生
新生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狂热新生力
使重残青年获新生的人
一个失足青年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