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策略探讨

2018-12-17谢淑霞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谢淑霞

摘要:在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对于数学学科的教学教师必须要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因为这不仅仅关系着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构建,同时还关系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对学生的长远学习与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意义。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简单分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必要性,然后主要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提出了部分探讨性策略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优化;高效课堂

高效率、高质量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尝试高效课堂的构建,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使学生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现更好的学习、发展。

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始终不太理想的,没有达到最佳的水平,例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高,学习能动性低,而且数学学科知识本身存在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在学习、理解上会存在一定的难度,这都限制和降低了教学效率、教学质量,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师就应当转变教学思维,朝着高效课堂转型,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对于促进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发展来说,是非常之必要的。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策略

(一)合理设置课堂导入

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保持整堂课的活力,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首先就需要合理的设置课堂导入,通过课堂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还非常有限,只有在兴趣的支配、驱动之下,他们才能够产生主观的学习欲望、学习动力,在教学中表现出良好的能动性,这是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比大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故事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用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光头强准备了一张大饼,结果被熊大、熊二偷吃了,熊大吃了整张饼的2/6,熊二吃了整张饼的1/3,偷吃的事情最终被光头强发现了,这个时候熊大、熊二却开始相互推诿了起来,非说对方吃得更多,问到底是谁吃得更多呢?在故事的影响下,学生都会对这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然后教师再抓准时机切入教学,告诉学生只要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便可以正确的解答这个疑问,这就能够有效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1]。

(二)根据教学需求创设教学情景

小学数学学科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当中,会存在更大的难度,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使数字、符号在学生的思维中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并强化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并增强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混合运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课堂模拟为商场、小卖部,创设一个生活中的购物情景,用课本、文具代替商品,标明售价和折扣,向学生发放面额不等的游戏纸币,让学生去自主“购物”,并计算应付和找零,如学生选购了一个笔记本、一支笔,其售价分别为5元、2元,分别又打8折和9折,自己有一张面额为50的游戏纸币,然后计算对应的应付和找零。这就可以使学生对数学计算的感知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并有效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当中遇到类似情景,也能够自如的进行应对和处理[2]。

(三)在教学中引入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

为了进一步降低数学教学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还应当引入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用“形”来代“数”,从而使学生更加快速、准确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如果直接向学生讲解“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或“分数的基本性质”等知识内容,学生必定会感觉到非常的混乱与糊涂,但如果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物件或是图形来开展教学,就能够让学生很好的掌握相关知识[3]。如教师上课之前,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水果糖,告诉学生这堂课表现好的话,每人都可以得到一颗水果糖,然后将10颗水果糖放在篮子里,并从中取出2颗放进旁边的盘子里,过程中向学生讲解,篮子里原本有10颗水果糖,取出了2颗放在了盘子里,盘子里的糖就应当是原本篮子里糖的2/10,而盘子里的糖来自篮子,所以篮子里的糖就是分母,盘子里的糖就是分子,通过这样形象的讲解,很快就能够让学生掌握分数基础知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可以显著提高。

(四)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当中的渗透,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和途径,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数学知识的展示变得更加形象,从而显著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的教学中,对于图形的对称、平移和旋转,如果教师光凭文字性的讲解和静态的图片向学生进行教学,肯定会让学生感到非常的困惑,对知识的理解非常模糊,因为他们没有真正见到图形的运动过程。而在信息化技术的辅助之下,教师则可以通过3D模拟,用动态的、可控的3D模型,为学生直观、动态的演示图形的运动过程,这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认知变得更加直观、深刻、高效,避免传统教学中,容易给学生带来的认识误区。

三、结语

在如今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教师必须要对数学教学予以更高程度的关注和重视,要积极加强教学方面的研究、探讨与实践,对教学方法做出改进和优化,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能够实现更好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林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 (13):53-54.

[2]杨元超.“情境——模型”雙向建构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则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08):225-227.

[3]马增福.小学数学“空间观念”与“几何直观”中“核心素养”解读——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为例[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 (09):4-15.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高效课堂小学数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