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激励机制创新分析

2018-12-17刘烨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职业核心能力

刘烨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日常表现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三个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激励机制的创新措施:实现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的平衡;培养并提高学生干部的职业核心能力;增加学习奖励和成长奖励。希望能为关注此话题的研究学者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物质奖励;职业核心能力;旅游学习

引言:

现如今,技术在不断革新的条件飞速发展,社会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与此同时社会企业的用人标准也有了更高的水平。为此高职院校要积极的培养出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型科技人才,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干部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对象,也有可能是未来社会上的管理精英。为此要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培养,为国家社会输送高级的创新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日常表现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也热衷于追赶社会潮流,因此存在部分的学生干部,他们的名利心比较重。在组织策划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会有较为明显的表现,他们通常会以自我为中心,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自身的利益。有的学生还会利用干部职权在同学之间拉帮结派,这种行为会严重的影响到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而学生干部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组织协调能力有较为明显的缺陷,也就是说他们的实际组织协调能力水平并不高,基本不存在团队协作的概念,他们没有意识到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团队协作。有的学生干部会一个人埋头苦干,有的学生干部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1]。整个活动开展的过程十分缺乏有效的沟通,由于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不强,导致很多活动的开展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活动开展质量不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干部只有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才能做好干部工作。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自身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存在部分的学生干部把精力都放在各种活动事物上,对学校安排的学习计划和学习任务不感兴趣,经常会借着开展活动的由头旷课请假,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不好,没有对同学起到榜样作用。

二、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激励机制的创新措施

(一)实现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的平衡

制定的激励机制要实现个性化与整体化的結合,也就是说在制定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要将个体的需求考虑在内,制定的奖励措施应该具有整体平衡的特点。不同的学生干部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个性化的奖励应该尽量的满足这些需求,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激励机制的最大化效果。存在部分的学生干部,他们家庭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对于这些物质基础不足的学生干部来说,实施的激励手段应该以物质奖励为主,这样他们在经济上的困难就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而对于家庭条件良好的学生干部来说,对他们的奖励应该以荣誉评价为主。制定的物质激励手段和荣誉激励手段要尽量的实现平衡,二者的奖励范围需要达到的状态是合理公平,让两种激励手段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时效性水平。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对于家庭条件薄弱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不仅仅只有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对他们来说同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在高职院校中,某位学生会干部可能会获得校学生会优秀干部的荣誉,但是这一荣誉不包括物质奖励,与此同时该学生干部也能获得院学生会的优秀干部荣誉,而这一荣誉中有物质奖励。这两种优秀干部评选只能获得其中一个,此时学校的辅导员就可以跟学生干部适当的沟通,跟学生具体说明一下情况。

(二)培养并提高学生干部的职业核心能力

在社会上的企业中,他们的用人标准遵循职业核心能力,这是社会企业用人的准入条件。新形势下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趋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的顺应这一趋势,将职业核心能力理念融入到学生干部的培养计划中,以提升学生干部在活动筹划中的工作能力。为此学校应该筹办一支专兼职队伍,可以聘请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协调能力,聘请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干部以及高职院校其他学生的专业技能,此外还需要聘请职业核心能力专家,对学生们进行系统性的培训。这样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和学生都能对职业核心能力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干部的职业核心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比如泉州经贸学院于2013年确立了“三素质双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组织了高级国家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活动,培训的对象是全校80%的教师,另外也包括部分的管理人员,在培训完成之后,老师们总结经验,总结核心内容纲领,并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干部,传递给高职院校的学生。

(三)增加学习奖励和成长奖励

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培养要建立激励机制,在建设的过程中不仅秉承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的原则,还应该采取其他性质的激励手段。如此说来学习奖励和成长奖励是培养计划中的重点内容,奖励的形式可以是组织学生干部一起参与组织旅游学习,旅游学习的地点可以是国内知名的高校,在参观旅游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干部会了解到高校的学生干部是如何进行活动的筹划工作的,这样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会明白如何正确履行自己的干部职责。学会如何正确的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在参与知名院校学生干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干部的视野和认知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他们对学生干部的工作也会有一个新的认识[2]。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干部,奖励的形式还可以是教育培训机会,学校会举办一些高校院校专升本的教育培训活动,可以让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优先参与,让他们积极的践行榜样职责,完成专升本的目标。

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激励机制,认为激励机制的创新建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对于不同的院校和不同的学生来说,适合他们的激励机制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对学生干部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平衡好学生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兼顾学生干部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林丽蓉,赖丽君.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融合渗透职业核心能力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04):46-48.

[2]蓝俊以.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的激励机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猜你喜欢

职业核心能力
基于职业核心能力本位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浅议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多元化考核方式下的成本会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技能大赛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相互促进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