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创新机制研究

2018-12-17龙景霞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机制公共图书馆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创新机制

摘要:文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优劣势,简述了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基本工作流程,并从参与意识、服务模式、服务方式及反馈评估四个方面探讨了扶贫创新机制的构建,同时指出了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更好地参与文化精准扶贫提供借鉴。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10-0031-03

精准扶贫是依据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规范、直接有效的方式对扶贫对象开展精确识别、管理及帮扶的扶贫方式,其目标是“高效治贫”[1]。要实现上述目标,贫困群体不仅要在物质上实现“脱贫”,还要在精神文化方面实现“脱贫”。文化精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贫困群体的文化素质,充实贫困群体的精神生活,帮助贫困群体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培训、交流信息情报、提供文化娱乐等社会职责和功能,将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2]。

1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优劣势分析

1.1优势分析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有以下优势:①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十分丰富,学科种类繁多,包括农业种植类、科普类及大众读物类,这些文献资源都可以帮助贫困地区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另外,公共图书馆还拥有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这些资源与当地经济和文化生活息息相关,为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奠定了信息基础。②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在“互联网+”时代,公共图书馆从资源存储中心转变为线上+线下的学习平台,缩短了用户与公共图书馆的距离,并且在自助查询、自助借还、移动图书馆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可以指导基层图书馆建设特色数据库和数字图书馆,为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和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提供技术支持[3]。③拥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公共图书馆的馆员具有较高的收集整理、优化整合、存储应用信息的能力,能够为贫困地区发展和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提供智力帮扶。

1.2劣势分析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存在以下劣势:①文化精准扶贫意识淡薄。一些公共图书馆还没有正确认识到图书馆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贫困农民、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关注度较低,举办文化精准扶贫活动数量少,活动方式呆板,活动质量难以评价,以及对文化精准扶贫专题信息资源的建设力度较弱、建设质量不高。②专项配套资金不足。公共图书馆自身的建设经费不充裕,如果没有专项资金支持,就无法开展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导致扶贫工作受阻。③激励机制不健全。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属社会服务范畴,而目前公共图书馆制定的相关制度涉及社会服务的内容并不多,与文化精准扶贫有关的更是少之又少。公共图书馆在参与文化精准扶贫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监管和评估激励机制,就无法充分发挥馆员的服务意识,容易使文化精准扶贫活动流于形式[4]。

2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基本工作流程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工作流程主要分为前期调研、对象选择及资源匹配三部分(见图1)。

2.1前期调研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应先对贫困地区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文化资源、服务设施、文化服务,以及贫困人口的经济能力、教育背景、年龄结构、贫困根源、心理特征、信息需求等情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公共图书馆了解、掌握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源现状,可以依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该地区的扶贫方式。另外,公共图书馆了解、掌握贫困人员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可以进一步评估其参与图书馆文化扶贫项目的能力,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其能力发展[5]。

2.2对象选择

前期调研工作结束后,公共图书馆应依据调研数据和扶贫标准初步确定适合参与扶贫项目的贫困人员名单。由于公共图书馆的人、财、物有限,因此在文化扶贫的起步阶段应积极帮扶有强烈脱贫意愿和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贫困对象,使他们先脱贫,树立榜样或典范,再组织他们帮助其他贫困对象一起脱贫,这样可以加快脱贫步伐,减少资源闲置或浪费。公共图书馆在确定扶贫对象后,应及时把扶贫对象的相关资料,如学习需求、年龄结构等进行分类建档,为后续的资源匹配奠定基础。

2.3资源匹配

公共图书馆在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实现资源匹配。一是进行館藏资源匹配。公共图书馆应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员脱贫提供信息资源和知识产品,同时采取馆际互借、共享共建等合作形式进一步充实馆藏资源数量,提升馆藏资源质量。二是进行技术应用匹配。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收集、整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员的基础数据,并科学建档。公共图书馆还应构建特色数字资源库,以满足贫困人员的信息需求,同时构建信息交流平台,掌握扶贫工作进程,随时调整扶贫工作方式及内容等[6]。三是进行服务人员匹配。公共图书馆的馆员大都具备图书情报专业背景,有较高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技能,能够对扶贫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3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创新机制的构建

龙景霞: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的创新机制研究3.1强化主动参与意识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一方面要坚持政策导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自身服务意识,通过精准调研和认真筛选,有针对性地根据贫困人员的个性化需求向其输送文化资源。同时,公共图书馆还应依据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创新与该地区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扶贫新渠道和新模式,充分发挥文化扶贫与旅游扶贫、经济扶贫等扶贫举措的协同效应,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员脱贫提供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应加强培养贫困人员的脱贫意识,进一步深化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帮助他们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向他们传授脱贫致富的新知识和新理念,构建科学和积极向上的脱贫氛围。

3.2构建立体扶贫模式

公共图书馆的文化精准扶贫工作要想取得显著成效,就必须从多角度入手,构建立体扶贫模式,包括“一对一帮扶”“资源帮扶”“技术人才帮扶”及“整体帮扶”等模式(见图2)。公共图书馆应针对贫困山区和贫困人员的差异性选择一种或多种扶贫模式进行帮扶。如:对贫困情况严重的地区可以选择“一对一帮扶+整体帮扶”的模式,公共图书馆应从基础设施、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其全方位实施帮扶,通过“一对一帮扶”和“整体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文化扶贫任务,并保证扶贫成效。另外,公共图书館还应大力促进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与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沟通与交流,采取“资源帮扶+技术人才帮扶”模式,有针对性地向贫困地区输送相关的教育资源和专业人才资源,为贫困地区人员争取实践机会和就业岗位等。

3.3创新服务方式

公共图书馆以往的文化精准扶贫方式主要是宣传教育、送书送技术下乡、劳动技能培训等,对先进的信息技术涉及不多,导致扶贫成效不高[7]。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先进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文化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发达地区的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帮助贫困地区的图书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其提供设备支持和技术支持,指导其构建和完善图书馆网站、图书馆管理系统及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使其尽快适应“互联网+”时代要求,为贫困人员提供有效的文化服务。公共图书馆还可以借助QQ、微信等平台进一步拓展扶贫工作,如:针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员的实际需求,利用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向他们推送所需的信息,利用QQ远程指导贫困地区图书馆的工作及农家书屋建设,在线回复贫困人员关于教育和技术方面的咨询等。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积极指导贫困人员开展移动阅读,向他们提供免费的电子信息资源,帮助他们构建移动阅读空间,使贫困人员享受便捷的信息服务。

3.4加大反馈及评估力度

公共图书馆要想使文化精准扶贫工作长期顺利开展,并且确有成效,就必须加大反馈及评估力度。公共图书馆必须构建完善的文化精准扶贫管理机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单位保持顺畅的沟通,随时获取扶贫工作进展情况和贫困人员反馈的信息,以便及时对扶贫内容和扶贫方式进行调整,保障扶贫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使扶贫工作中人、财、物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另外,公共图书馆还应构建科学规范的评估机制,制定具体的量化指标,对扶贫工作的具体内容、经费支出、工作成效等进行评估和考核,这不仅可以验证扶贫工作的成效,同时还是监督、指导扶贫工作的有效手段。

4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应注意的问题

4.1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应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不能一味推崇先进的信息技术,而应根据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员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他们的帮扶方式。如:对于不识字或不喜欢阅读的贫困人员,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宣传。贫困人员如果无法完全理解图片或视频表达的意思,公共图书馆还可以进行现场操作和实践,帮助他们加深理解,同时可以把操作和实践内容录制下来让他们反复观看,加深理解。

4.2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应细心、耐心、关心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只有做到细心、耐心和关心,并将“三心”贯穿扶贫工作的始终,才能保障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如:公共图书馆在前期调研阶段,在收集、整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员基本情况时应细心,保证重要数据不遗漏;在扶贫对象选择阶段应保持耐心,根据扶贫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开展针对性服务,保证与扶贫对象进行有效沟通;在资源匹配阶段,要真正关心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员的脱贫进程,根据其脱贫进程适时调控各方面的资源匹配,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5结语

公共图书馆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工作,不仅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员脱贫,还有利于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职能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因此,公共图书馆在参与文化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加大特色资源建设和品牌创建的力度,更好地开展扶贫工作。

参考文献:

[1]庄天慧,杨帆,曾维忠.精准扶贫内涵及其与精准脱贫的辩证关系探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6(3):6-12.

[2]赵婷.试析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15):83-85.

[3]郑佳佳.基层公共图书馆助力文化精准扶贫的思考[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7(2):21-23.

[4]曾力,段萍.文化精准扶贫的内涵及路径创新研究[J].萍乡学院学报,2017(1):67-70.

[5]王尧.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图书馆文化扶贫精准识别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5):38-42.

[6]詹景海.精准扶贫视角下图书馆文化扶贫路径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7(1):33-37.

[7]张慧蕊.公共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的创新路径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6(6):12-15.

(编校:徐黎娟)第38卷第10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年10月

收稿日期:2018-09-05

作者简介:沈吟涛(1982—),昆明市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创新机制公共图书馆
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创新机制研究
构建高校党管人才创新机制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我国信访制度缺陷与创新机制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社区党建教育平台如何搭建
新常态下以创新驱动升级转型的制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