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广东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8-12-17陈尧
陈尧
摘 要:广东在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新历史时期,广东肩负重任,机遇与挑战并存。广东要完成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做到走在全国“四个前列”,必须以坚定的信念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开放领域和开放范围;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政府的引导性作用,企业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广东在“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要战略部署的关键位置,优化区域布局,打造内外开放新高地;将广东打造成“宜创、宜业、宜居、宜游”的“五宜”空间,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构建广东新一轮对外开放新格局。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广东;对外开放
中图分类号:F7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8 — 0075 — 04
坚持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努力增创开放新优势,构建开放新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做出的重要批示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广东如何进一步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塑造增长新动力、更好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需要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创新驱动战略等重大政策机遇,发挥自身区位优势,营造良好创新氛围,不断提高把握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的自觉性和能力。本文对此进行专门的探讨。
一、相关文献综述
学术界对开放型经济的经验及如何进一步发展开放型经济进行了许多研究,本文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综述:
(一)关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问题
从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开放型经济”的概念以来,我国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众多学者们围绕开放型经济发展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
一是如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张二震,戴祥(2014)指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转变政府职能,从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第二,完善开放型经济传统绩效评价机制,从GDP、经济增速考核方式向质量、效益等指标倾斜。第三,完善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促进国内外要素有序自由流动。第四,构建完善区域开放格局的有效动力机制,形成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分工协作以及均衡协调的区域开放格局。第五,构建有利于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机制。〔1〕
二是如何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裴长洪(2016)指出中國的开放型经济是以自身的开放实践为基础的,要想全面提高中国的开放型经济水平,一方面是要完善中国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解决好与世界之间的“取”与“予”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实现两个转变: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从需求面考虑对外经济活动的绩效,并且从供给面考虑改善对外经济活动的成效;转变中国在全球经济舞台上的角色定位,提高中国为全球提供公共品的能力,继续逐步完成从边境开放向境内体制性开放过渡的改革任务。〔2〕
(二)关于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问题
改革开放是广东的根和魂。从近几年发展来看,从贸易到投资,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自贸试验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广东焕发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独特气质,在中国对外开放引领门户地位进一步增强。新时期下,国内部分学者围绕广东开放型经济主要探讨了以下问题:
一是新时期下广东开放型经济的发展障碍。许多专家学者从低成本要素竞争模式、国际贸易发展新形势、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对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进行分析。罗开利(2014)认为制约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广东开放型经济依靠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优势、税收等政策优势的低端发展模式急剧式微。第二,从全国出口贸易发展的大环境看,中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遭遇贸易摩擦、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出口导向型模式问题重重。第三,开放型经济是“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循环。多年来,广东开放型经济主要是以“引进来”为主,“走出去”的龙头型企业比较少。〔3〕
二是广东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关键。邹新月(2017)认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一项系统性战略工程,首先,扩大银行、保险、证券等现代金融业双向开放、扩大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建立健全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国际金融合作机制来构建金融双向开放新体制。其次,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在国际市场上可自由兑换;建立功能齐全、更加国际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最后,建立国际金融安全保障协调机制;建立具有前瞻性的系统性国际金融风险监测评估、识别预警机制;建立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规避风险的机制。从而构建开放型金融新体制,作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突破口和支撑。〔4〕
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于开放型经济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针对广东开放型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二是针对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面临的趋势和机遇进行分析。三是针对广东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二、广东开放型经济的启示
改革开放走过了近40年的光辉历程,广东省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广东开放型经济发展为什么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家政策强力支持。十八大提出:“创新开放模式,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阵地,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形成了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首先创办经济特区,接着开放广州、湛江两个沿海港口城市,再接着形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再由珠三角向粤西、粤北、粤东山区辐射,使得开放区由沿海向内陆、由珠三角向四周腹地层层推进,全省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二是天然地理位置优势。第一,广东位于我国大陆的南端。临近东南亚各国,处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航运枢纽位置上,是我国重要的海上交通要冲和重要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第二,广东地处低纬地带,北回归线横贯省境大陆。广东全年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多,热量丰富,是全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植物生长量最大的地区之一。第三,海陆兼备。广东的海域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是陆地面积的近2.6倍。广东海岸线总长度5782.5公里,极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第四,靠近香港、澳门。香港、澳门作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金融中心和世界自由贸易的港口,同世界各地特别是与欧美有着天然的联系,对拉动广东经济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三是移民人口。从数据来看,2016年广东常住人口为10999万人,人口总量比上年净增150万人,增长1.38%,〔5〕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侨乡、最大的移民省份,在开放度、包容度方面独步全国。尤其是深圳曾长期头顶中国包容之城的王冠。人口是一个巨大的财富,无论是国家还是城市,能否容纳足够的移民人口是其城市发展的一大重要原因。外来人口不仅能够带来了大量劳动力,更是一直保持着地区发展的经济活力。一直以来,广东的人口老龄化水平都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深圳为例,从1995年以来,深圳的人口平均年龄基本稳定在25岁至30岁之间。移民人口极大提高了广东的创造能力和劳动生产率,赋予了广东无比强大的社会自我更新能力。
综上所述,广东开放型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可以总结为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就是国家政策的实施;地利是广东的地理位置优势;人和则是广东开放性包容性的文化吸引大量的移民。在新时期下,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自贸区等发展战略,这无一不给广东提供更好的天时,但是从地利和人和来看,广东应该进一步发展开放,构建新一轮开放型经济体制,创造更好的天时地利人和,才能保住现有的发展成果并且进一步发展。
三、調整广东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一)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
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6〕首先,在新的历史时期,广东应着力破除当前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为联动海外与国内的纽带,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其次,十九大报告中还提到:“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7〕广东省作为全国外贸大省,2017年,全省进出口总额68155.9亿元,同比增长8.0%,总量连续32年位居全国货物进出口总量首位。这不仅代表着广东所取得的成就,更加代表着广东的一份责任,随着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广东省应担起更大的责任,从贸易大省向贸易强省转变。2018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前列”的目标,这不仅是对广东改革开放以来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广东未来工作的要求和期许,可以说要求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具体。因此,调整广东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不仅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同时也是广东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
(二)有效应对全球经济出现的变化
一是全球化“红利”来源出现新变化。信息革命前的全球化“红利”主要来源于传统贸易、经济互补和国际分工的好处;信息革命后的全球化“红利”主要来源于新经济下,全球范围内生产效率的提高、经济的规模效益、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交易达成的快捷方便、物流配送效率的提高、信息交流的便利等。〔8〕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整体质量不高。整体经济发展走向是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整体产业链发展处于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低端环节。面对全球化“红利”来源出现的新变化,广东出现了生产力不适应生产关系的矛盾。
二是新时期下我国的贸易形式复杂。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将持续出现,在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的同时,国际投资贸易模式和多边贸易投资规则深刻调整,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温正在成为威胁增长的风险。各国为了抢占国际市场、扩大内需,很多国家建立了针对中国的贸易壁垒和贸易保护措施。2016年11月15日,欧盟对中国钢铁产品施加了新的临时性反倾销关税。2018年3月22日,特朗普签署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对从我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且限制我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当前我国对外贸易遇到重大挑战。广东作为贸易第一大省,更应奋勇争先。
三是全球经济低迷且竞争更加白热化。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的重创和影响还未结束。当前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各国为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竞争呈现空前白热化状态。从低端产业来看,更多具有成本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到竞争中来,力图通过加大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来摆脱经济发展疲软的状态。从高端产业来看,越来越多国家意识到,想要真正走出危机冲击的阴霾,只有突破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实现制造业的大发展,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主动。
(三)自身发展面临瓶颈
广东自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区域发展差异过大,尤其是粤西、粤北、粤东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巨大落差,形成了“最富地区在广东,最穷地区也在广东”两极分化的特点。第二,产业结构不合理。近几年广东的第三产业占比有所提高,但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第三,区域分工合作不明显,产业结构基本相同。广东的产业分工水平较低,城市群之间产业同构的情况严重,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第四,陆海发展缺乏统筹,陆海经济关系不尽协调。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总体滞后,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率低。陆海经济联系层次较低,相互支撑不足,海岸带开发无序和海域开发布局不合理,尤其海岸线开发利用方式粗放低效、破碎化,低效占有、无序圈占浪费岸线资源等现象仍较严重。规划和管理体制不适应陆海统筹要求,规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陆海分治、陆海脱节,多头管理和管理缺位并存,陆海一体的综合管控机制尚未真正建立。
综上所述,广东的高速发展和和平崛起源于开放,调整广东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是广东发展的需要,是落实党和国家政策的需要,是应对新时代全球经济出现新变化的需要。
四、调整广东新一轮开放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开放的信念和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曾经明确提出了“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的重大论断。广东新一轮开放要确立开放就是“红利”,开放不可逆转,不开放是最大风险的信念,坚持以开放带动改革、勇于开放、不断深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的理念。〔9〕我们追溯历史,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广东从一个落后的小港湾迅速发展成中国乃至世界贸易重要地区。在经济领域,通过开放,广东已经崛起为我国第一经济大省;在制度领域,开放促进广东进行系统的改革,从探索到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高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完善各项制度和法规,在保持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学习国外先进制度;在社会领域,以经济为主的开放的溢出效应已经作用于社会领域,科技、教育、文化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和发展,开放促进广东由传统农业、手工业型社会向现代工业化社会乃至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型。未来二三十年,全球仍会是整体和平的大环境,这是我国从世界大国向世界强国转变的战略机遇期。但在这一关键发展时期,有部分人针对改革开放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开始质疑和否定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片面和错误的。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富国强民之路。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开放的发展理念和信念才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二)政府为引,市场决定,企业主体,激发市场活力
我党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一致通过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写入党章,作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论断之一。过去几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践过程中,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组织、政府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边界不明确,政府过分干预经济,导致资源配置失衡,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如今,各级党员干部,尤其是政府官员行使行政权力划定了明确的红线,新一轮的开放型经济应该借着这股东风,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解除束缚中国发展的各种体制、制度、政策、环境等方面的障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简政放权,将以往的全能型政府或者说以政府主导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形成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为原则构建新一轮开放型经济体制,激发市场活力,形成“活而新”的开放型经济。
(三)优化区域布局,打造内外开放新高地
首先,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发展布局,利用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重要战略枢纽和经略南海前沿的地理位置优势,以港口、机场、铁路等重要交通点推进与东南亚地区开展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提升珠三角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层次,推动汕潮揭城市群和湛茂都市区的发展,增强汕尾、阳江衔接东西两翼和珠三角地区的战略支点功能。其次,扩大对港澳的开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对接。打通东、西、北江上航运以及公路、铁路、飞机等交通对接。粤东地区利用厦门港、汕头港、汕尾港,辐射粤东地区,推动规划一体化、交通一体化、产业协作化和环保联动化;粤西地区利用茂名港、湛江港,辐射粤西地区,开辟对接东盟国家的快捷通道。促进港澳资源向广东流动,促进广东内部产业资源流动,促进东盟国家资源向广东流动。优化产业资源配置的空间格局,解决粤港澳地区产业发展的“碎片化”问题。
(四)打造“四宜”空间,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一是打造廣东“宜创”空间。落实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构建集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服务链、政策链于一体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服务链,围绕服务链完善资金链,强化政策链的统筹支撑。建设科技孵化器与创业育成孵化体系,营造触手可及的学习环境和活力迸发的创新环境,加强企业的孵化和培育,适应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需求。二是打造广东“宜业”空间。根据广东各个地区不同的特色,以其独具特色的产业为基础,聚焦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传统产业,按照全产业链区域布局的要求,重点发展新兴产业,着力提升经典产业,吸引新兴产业的高端企业和研发、设计、服务等机构进驻,逐步形成以为核心平台,周边园区为制造基地,大中小城市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从而形成具有独特宜业、创业、就业、兴业的新型发展空间。三是打造广东“宜居”空间。依照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舒适、文化特色、公共安全等宜居城市建设标准,弥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综合配套各项生活和服务功能,营造高效舒适、绿色低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并注重适应科技创新人才和外来经商旅游人群需求,营造多样化社交空间,将广东建设成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安全舒适、生活便利的宜居省份。四是打造广东“宜游”空间。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保护广东旅游资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统筹规划生产、生活、生活空间,建立多层次生态系统,彰显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强化对广东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通过打造“四宜”空间,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吸引创新资金和创业人口集聚。
〔参 考 文 献〕
〔1〕张二震,戴翔.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讨〔J〕.南京社会科学,2014,(07):6-12.
〔2〕裴长洪.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理论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2013,(04):5-16.
〔3〕罗开利.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开放型经济体制转型升级问题研究〔J〕.特区经济,2014,(07):
101-103.
〔4〕邹新月.充分发挥广东构建开放型金融新体制的支撑作用〔J〕.南方经济,2017,(05):14-15.
〔5〕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4.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35.
〔8〕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开放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17.
〔9〕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开放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4:17.
〔责任编辑:孙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