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开

2018-12-17谢雨菡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日光阿Q孔乙己

谢雨菡

上午,狂风大作。我坐在五楼的教室里,凝视着窗外惨淡的日光从杨树干枯的枝叶缝隙中透进来。在大片的杨树林的另一边,便是那条浑浊的萧太后河。

语文课上,我们学鲁迅的《故乡》。在我看来,读鲁迅的文章总是太难的一件事——那是尚不成熟的白话文,既拗口又难以理解。文中不时夹带着些批判语句,读起来很别扭。因此,我对他的文章提不起兴趣,只是跟着老师机械地拿起课本。一翻开——“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这情景让我大吃一惊:这种悲凉与孤寂,与我窗外的场景又有什么分别!我便急切地往下读,读到“我”与闰土相见时,我的脑海中竟浮现出昔日和伙伴们玩耍的情景。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鲁迅先生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啊!随后,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起了这篇课文。我逐渐发现,小说主人公的童年竟也如我的童年一样五彩斑斓,宏儿与水生的友谊令我想起我的发小;那位“圆规”杨二嫂,多像我家楼下那位刻薄又爱占小便宜的大妈……鲁迅先生的文字竟像一块磁铁,牢牢地将我吸引住。

此后,我常常流连于那个有着孔乙己、阿Q等人的世界中。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令我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狂人日记》读来有些荒诞,却真实地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状态;马路上發生的那件小事,仿佛就是我们生活中“扶不扶”的例子,我从他笔下分明看到了人性中善与美的一面,看到了希望。

再向窗外望去:风不知何时已经停住,明媚的日光穿过斑驳的杨树叶缝隙洒落在我的课本上:河水如镜,没有一丝涟漪……

《故乡》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心中那扇紧闭的大门,指引我奔赴新世界。由此,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别样的世界——一个有着孔乙己、阿Q和鲁迅先生的世界。而鲁迅先生又帮我开阔视野,使我以冷静客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而现在,我穿过这扇刚刚打开的大门,走出一条新路来。

教师点评

雨菡没有使用模式化的写作套路,而是从课文出发,凭借自己对语文学科的热爱,捕捉一个个有意义的生活瞬间。鲁迅先生的经典文章《故乡》为雨菡打开了一个与生活紧密相连、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个年纪的学生能够主动亲近鲁迅、读懂鲁迅,实属不易。

(宋慧娟)

猜你喜欢

日光阿Q孔乙己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阿Q和老A
孔乙己(下)
孔乙己
沈鹏《读鲁迅〈阿Q正传〉(四首选二)》
日光性角化病的诊治进展
晒书日光香
论描写辛亥革命之于《阿Q正传》的意义
阿Q“国民劣根性”的误植与误读
调节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