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镇志 之水产篇
2018-12-17刘爽
刘 爽
江苏省兴化市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腹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兴化市水产养殖发展迅速,特别是河蟹养殖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本文以兴化市新垛镇为例,从发展历史、成长历程等方面全面介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进程,并构建了一幅未来远景。
历史长河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由于战争的创伤,人民生活极度贫困,各种食物十分奇缺。1950年全国渔产量仅有91.1万吨,而到了2017年全国渔产量已达到6900万吨,产量翻了75倍多。兴化地区60—70年代年人均购买淡水鱼(食用)量仅为0.6kg左右,且大都是由河道、湖泊自然捕捞而得,仅有鲫鱼、鲦、泥鳅、刺鳅、鳜鱼、甲鱼、乌龟、银鱼、青虾、虎头鲨、麻虾仔等10多个淡水品种;1978年江苏无锡市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成立(全国独家),陆续成功研发了“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及鲤鲫鳊鲂等一批淡水鱼类“人工繁殖”技术,从此全国特别是我们江苏,淡水鱼类品种和数量迅速增加,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群众吃鱼难问题。时至今日发展到拥有上百种淡水水产品和部分海水水产品供居民选购食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兴化市新垛镇涌现了一批养殖“特种水产品”的水产养殖专业户,2018年全镇共有8272亩以河蟹、青虾、鳜鱼、小龙虾等为主养的养殖户,且大多养殖技术趋于成熟,亩产居于全市前列。目前以朱广钱书记为首的新垛镇党委一班人高度重视水产养殖业,全镇上下正在全新打造人文新垛、生态新垛、特色新垛。相信不久的将来新垛的明天会更加辉煌,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足感、喜悦感会不断增强。
成长历程
1981年新垛乡由大营乡一部和老圩乡一部划拨而立,同年成立新垛乡副业办公室,同时成立的还有工业和农业二个办公室;副业办包含水产、林牧、畜禽等,对全乡水面(含村级)实行集体统一捕捞、统一分配,部分适合放养家鱼(苗)的水面,在适合地段上用茅篙划成细蔑条和木桩“打簖”拦截河面进行半精养,此举大大丰富了本乡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村级水面”逐渐实行属地管理,即由村级进行管理,不需向乡里缴钱(鱼);“乡级水面”(雌港河、海沟河一半、兴盐界河一半)权属归乡政府的职能单位副业办管理,此项管理制度一直延续到现在。1983年取消副业办改为新垛乡副业公司(后改名新垛乡多种经营服务公司),同期成立的有工业公司、农经公司(即后来的农经站);副业公司承载副业办的工作职能。1987年,新成立了新垛乡水产公司,水产公司系从多种经营服务公司内划出而单独成立,带有“经营性”性质;1992年初成立新垛乡水产技术推广服务站(简称水产站),性质转为双管单位,兴化县(市)水产局为“业务指导局”,负责乡镇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工作,乡政府为人事管理主管单位,水产站对全乡进行渔业技术推广服务指导及辖区内渔政管理宣传服务工作,兼顾全乡水面管理收费工作等事宜,所收款项上交财政所归乡财政所有;2012年江苏省兴化市进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成立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直至现在。同时乡镇成立的还有工业服务中心、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及劳动服务所(三中心一站一所)。农业服务中心由水产站、农科站、农经站、农机站、林业站组成。农业服务中心(水产站)延续承载水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职能,服从镇政府中心工作,对全镇养殖水面进行技术指导服务,配合市渔政执法大队进行渔政执法检查,配合市级职能部门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监测抽检;完成市级下达的新型职业渔民、渔业示范户、创业富民计划等任务。
新垛乡1981年成立之初属于扬州市兴化县管辖,后改由泰州市兴化市管辖,位于兴化市境东北,东邻大营,南濒海沟河,北与盐城郊区隔河相望,西靠老圩乡,现总人口2.8万人,辖13个行政村,一个社区,全镇由一条新垛人的母亲河——雌港大河南北贯通,全镇以中心位置雌港河而一分为二,分河东河西二大块,像两亲兄弟(姐妹);土地总面积49.1km2,其中耕地3.83万亩。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这里的人民淳朴善良,天蓝地绿,空气清新,水质碧透,具有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寒夏热等特点。2018年全镇特种水产养殖面积8272亩”,涌现了一批养殖专业户等新型职业渔民和水产经济人,目前全镇注册12家以江苏亦鲜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合作社。合作社有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销售加工专业合作社,亦鲜水产养殖合作社下面有三个分公司,多个苗种培育基地和叶果养殖场。随着合作社等企业的遍及,极大地惠及了我镇广大渔农民专业户家庭。
近年来我镇农业服务中心(水产站)多次受到泰州市农委、兴化市水产局和镇党委政府的高度肯定和表彰。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各级领导正确领导分不开,也是多年来该单位同仁不忘初心,努力进取的结果。2012年-2017五年中该站培训了“新型职业渔民”300名;科技“示范户”80名;“富民创业计划”工程240户;辐射周边农户数百户。发放养殖河蟹、青虾、小龙虾等各类资料数百套、科技示范户门牌80门及上级部门分配下达的养殖物资240份。为了及时掌握水产养殖新知识、新动态,适应水产养殖事业发展需要,新垛镇水产站工作人员每年接受省、市、县下达的培训计划并不折不扣的完成学习培训任务,通过培训学习该站干部职工更加全面系统掌握水产养殖新技术、新知识和新工艺。多年来,该中心刘爽同志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及泰州日报、兴化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水产养殖论文20多篇;今年刘爽同志提交的“应用于鱼苗虾苗的多层结构”和“应用于水产养殖箱消毒结构”二项专利已获受理。这些水产养殖论文的发表和专利项目落实有可能给水产养殖户在今后的生产中带来启发和帮助,提高养殖水平。如今我镇水产站干部职工正以昂扬斗志、崭新面貌、时不我待的精神迎接未来工作,立足三农,服务好渔民,为我镇渔业快速、高效、健康、有序发展下功夫,引导我镇渔农民逐渐走上绿色养殖、健康养殖、生态养殖之路。
未来远景
新垛镇水产业在市水产局和镇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坚持科技兴渔,与时俱进,加强水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围绕镇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坚持科技兴渔导向,面对河蟹等养殖效益不稳定趋势,近期计划引进新品种二到三个投放到我们新垛镇养殖区养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引进新技术,服务好渔农民,力争让我镇渔农民受益,为新垛的养殖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一)富裕和谐秀美乡村特色水产工作稳步推进
坚持以科技引导为手段,以美化家园为最终目标,高效推进新渔业建设。以332省道旅游公路沿线、施耐庵水浒文化园为依托,坚持以秀美乡村建设为重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养殖、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统筹产业特色、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坚持以产业为支撑,发展现代特色渔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区域经济。渔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引导渔农民采取 “农户+基地+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坚持完善机制,坚持“政府主导、渔民主体、部门帮扶、社会参与”的做法。积极建立并完善渔民自主投入、自主管理、自主创业,坚持以服务渔民为理念,营造民主文明新风尚,为打造靓丽新垛镇贡献水产人的一份才智。
(二)以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服务为核心
1.加大宣传力度和正确引导。水产养殖不是在养殖面积上求扩大,以及养殖单产上求突破,而是要继续抓好水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安全,从生态养殖着手,走健康养殖之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镇河蟹养殖优势产业,以亦鲜大闸蟹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加速产、加、销、联一体化,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加强水产养殖品种的良种化实验,尤其是加强对水产苗种的管理力度,使其苗种生产原良种化,从而提升水产品的品质,降低水产病害发生率。
3.继续抓好渔民生产技术培训工作,加强新技术普及力度,加强水产市场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使之逐步走上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为我镇水产养殖发展储蓄后劲,每年做好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抽检工作,让人民群众吃的安全、吃的放心 ;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等不法行为,着力保护生态平衡。
(三)让水产养殖走进施耐庵水浒文化园
施耐庵原名彦端,别号耐庵,四大名著《水浒传》作者,泰州兴化人,传说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就是他晚年在新垛镇施家桥村芦苇荡小舟上所作。八十年代初江苏省政府及兴化地方政府拨款在新垛镇施家桥村建成施耐庵陵园,为江苏省名人陵园遗址之一。
新垛镇隶属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江苏省十三五规划将兴化市确定为省级“生态旅游市”,兴化市政府要求我们新垛镇依托332省道和施耐庵水浒文化园优势,着力打造“新垛特色”;新垛镇党委政府多次研讨围绕特色新垛,人文新垛,生态新垛,为水产养殖业量身制定了一条“风景养殖、特色养殖、餐饮养殖、垂钓养殖、观光养殖、文化养殖、休闲养殖、美化养殖”宏伟蓝图。目前全镇上下团结一心围绕这一宏大目标而努力落实。在陵园附近初步拿出3000亩土地作为规划用地,在徐扬联新垛的大桥北新建了一条南北公路(新张线),在成何、桂刘、盛家和施家桥的村址中间正在建一条东西公路,计划今年年前建成,同时增加了两条施耐庵陵园专属旅游线路。根据镇政府统一安排,规划在未来数年内,逐步打造出施耐庵陵园标准化水产养殖区,让我镇水产养殖业不只是农民发家致富的产业,而且还要进一步打造成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耀眼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