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养殖问答(10)

2018-12-17高光明陈昌福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23期
关键词:浮萍换水水温

高光明 陈昌福

50.如何进行小龙虾成虾饲养池塘的水质管理?

虽然小龙虾对环境的适应力及耐低氧能力很强,甚至可以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氧气,但是,长时间处于低氧和水质过肥或恶化的环境中会影响其蜕壳速率,从而影响到小龙虾的生长速度。因此,饲养池塘的水质状况是限制小龙虾生长、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因素。小龙虾在不良饲养水质中摄食率会下降,甚至停止摄食,因而影响其生长速度;不良的水质又可助长寄生虫、细菌等有害生物的大量繁殖,导致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水质严重不良时,还能造成大量小龙虾的死亡,致使小龙虾的养殖失败。在池塘中高密度养殖小龙虾时,透明度要控制在40cm左右,按照季节变化及水温、水质状况及时进行调节,适时加水、换水、施追肥,营造一个良好的水质环境。

(1)水位控制。小龙虾的养殖水位根据水温的变化而定,掌握“春浅、夏满”的原则。春季一般保持在0~1m,浅水有利于水草的生长、螺蛳的繁育和幼虾的蜕壳生长。夏季水温较高时,水深控制在1~1.5m,有利于小龙虾度过高温季节。

(2)适时换水。平时定期或不定期加注新水,原则是蜕壳高峰期不换水,雨后不换水,水质较差时多换水。一般每7天换水1次,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20%~30%,使水质保持“肥、活、嫩、爽”。有条件的还可以定期地向水体中泼洒一定量的光合细菌、硝化细菌之类的生物制剂调节水体。

(3)调节pH。每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用量为池塘水深1m时,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0kg,使池水保持pH值7.5~8.5之间,同时可增加水体钙离子浓度,促进小龙虾蜕壳生长。

一旦发现水质败坏,且出现小龙虾上岸、攀爬、甚至死亡等现象时,必须尽快采取措施,改善养殖池塘的水环境。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应急性方法:①先换部分老水,用二氧化氯0.3mg/L对水体进行泼洒消毒后,加注新水;②第二天可以再用沸石粉,化水后按照20mg/L的浓度泼洒、或者用“益水宝”(枯草芽孢杆菌)0.4mg/L泼洒;③以后每隔5天左右定期向水体中泼洒“益水宝”等微生态制剂。利用有益菌种制剂,使之形成优势菌群来抑制致病微生物的种群数量、生长、繁殖和危害程度,并分解水中有害物质,增加溶氧,改善水质。施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蛭弧菌、芽孢杆菌、双歧杆菌、酵母菌等,均能起到上述作用。

51.如何在小龙虾成虾养殖池中栽培水草?

水草在小龙虾养殖中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水草的栽培方法。

(1)黄草的栽培。黄草又称微齿眼子菜。茎叶纤细且脆嫩,小龙虾最喜食黄草叶。黄草还具有净水作用,生命力强,适应性强,不易被小龙虾破坏,可广泛种于饲养池塘中,春季水温上升至10℃以上时,可开始播种。黄草种粒较大,每亩的水面播种500~800g,播种前需用池水或河水浸种5~7天进行催芽,一般播种10~12天便会发芽。在播种之前要控制水位,并要保持池水有最大的透明度(35~40cm)。

(2)苦草的栽培。苦草俗称扁担草、鸭舌草,为多年生沉水植物,叶于根茎节部丛生,绿色长带状。长30~200cm,宽4~18mm,鲜绿色,叶缘有不大明显的小锯齿,生长于河流、湖泊中,为河蟹的优质饲料,生长以匍匐茎在水底蔓延分蘖,秋后则形成圆形球茎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成株。植物体雌雄异株,授粉借助水力进行,是典型的水媒花,有性繁殖在生活史中占重要地位,其种子易采集、易保存运输,便于推广。苦草的种子呈长菱形,种荚长度12~15cm,直径约0.3cm,种荚内的种子黑褐色,籽粒饱满。播种方法:首先把苦草种子用水浸泡12~24小时,把种荚内细小的种子搓出来。然后加入10倍量的细沙壤土,与种子拌匀后即可播种。

播种时要将种子均匀地撒开,每亩水面播种70~100g。苦草种子在水温15℃以上时萌发,发芽率较高,一般在90%以上。如播种过早,水温不高,直接影响发芽率;如播种过迟,种子发芽后易被虾摄食,很难形成群丛。因此,华东地区播种可选择在谷雨前后较为适宜。

(3)轮叶黑藻的栽培。轮叶黑藻俗称针草、灯笼草、虾子薇等,为多年生沉水植物,茎细长,圆柱形。长30~50cm,直径2~2.5mm,具分枝,叶轮生,无柄,通常为6枚,长约1.5cm,宽0.3cm,叶缘具细锯齿,生长于湖泊、水沟及水流缓慢的流水中,其茎叶是龙虾最好的天然草食料。每年4月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前应用池水或河水浸泡种子3~5天,然后用清水洗尽种粒的附着外皮,再加少许塘泥和水拌匀,采用全池均匀撒播,每亩用种量150~250g。播种后(在水温适宜条件下)一般半个月左右开始发芽。繁殖生长以无性繁殖为主,可由植物体断片脱离母体独立长成新株,秋末形成冬芽越冬,第2年长成新株。雌雄异株,花白色小形,但冬芽、种子皆不易采集,故一般以植株移植为主。该草喜高温、适应性强、生长期长、再生能力强,适合于光照充足的沟渠、池塘和大水面种植。由于此草被龙虾夹断的每一枝节均能重新生根,故播种不宜太多,以确保小龙虾够用即可。

图5-2 水草栽培

(4)芜萍的培植。芜萍又称微莎、无根萍,是浮萍科中最小的一种。芜萍体长约1mm,无根,无茎,为卵圆形粒状体,以芽孢繁殖,天暖时浮上水面,天冷时沉入塘底,是夏花草鱼、鳊、青虾和幼蟹等的良好饲料。

芜萍培育池每口面积为0.5~1亩,背风向阳,底泥肥厚,水深1.2~1.5m,稻田坑凼均可作培育池。3月底排干池水,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0~75kg清塘。1周后施腐熟粪肥,每亩的水面施300~500kg。先将粪肥堆放在池边坡脚上,用软泥封盖,每1~2天泼水1次,将肥堆逐步冲入池内,先多后少。

每亩的水面投放萍种15~25kg,种过芜萍的老塘无须再下萍种。芜萍生长要求有充足的氮肥,但过多时反而会抑制其生长,使萍种发黄。水质过浓,芜萍不易萌发。施肥、投种10天左右,水中大型浮游生物出现,水质转清,芜萍开始正常生长。芜萍在水温为23~27℃时繁殖最快,20℃以下和35℃以上时生长缓慢。当芜萍布满全池时要及时收获,否则互相堆集,容易腐烂,影响生长和产量。

收芜萍时,每次收萍不可超过全池总量的60%。旺发期的芜萍,每2天收100~150kg。江浙地区,每年4-9月均可收获。每次捞萍后还需用粪水作全池泼洒,每亩的水面施25~40kg。夏天天气炎热,芜萍易被晒死,每天早晨和傍晚,必须向萍面泼水数次。至霜降时,芜萍停止生长,出生冬芽沉入塘底越冬,第二年不必再放萍种。水温回升后,萌发新萍。养过鱼的萍塘仍需再放萍种。

芜萍在培养中常发生铁锈病和水泛病。发生铁锈病时,池面上有一层铁锈色的膜,这是浮游植物中的薄甲藻和黄被藻大量繁殖引起的,若不清除,会影响芜萍接受光照和繁殖。清除方法是用草辫将铁锈膜揽在一处捞出去,再施1次稀薄粪水。如发生水泛病,萍塘中绿色的裸藻大量繁殖,影响芜萍繁殖,可用2mg/L硫酸铜溶液泼洒杀灭。

(5)浮萍的培植。浮萍有多种。一是小浮萍,又称芝麻萍,茎细叶嫩,呈草绿色。二是紫背浮萍,叶面深绿色,背面紫色,又称紫萍、大萍,其生长适温为25~30℃,高温季节其生长受到影响。晚秋时水温降低,萍体长出冬芽,沉于水底,母体枯死。翌年春季,冬芽上浮水面萌发出新个体。三是槐叶萍,萍面青绿,萍体对生。四是红萍(亦称满江红),春秋季呈绿色,秋后变红褐色,晚秋结孢子。红萍喜温暖,其生长适温为20~25℃,30℃以上繁殖减缓,5℃时停止生长。

浮萍是仅次于芜萍的一种鱼、虾、蟹的好饲料。浮萍耐热性较强,能在水田、沟浜内大量繁殖。在温湿多雨的季节,其繁殖最盛。底泥肥厚的坑、凼及肥水浜均可培植浮萍。3月底前,用生石灰清塘后施基肥,4月下旬(谷雨期)投萍种,每亩水面投放120~200kg,用麦草辫分格培养,在春秋两季繁殖尤为快速。待塘内长满浮萍后,每2~3天可收获1次,每次捞萍不可超过总量的50%。如管理得法,每天每亩水面可捞萍100~130kg。当池水变清、萍体生根很多时应追肥,追肥次数要多,数量可少些。每隔几天掏扒底泥,使塘泥养分溶于水中,以便于萍体吸收。天气炎热干燥时,应在早、晚向萍面喷水。其他萍类,如红萍、槐叶萍等的培植方法与浮萍相同。

(6)菹草的培植。菹草又称春草、麦黄瓜。多年生沉水植物,茎扁圆形,长约50cm。叶广线形,长2~7cm,宽4~8mm,叶无柄、互生,叶缘波状,具有小锯齿。多生长于静水池塘、沟渠中。河蟹不太喜食该草。但其最大特点是夏末麦黄季节植物逐渐死亡,同时形成冬芽,冬季发芽生长,春季即形成草丛群落,与水域中其他水草大多数在夏季形成群落构成互补作用,有利于春季虾生长蜕壳,隐蔽,提高成活率。夏季形成的冬芽易采集,可作草种,经加工处理后可保存,冬季用泥土拌和施洒入水中即可,春季即可形成理想的水草丛。

图5-3 伊乐藻 菹草栽培

(7)马来眼子菜的培植。马来眼子菜为多年生水生植物,大部分生长在水中。茎圆柱形,长0.5~2m,直径1.5~2.5mm,具有少数分枝。叶多为沉水叶,厚膜质,长5~10cm,宽1~2cm。互生,花梗下叶为对生,叶缘波状,具不规则锯齿,叶柄长2~5cm,生长在底质较硬的河湖、沟渠中,部分幼嫩茎叶可为虾食用。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秋末形成冬芽越冬,第二年萌发。花序穗状,种子不易采集,故一般以移植为主。

(8)金鱼藻的培植。金鱼藻为多年生沉水性植物。植物体光滑,茎细长分枝,较脆弱,易折断。叶线形,长15~25mm,多为叉形分裂,边缘有刺状的微细锯齿,通常6~8片轮生,无叶柄,生长于池塘、湖泊、河流等各种水域,其茎叶为小龙虾喜食。繁殖生长主要为无性繁殖,可由植物体断片脱离母体独立生活,长成新株,秋末由茎叶密集形成冬芽,沉入水底越冬,翌年萌发成新株。果实为长卵形小坚果,但种子不易采集,故一般池塘以植株移植为主。

(9)风眼莲的培植。凤眼莲俗称水葫芦。多年生漂浮植物,叶丛生,叶片圆形或心形,直径6~12cm。叶面光滑,顶端圆或稍突出,叶柄长10~20cm,叶柄中部以下膨大呈葫芦形的浮囊,基部具有透明膜质的鞘状苞片。多生长于池塘、沟渠中,繁殖时以匍匐茎繁殖,尤其在肥水中繁殖速度很快,吸肥、净化水质效果明显,其须状根是幼虾阶段的良好饲料,也是培育幼虾的理想水草。移植容易,人工冬季保种时在小水体上覆盖塑料薄膜即可。

猜你喜欢

浮萍换水水温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水培植物霎换水
池上
自动换水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沧海浮萍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一星期没换水的梦境
《红浮萍》中的女性诉求与空间哲学
离开你,我是一片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