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联合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2018-12-17刘旭晴郭晓霞张晓亮胡江涛孟繁坤
刘旭晴 ,郭晓霞 ,张晓亮 ,胡江涛 ,刘 华 ,张 卉 ,丛 莉 ,孟繁坤
(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超声与功能诊断中心,北京100069;2.北京市怀柔区妇幼保健院病理科,放射科,功能科,北京101400)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增长,年新发病例数约167万,成为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2],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乳腺癌防治的关键。影像学检查对早期治疗有重要作用。笔者对40例乳腺癌的影像学资料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探讨乳腺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1月北京怀柔区妇幼保健院和北京佑安医院明确病理诊断的40例乳腺疾病患者,其中男1例,女39例;年龄33~69岁,平均51岁。术前均行钼靶和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已婚,否认有乳腺癌家族史。3例乳头溢液来诊,4例乳腺局部疼痛来诊,1例男性左乳包块来诊,其余为体检发现异常而进一步检查。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乳腺X线钼靶 乳腺钼靶X线摄影应用Siemens MAMMOMAT Inspiration数字乳腺X射线机。常规摄取双乳房侧斜(MLO)位和头足轴(CC)位,必要时选择补充体位。按照乳腺影像检查指南与规范[3]进行系统检查。
1.2.2 高频彩色超声检测 应用配有“萤火虫”技术及彩色超声弹性成像技术Toshiba Aplio 500超声诊断仪,常规采用实时线阵高频探头(频率5~12 MHz)。按照乳腺超声检查指南与规范[3]进行系统检查,依次行乳腺和腋窝多方法、多方位、多切面检查。
1.3 评估标准 超声、钼靶X线摄影诊断按照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类标准[3]进行,将BI-RADS 4B及超过4B定义为诊断准确,4B以下定义为诊断低估。
1.3.1 钼靶X线摄影 根据病灶大小、数目、形态、边界、有无钙化(钙化大小、形态、数目及分布)、乳头、乳晕及皮肤改变、导管扩张及乳内和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进行诊断[3]。
1.3.2 常规超声 根据病灶位置、数目、大小、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及后方回声、有无钙化、纵横比、病灶内血流,RI值(恶性病变一般RI>0.70)、是否见滋养血管进入肿块,周围组织包括皮肤、胸肌及韧带等结构变化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进行诊断[3]。
1.3.3 超声相关技术 ①“萤火虫”技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对肿块及ROI启动“萤火虫”成像模式,观测病灶内部有无钙化[1];②弹性成像技术:以超声弹性成像5分法标准,评分≥4分为恶性肿瘤[4]。
1.3.4 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联合诊断乳腺癌的参考标准 钼靶X线摄影或超声任一检查BI-RADS 4B或超过4B即定性为恶性。
1.3.5 病灶活检及术后病理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活检及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以《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 版)》[3]为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诊断符合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及病理结果 40例中,乳腺癌27例,其中女26例,男1例(69岁)。26例单发,其中左侧11例,右侧15例。1例双乳均有原发病变,左乳腺单发,右乳腺4个结节。最大结节大小3.4cm×2.8cm×2.6 cm。病理结果:浸润性导管癌18例(66.67%),其中1例为男性;浸润性小叶癌2例(7.41%);导管内原位癌 4例(14.81%);小叶原位癌 3例(11.11%)。腋窝淋巴结转移2例,其中1例为男性。3例同张病理切片浸润性导管癌其周可见导管原位癌。良性肿块13例,其中乳腺纤维腺瘤7例,乳腺纤维囊性病3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腺病1例。40例联合检查乳腺分类BI-RADS分类5为3例,BI-RADS分类4C 14例,BI-RADS 4B 12例,BI-RADS 4A 10例,BI-RADS 3为1例。超声、钼靶及两者联合检查40例与病理结果对照,见表1,图1,2。
2.2 钼靶X线摄影结果 21例术前诊断恶性与病理符合(图1a),诊断符合率为75.00%,6例诊断BIRADS 3和4A,病理确诊为恶性;4例诊断4B,病理结果良性。钼靶证实25个肿块伴钙化。
2.3 超声结果 22例术前诊断恶性与病理符合(图1b),诊断的符合率为75.00%。2例未检出明显肿块,第二眼超声,发现局部回声稍低,边界不清晰,超声“萤火虫”技术可见微钙化,术后病理恶性;2例超声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尚规整,无声衰减,弹性成像4分,病理诊断恶性。1例男性左乳腺结节大小2.4 cm×1.5 cm×1.1 cm,左腋下淋巴结大小2.0 cm×0.9 cm×0.8 cm,左锁骨上淋巴结大小1.5 cm×1.0 cm×0.9 cm,左腋下淋巴结细针穿刺淋巴结乳腺癌转移,左乳腺肿物粗针穿刺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21例乳腺癌女性患者,超声诊断较小结节为1.3 cm×0.8 cm×0.7 cm,超声与钼靶均可见钙化,诊断为BI-RADS 4C(图 2)。
2.4 钼靶X线摄影与超声联合结果 超声与钼靶X线摄影联合诊断26例乳腺癌,符合率为90.00%。钼靶X线摄影、超声联合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等均优于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单一检测,漏诊率及误诊率低于单一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2)。本组1例2种方法联合应用诊断低于4B,因肿物体积较小(直径0.6 cm),超声检查肿物边界清晰尚规整、其后方回声无衰减、无血流,超声及钼靶X线摄影均未见钙化灶,钼靶X线摄影见局部腺体稍扭曲,穿刺后病理为导管原位癌。
表1 超声、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检查与病理结果对照 例
表2 超声、钼靶X线摄影及两者联合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比较 %(例/例)
3 讨论
乳腺X线钼靶检查已广泛应用于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筛查,是迄今唯一已被证实可降低乳腺癌病死率的筛查方法[5]。钼靶X线检查能清晰显示各层组织,特别是微小钙化。但部分人群对X线的放射性不适宜,小乳房投照困难,对导管内病变诊断较局限,乳腺深部、高位和近胸壁的小癌灶易漏诊,对肿块的大小测量不精确,腋窝部乳腺组织及淋巴结易漏诊[6]。钼靶诊断恶性4例病理诊断良性,原因为钼靶过高分析钙化;诊断良性6例病理诊断恶性,原因为钼靶对致密腺体敏感性较差,肿瘤区域腺体纠集扭曲不明显。
与西方国家女性相比,我国女性乳腺组织较致密、乳腺癌发病年龄高峰靠前,因此,应区别于国外指南标准,结合中国女性乳腺特点,重新定义超声检查在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中的重要性[5]。致密型乳腺,建议在选择钼靶检查的同时结合超声检查,能够提高乳腺癌的检出率。超声检查具有简便、经济、无创、显示病灶血流及定位准确等优点[6],促进了超声在乳腺恶性肿瘤诊断的应用。而超声对正常乳腺组织中小于超声波长的钙化难以显示,造成微小钙化为体征的早期乳腺癌漏诊。超声诊断良性5例、病理为恶性,误诊原因为对包块边界清晰、无毛刺、后方回声无衰减、无明显血流信号的小肿瘤低估,对不均匀背景小肿瘤和非肿块型肿瘤诊断困难。超声诊断恶性5例、病理为良性,误诊原因为过高评估彩色血流。
超声新技术应用于乳腺,弥补了二维超声的不足[6],“萤火虫”成像通过识别乳腺中高于周围组织的微结构,使常规超声不易显示的微钙化点凸显出来,提高了微钙化的显示率[7]。超声“萤火虫”成像显示肿块伴钙化的准确度较常规超声高,显示单纯钙化的准确度较常规超声低,常规超声发现的肿块行定性诊断时,可结合超声“萤火虫”成像综合分析,常规超声未见明确肿块时不建议结合该成像技术[8]。本研究中2例常规超声未见肿块,钼靶诊断恶性钙化,第二眼超声钼靶钙化区域内未见明确肿块,加用超声“萤火虫”检查局部可见微钙化,术后病理诊断导管原位癌。乳腺微钙化是分解细胞留下的残余物,当微钙化成群大量出现时,即表示有小肿瘤的可能[1]。弹性成像技术是针对不同组织的弹性差别进行的,拓宽超声图像,弥补常规超声的不足,可使病变组织得以更生动显示。
男性乳腺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占乳腺癌的比例<1%,在男性癌症中所占比例不足1%,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每年增加1%,随着年龄逐渐升高[9]。男性对自身乳腺关注不高,易延误病情;且由于男性乳腺组织较少,腺体更贴近胸壁,乳头、乳晕下有丰富的淋巴管网,乳腺癌细胞易穿透乳腺组织侵犯区域淋巴结,所以转移较常见。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大,国外报道[8]发病年龄为65~67岁,国内报道发病年龄为50~60岁,较女性发病年龄晚5~10年。本组1例男性乳腺癌,69岁,腋下淋巴结转移。男性乳腺癌应与男性乳腺发育鉴别,男性乳腺发育多为双侧盘状肿物,有触痛,多见于青春期或肝病患者。乳腺癌患者多为单侧,肿物偏心性,质硬,无触痛,年龄较大。
综上所述,超声、钼靶检查各有优势和局限性。两者联合其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较单独使用有明显提高,而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显著降低[10]。对腺体丰富的年轻患者应侧重于超声检查,对腺体部分已退化的中老年患者应侧重于钼靶检查。若其中一种检查首先发现病灶,尤其是不能确定其良恶性时,应结合另一种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