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女儿的信

2018-12-17俄罗斯苏霍姆林斯基

初中生 2018年35期
关键词:里拉林斯基苏霍姆

文/(俄罗斯)苏霍姆林斯基

亲爱的女儿:

你的问题使我心情非常激动。

今天你整整14岁了。你正跨越一个界限。越过它,你就是一名成年女性了。你问我:“爸爸,什么是爱情?”

一想到我今天已不是跟一个幼稚的孩子在说话,我的心就跳得越发欢快。你在跨越这个界限,愿你幸福。但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她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千百万女性,尤其那些14岁的少女,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在思考着:什么是爱情?对此各有各的理解。每个男青年,当他们已萌发成年男人的气质时,也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现在,亲爱的女儿,我给你的信,再不是从前那种信了。我的夙愿是把生活中的智慧,也可称之为生活的本事传授给你。但愿我对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如同一颗颗小小的种子,会萌发出你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幼芽。

从前,这个问题也同样使我不能平静。在我少年时候和青年早期,祖母玛利亚是我最亲近的人。她真了不起。我心灵中所获取的一切美好、智慧、诚实的东西,都应归功于她。她在战前去世了。是她在我面前打开了童话、祖国语言和人类美德的世界。有一次,在初秋宁静的夜晚,我和她坐在一棵枝叶繁茂的苹果树下。望着向温带飞去的鹤群,我问她:“奶奶,什么是爱情?”

奶奶善于用童话解释极其复杂的难题。当时,她那双乌黑的眼睛里显露出沉思和不安的神情。不知为什么,她用一种从未有过的特别的目光看了我一眼。

什么是爱情?……在上帝创造世界时,他就把一切生物分散安置在地上,并且教会他们传宗接代、繁衍自己的子孙。给男人和女人都分了土地,教会他们如何筑造窝棚;又给男人一把铲子、女人一把谷粒。“生活下去,繁衍你们的后代吧!”上帝对他们说道,“我去忙自己的事了。一年以后我再来,看看你们这里的情形。”

刚过一年,上帝就带着大天使加夫里拉来了。那正是清晨,太阳升起的时候。他看到窝棚旁坐着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他们面前的田地里是一片成熟的谷物。而在他们旁边,放着一只摇篮,摇篮里躺着熟睡的婴儿。那男人和女人一会儿望望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在他们目光接触的刹那,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一种他从未见过的力量。这种美胜过天空和太阳、大地和麦田——胜过上帝所创造的一切。这种美使上帝迷惑不解、惊慌不已。

“这是什么呀?”他向大天使加夫里拉问道。

“这是爱情。”

“爱情是什么意思?”

大天使无可奈何地耸耸肩。上帝走到男人和女人面前追问他们:什么是爱情?可是,他们也无法向他解释。于是上帝勃然大怒。

“好呀!看我不惩罚你们!从现在起你们就要变老。一生中的每时每刻都将消磨你们的青春和力量,直到它们化为乌有!50年后我再来,看看你们眼睛里还留有什么东西,该死的人!”

“上帝为什么要发怒呢?”我问了奶奶一句。

“是因为人类没有经过请示,就创造了一种上帝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你还是往下听吧!”

50年后,上帝同大天使加夫里拉又来了。这次他看到,原来有窝棚的地方,已盖起一幢圆木造的房子。荒地变成了果园,地里一片金黄色的麦穗。几个儿子在耕地,女儿在收麦子,孙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老头儿和老太婆坐在屋前,时而望望红艳艳的朝霞,时而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上帝在这对男女的眼中,看到了无与伦比的美和更大的力量,其中还含有一种新东西。

“这是什么?”他问大天使。

“忠诚。”大天使答道,但还是解释不清楚。

上帝怒不可遏。

“你们老得还不够快吗?该死的人,你们活不了多久了。我还要再来,看看你们的爱情还能变成什么样!”

3年以后,上帝带着大天使加夫里拉又来到这里。一看,有个老头子坐在小土丘上。他的一双眼睛里充满忧郁悲伤,但那里面仍然有着一种让人不可理解的美和一种类似过去一样的力量。那已经不仅仅是爱情和忠诚了,还含有别的东西。

“这又是什么?”他问大天使。

“心灵的追念。”

上帝手抚胡须,视线离开了小土丘上的老头子,向麦田、火红色的曙光望去:金黄色的麦田中站着许多青年男女。他们一会儿望望火红色的天空,一会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相互传情……上帝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带着深沉的思索离去了。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这就是爱情,小孙子。爱情,它高于上帝。这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人们世代交替,每个人都不免变成一抔黄土,但爱情成为了人类种族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这就是爱情,亲爱的女儿。万物生存、繁殖,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同样,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如果不善待爱情,人类便不能提高到美这一高度,就是说,还仅仅是能够成为人,却并不能成为真正的人。

写 法 探 讨

苏霍姆林斯基是俄罗斯著名的教育家。从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这封信里,我们就能看到他是多么懂得“教育”。面对年仅14岁的女儿提出“什么是爱情”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首先并没有感到恐慌,反而说心跳得“欢快”,因为他从这一事件中看到了女儿的成长。其次,苏霍姆林斯基是用一个故事来解答女儿的提问,这更容易被年幼的女儿所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个故事中充满了对“爱情”的肯定与歌颂,说它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如此向孩子解释爱情,不是很值得我们家长以及老师借鉴和思考吗?

猜你喜欢

里拉林斯基苏霍姆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做教师
Athief’s lucky day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10封被尘封的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信”
——译著背后的故事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二)
特雷林斯基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本事(三)
O.B.苏霍姆林斯卡娅
你好,路边书虫
你不了解我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