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星捧月,光彩夺目
2018-12-17○李辉
○李 辉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如何突出中心”写作指导
如果说一篇文章是一支军队,那么中心就是文章的统帅。没有统帅的军队,人再多也只能是乌合之众,毫无战斗力;没有中心的文章无论篇幅多长也只能是一盘散沙,毫无价值。如果说文章的中心是一轮明月,那么你的背景铺垫、议论抒情、烘托渲染等内容就是环绕在其周围的群星,只有群星足够璀璨,明月才会更加光彩夺目。那么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怎样才能让文章中心这轮“明月”更加夺目呢?
1 交代背景,暗示中心
在记叙文写作中,恰当地交代背景,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背景犹如肥沃的土壤,哺育文章之苗,结出中心之果。
1.再现生活“情景”: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极富生活气息的情景等待我们去再现和描绘。如居民小区环境风貌改造、街道人性化设施投放、公共场合健身器材的安装、市民娱乐场所的修建等。这些情景,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民生福祉的改变,体验到社会的和谐和睦,认识到生活的幸福美满……这样的背景交代洋溢出乐观的精神,充满积极的能量,催人上进,催人奋起。
2.捕捉鲜活“场景”:傍晚散步时,你可曾注意到遍布城市的“广场舞”,或激昂或舒缓的舞曲,或熟练或生涩的舞步,或轻盈或迷人的舞姿……再辅以明亮的街灯、清凉的晚风、追逐的稚童。还有很多这样的和谐场景每天都在上演:烈日下,交警指挥交通,义务劝导员手握小旗引导行人;志愿者走进社区、走上街头为社区居民送上真诚的帮助……将这些鲜活的生活场景引入作文,定能令文章滋味悠长。
2 前后呼应,紧扣中心
呼应,是指在写作过程中,前面所写的人、事、物、景,在后面的内容中有所交代与回应;后面出现的情况,在前面的内容里有所预示。前后内容的呼应,不仅能使文章结构严谨,而且能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1.题文呼应,扣住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常有概括文章内容、提示文章中心的作用。写作中,在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处有意识地出现呼应题目的词语或句子,可使文章紧贴中心。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开篇“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自然点题。结尾“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扣题巧妙。这一点一扣,便使文章中心凸显出来。
2.情景呼应,暗扣中心:文章开篇描绘一种自然景物,后面再次出现自然景物描写。相同或相似的自然景物在文中渲染某种情感氛围,表明作者的主观感受,从而艺术地突出文章中心。如老舍的《在烈日和暴雨下》开篇:“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在后文中,多次出现“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可是阳光也更厉害了许多:没人敢抬头看太阳在哪里”等语句与之在情景上呼应,都是暗扣中心之笔。
3 议论抒情,点明中心
在记叙文中,恰当地运用议论抒情,是一种很好的点染,会使文章的中心更加明确,主题更加深刻。如果说记叙、描写是文章的身体,那么议论、抒情就是文章的精神。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辅以议论、抒情,能让文章形神兼备,中心突出。
1.夹叙夹议,传情达意:夹叙夹议要求在记叙一件事的时候,对这件事进行精要的分析、评论。记叙是基础,是铺垫,议论是深化,是点染,二者相辅相成。从内容上看,记叙要充实具体,议论要简洁深刻。鲁迅的《一件小事》在叙述了车夫车把上带着老妇人摔倒,车夫不顾“我”的劝阻,去搀扶老妇人一事后,紧接着议论道: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在文章结尾,作者又一次议论:这一件小事,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整篇文章,议论的文字不多,却起到了很好的点染作用。
2.直抒胸臆,情感浓烈:写记叙文离不开情感的抒发,抒情常常与议论熔于一炉,有时也可以单独现身,表达作者鲜明的感情,让文章具有一定的深度。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一文,文章开篇就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直抒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然后笔锋一转,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一个简洁的过渡之后,以“惊叫”引出白杨树。在展现了白杨树的外形、色彩、性格之后,用四个反问句,层层深入,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使赞美之情达到高潮,感情抒发极为浓烈,将中心鲜明展现出来。
4 渲染气氛,烘托中心
一篇记叙文要收到好的效果,常常要用到渲染的手法。所谓渲染,就是指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进行多方面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强化中心。
1.正面渲染,营造气氛:如“泛着碧波的河面上,小野鸭自由自在地嬉戏着。两岸的簇簇芦苇,还有一些至今叫不出名字的水草,和着‘哗哗’的流水声轻轻摇曳着。在那里,奶奶曾经背着我,去河对面的小镇买糖吃。”这段文字以江南水乡美景渲染童年生活的幸福与甜蜜。
2.侧面烘托,曲径通幽:烘托主要从侧面着力描写,作为陪衬,使被刻画的主要对象鲜明突出。如古诗《陌上桑》描绘罗敷的容貌时,便借行者、少年、耕者和锄者等不同的人见到罗敷时的忘形失态,来烘托罗敷之美。又如一篇以《那棵树》为题的文中写的:“夏天,许多退休的老人就把麻将桌搬到大树下,围坐在一起打麻将。也有老人在这棵树下下棋,坐着摇椅,拿着小扇,笑眯眯地在树下乘凉。还有邻家三四个小朋友在树下玩耍。”以老、小不同年龄段的人在树下的休憩、嬉戏的情景烘托出老树的形象,突出老树为人类作出的贡献,为后文老树被锯后人们的伤感做了有力的铺垫。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要突出的中心,没有中心的文章也不可能称之为一篇好文章。总之,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要尽可能或暗示中心、或紧扣中心、或点明中心、或烘托中心,这样,你的文章自然会夺人耳目,与众不同。
2018年第11期《诗词擂台》答案
第一关:
1.朝辞白帝彩云间 2.杜甫
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第二关: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孤云独去闲
3.汉 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辞》
东晋 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四时》
金 元好问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摸鱼儿》
第三关:
1.面——槛2.C3.错;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