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农村经济升级版

2018-12-16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41期
关键词:产业革命农产品农民

■ 产业兴才能经济兴,产业旺才能百姓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我国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亟需在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上来一场革命,走一条见效快、成本低、效益高的可持续发展路子。“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正逢其时。

10月17日,在全国第5个扶贫日到来之际,以“落实精准帮扶措施,提升产业扶贫质量”为主题的2018年扶贫日产业扶贫论坛在北京举办。

今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选择30个具备条件的县(市、区),开展为期两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

2月9日,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

■本刊首席时政观察员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振兴农村经济,发展产业是关键性问题。对于贫困程度深、返贫问题突出、发展基础薄弱的地区来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采取超常规、革命性的手段推进农业农村产业变革。要在决战脱贫攻坚中,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大力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重要信源】

1.陈坚:以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助推农村产业革命;2.贵州日报: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3.贵州日报:牢牢把握“八要素”深化农村产业革命

扫二维码下载本栏目增值服务《领导智库文选》

1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这不仅关系到280万贫困人口,还关系到贵州2000万农民奔小康的根本目标。今年两会期间,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指出,按老办法解决不了贵州脱贫攻坚的一系列问题,必须采取超常规、革命性的手段。

要在转变思想观念上来一场革命。彻底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革除小农经济等落后观念,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什么赚钱种什么、什么赚钱养什么,把玉米等低效传统产品调下来,把蔬菜、茶叶、生态家禽、食用菌、中药材等附加值高的绿色优质产品调上去,让农民持续增收、脱贫致富。

要在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上来一场革命。要选择主导产业并进行全产业链的研究。开展农民培训,教农民怎么种,加强整个生产过程、育种、田间管理等的技术服务。用好扶贫产业基金,创新生产经营方式、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连接机制。明确农民在整个产业链当中的利益,带领农民脱贫致富。

要在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抓住关键少数,夯实各级干部抓落实的责任,县委书记、县长是责任人,要发动群众、带领群众、组织群众一起来干。大力推广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的“五步工作法”,把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见效,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落到实处。

【决策看点】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辅导读本》由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组织编写,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发行。全书约22万字,分七章。对振兴农村经济的“三场革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八要素”“五步工作法”、产业革命的战略谋划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并提供了大量产业革命的典型案例,是集权威性、指导性、实用性于一体的重要读本。

【链 接】

贵州省高校积极投身农村产业革命

贵州省各高校积极发挥“文军扶贫”主力军作用,主动融入服务农村产业革命。贵州大学大力开展产业技术培训,积极探索畅通产销对接的有效通道,选派干部驻村扶贫;贵州财经大学按照“党建搭台、专业唱戏、电商扶贫、创业助力”的思路助推台江县脱贫攻坚;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组建博士团、教授团深入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涌现出“牛教授”“羊教授”“蘑菇教授”等一批农村急需、农业紧缺、农民喜爱的教授服务团。各高校积极开展博士服务团、教授团、科技特派员、“万人培训工程”等帮扶行动,10余所高校联合推动了“校农直销”帮扶创新模式的实践。

资料来源:《劳动时报》2018年9月20日

2 以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助推农村产业革命

现代农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纯的产品竞争,更多是产业链竞争。只有从全产业链的发展视角,深刻理解和探寻农村产业革命的内在逻辑规律,找准农村产业革命的重点、难度和突破点,才能从根本上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最大限度地释放农业农村改革的制度红利。

健全农业结构调整的生产服务机制。一方面,要深入调查研究,立足市场供需结构和自身资源禀赋条件,结合农业部发布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定期制定和发布面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产品生产指导目录》,包括农产品的市场需求类型、市场需求规模、生产技术指南、生产成本控制等,不断优化和调整贫困农村地区产业结构。另一方面,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化新型农民要求,对广大农民开展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生产实用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和生产实用技能,着力培养一批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时代新型农民。

夯实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和政策支持体系,重点扶持和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积极引导中小微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经营等方式整合资源,不断提升区域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建立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机制,特别是要瞄准贫困地区农村对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力量,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科技扶贫专项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研发、转化和推广。

构建农业品牌建设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政策扶持体系。鼓励和引导区域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登记保护和管理以及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等。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农业品牌管理和保护的公益性服务,研究制定农业品牌公益性服务标准体系与操作规范,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业品牌管理和保护的公益性服务组织,全面提升农业品牌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不断增强农业品牌建设与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探索农产品产销无缝对接的新模式。积极探索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与零售商或消费者直接对接,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让合作社和农户仅负责生产环节,而市场销售交由龙头企业(公司)负责。充分利用各类农村电商资源,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不断拓宽农产品直销渠道。有条件的地方,应抢抓“零工经济”时代的发展机遇,统一谋划和设计集网上洽谈交易、网上结算、交收、物流配送服务、后台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产品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实践“农户+零工者+消费者”的农产品产销对接模式。探索集团化推进“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的新机制。

创新农户与市场主体利益联结机制。一是通过产销合作、股份合作、农户土地流转、劳动力聘用等方式,紧紧围绕“龙头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探索建立农户与市场主体的多种形式利益联结机制。二是探索推进“村社合一”的强村富民模式,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三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进一步激活沉睡的农村资源,探索农民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利益共享机制,让农民获得更多机会参与分享全产业链上的增值效益。

【决策看点】

●“三变”改革擎起了农业产业革命的大旗,让六盘水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新突破。有数据显示,通过“三变”改革,盘州市粮经比由2013年的51∶49调整为2017年31:69,特色农业产业面积达320万亩,打造了千亩以上集中连片产业基地282个、省级农业园32个,建有贵州省最大猕猴桃基地、最大软籽石榴基地、最大刺梨基地、最大车厘子基地。

【链 接】

百佳名村共谋乡村振兴发展

10月18日,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一周年之际,以“共谋乡村振兴,共铸美丽中国”为主题的首届“振兴日”——全国百佳名村走进振兴主题系列活动在全国文明村镇山西长治县振兴村拉开帷幕。来自国家、省、市、县领导以及全国各地百佳名村代表、首批“田园才子”代表和专家学者走进振兴村,围绕共谋乡村振兴活动主题,畅谈合作发展大计。开幕式上,发布了2018中国村庄“十大杰出孺子牛”村官与“田园才子”千人振兴计划,并宣布了首批特聘“田园才子”名单。当天,“太行乡村振兴人才学院”揭牌。

资料来源:山西新闻网2018年10月20日

3 深化农业产业革命必须牢牢把握“八要素”

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要牢牢把握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即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形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是指导实践的“方法论”和关键招,是深化农业产业革命的妙方要诀,是破解观念革命、发展方式革命、作风革命三个大考的“钥匙”。

下好“产业选择”这个先手棋。树立现代市场经济观念,围绕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选产业,既不能搞一窝蜂一拥而上,更不能任农户单打独斗各搞各的。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既要上规模,也要有特色,进而创品牌。要开展全产业链的研究,不仅上游供应链要有更多更好的农特产品,也要考虑延伸产业链,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高附加值,打造一批“一县一业”全产业链项目示范县。

上好“培训农民”这堂大课。要因人施培、精准培训,不搞“大课堂”“一把抓”。要因产施培,当地适合发展什么就培训农民学什么,让接受培训后的农民能够快速上手,在产业调整中现学现用,施展身手。要因岗定培,既要围绕产业发展需要,也要结合用工市场需求。既要引入有专业知识的农技工作者,形成培训力量的制度保障,为农民做科学指导;也要发动经验丰富的土专家“农教授”传帮带,以农民带农民的方式,让他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

筑牢“技术服务”这块基石。一方面,要把着力点放在技术上。围绕当地特色优势产业,把科学研发、实验与运用结合起来,实现问题就地攻关、技术就地集成、成果就地转化。发挥大数据的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要把切入点放在服务上。要“俯下身”到基层去、到一线去,上门为群众提供育种育苗、田间管理、疫病防治等技术服务,实现技术服务对每个合作社、每个农户的全覆盖。要“贴地气”,用群众能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确保农户能掌握、会运用。

抓实“资金筹措”这个保障。一是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支撑功能。坚决杜绝“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确保把公共财政资金用在最关键的地方。二是要充分发挥脱贫基金的带动作用,简化环节、降低门槛、提高效率、培训干部、项目落地、示范推动等工作要尽快破题。三是要充分发挥社会资金的聚合效应。让有实力、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介入到农村产业革命中来,千方百计将资金引向农业产业。

用好“组织形式”这剂粘合剂。既要把千家万户的小农生产有效粘合起来,还要把生产端与市场端有效粘合起来。创新组织形式,激发党建活力,通过“支部+企业(产业大户、致富能手)+贫困户”的互助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脱贫攻坚一线基层干部的“排头兵”作用。要凝聚社会合力,采取村民联动、村社共建、社会帮扶等多种形式,优化资源配置,

【决策看点】

●在农村产业革命中,发展规模化、组织化的订单农业是一条重要途径。7月30日,在贵州省脱贫攻坚夏秋攻势启动之际,贵州省商务厅召开了全省订单农业产销对接工作部署会,将从省外、境外争取到的第二批采购金额逾10亿元的甘蓝、洋芋、萝卜、生姜等农产品订单分配到各市州蔬菜生产县区。同时,向各地大力推荐第一批订单生产中涌现出的施秉县典型经验。凝聚各方力量。

打通“产销对接”关键一环。一是瞄准市场,解决农产品卖给谁的问题。坚持和完善“农校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持续推动农产品进学校、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进超市、进酒店。借力对口帮扶机制,积极拓展省外市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二是培育专业化市场主体,解决农产品谁来卖的问题。大力培育商贸流通企业、农产品经纪人等专业化的市场主体,减少农产品流通中间环节,实现产销精准对接。三是加强政府服务,解决农产品怎么卖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产销对接活动,大力推进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品牌打造。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提供即时的监测预警,助力地方农产品抢占先机投放,针对市场需求变化调整生产。

构建“利益联结”促增收。因地制宜,选准脱贫产业,找对龙头企业。切实改变过去的“龙头企业+农户”通过订单农业将双方联结,按照市场规律,建立更紧密、更有效的利益联结方式。企业要通过保护价订单收购等机制,把风险留给企业,把更多的收益留给贫困户,让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真脱贫。政府尽力在培育造就职业农民队伍、规范引导市场环境等方面积极作为,市场、政府互相补位,一同为民众脱贫增收攻坚拔寨。

夯实“基层党建”是固本之举。要配好干事创业的“领头羊”。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导向,选优培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优化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同时,以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在返乡回村的“能干人”、下乡创业的“实干家”中发展党员,推动队伍“强”起来。要在转变作风上来一场革命。大兴“三风”,纠治“四风”,积极推行“五步工作法”,推动产业发展的每一项工作都落细落小落实,让贫困户、村集体、龙头企业凝结成战斗力满满的“利益共同体”,让群众成为农村产业革命的推动者、受益者。

猜你喜欢

产业革命农产品农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对比示范,才是打开农民心结的“金钥匙”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耕牛和农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农村产业革命的贵州答卷
农民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