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陶渊明诗词中菊花的审美意蕴

2018-12-15李翠萍

参花(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生命体验陶渊明菊花

摘要: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凌霜自行,傲然不屈,淡泊名利。陶渊明诗词中的菊花意蕴,渗透了诗人的生命体验,是诗人高洁人格的体现。

关键词:陶渊明 菊花 生命体验

在中国文化中,菊花历来象征着孤傲高洁,直面风霜,不畏严寒,深受古代文人的喜爱。伟大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用咀嚼秋菊初开的花瓣,来表明自己志向的高洁。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写尽了菊丛赏花吟诗的乐趣,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品格表现出了由衷的赞美。“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白居易《咏菊》)菊花清绝耐寒,不同流俗。“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菊花孤傲绝俗,是诗人坚守节操,宁死不降的象征。《红楼梦》中的咏菊诗更是一绝,曹雪芹借菊喻人,使菊花具有了个人气质 。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重阳节饮酒赏菊,思乡怀人,菊花成了感时伤怀的象征。李清照曾以菊花自比,写下了著名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重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深秋怀人,人不如菊。

世人都知道陶淵明爱菊,其诗歌中菊花是常见的意象。《归去来兮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极言菊花生命力之旺盛,经历风霜而傲立,如同隐士的高洁情怀。《和郭主薄》(其二):“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菊花迎霜怒放,灿烂绚丽。这不仅是菊花的本性,也是诗人高尚节操的象征,身处乱世而不随波逐流,清高而自持。陶渊明就如同那凌霜傲立的菊花,在乱世的悲风中,安然开放。《饮酒》(其七):“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菊花在百花凋零之后粲然独放,坚贞高洁,遗世而独立。此外,菊花之香,其淡而雅,若有还无,这也与文人自身的情怀十分相似。[1]显然,陶渊明笔下的菊花已不仅仅是单纯的自然物,而是诗人精神的审美对象,富有了人文性。因此他的宅边秋菊盈园,甚是美观。辛弃疾说:“自有渊明始有菊,若无和靖既无梅。”《红楼梦》中有林黛玉的“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自从陶渊明开创了菊花独特的文化意象,菊花便成了隐士恬淡高洁的象征。不仅如此,菊花还能入药治病,“酒能祛百病,菊制解颓龄。”(《九日闲居》一首)菊花能延年益寿,辅之于酒能祛百病的效果,可以使人暂时摆脱人生现实的烦恼,超越生命的局限,从而达到一种自足的自然超世情怀。[2]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这是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表现。陶渊明愤世嫉俗,憎恶官场的腐朽和黑暗。他洁身自好,如同乱世中的一股清流。菊花始发于百花凋零之后,在秋风中傲然怒放,凌霜盛开,给悲秋的文人世界增添了一抹亮色。正如龚自珍所言:“万古浔阳松菊高。”(《己亥杂诗》)陶渊明有着松菊般傲霜不屈的高洁情操。陶渊明是真正爱菊、懂菊之人,因此他的咏菊诗物我融一,达到了物境和情境的统一。文学是一种生命的体验,陶渊明用生命的体验来赞美菊花,他赏菊、叹菊,褒扬了诗歌菊花意象清高、绝俗的秉性;他赞菊、颂菊,开创了人生与大化为一、与万物相容的意境。[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其中的境界颇有庄子的忘我之风。因为他内心虚静,才能在不经意间瞥见南山。南山上烟岚缭绕,云气升腾,飞鸟在夕阳的余晖中结伴而回,此时诗人、菊花、南山已经融为一体,陶渊明也达到了生命的最高境界,心境空灵,超脱生死,开创了人菊合一的意境,让生命回归宁静,淡泊名利,超越尘世。

参考文献:

[1]陈培霞.陶渊明的菊花意象与文化构建[J].北方文学(下), 2016(08).

[2]张海滨.论陶渊明诗中的菊花意象[J].安徽文学,2010(10).

[3]刘丽君,刘勉.陶渊明诗歌与菊花意象源流论[J].九江学院学报,2007(02)

(作者简介:李翠萍,女,青岛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学科语文教学)(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生命体验陶渊明菊花
你好,陶渊明
菊花赞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九辩》中的时空意识探析
文本解读教学需要生命在场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