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浓度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8-12-15孙艳林曹剑青张宝喜
孙艳林 曹剑青 张宝喜
【摘要】目的 观察低浓度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并与外用舒筋定痛散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比vas疼痛评分及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及对照组对膝骨关节炎都有疗效,但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浓度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简单、创伤小、成本低、疗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好方法。
【关键词】臭氧;舒筋定痛散;膝骨关节炎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7..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以关节软骨变性、破坏和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1]。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学“膝痹”范畴。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膝骨关节炎的患病率为9.56%[2]。KOA以[3]关节的疼痛、畸形以及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X线显示关节间隙的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关节边缘骨质增生。膝骨关节炎的成因主要是慢性劳损,且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因此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现代医学常用:口服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营养软骨类等药物,以改善疾病,并在膝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我科采用低浓度臭氧关节腔内注射的方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减轻关节腔内无菌性炎症,为求证臭氧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我科采用医用低浓度臭氧关节腔内注射治疗骨关节炎,并同期采用舒筋定痛散外用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比较,并对此进行评估。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制定的诊断标准:1)最近一个月内经常出现膝痛;2)膝关节出现骨擦音或关节弹响;3)出现晨僵30分钟以上;4)年龄大于38周岁;5)出现膝关节骨性膨大。满足:1)+2)+3)+4)条或1)+2)+3)+5)条者,可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排除标准:1)不符合上述纳入标准者;2)合并患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等内科原發疾病及精神病患者;3)依从性差,配合检查及治疗不积极者。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取坐位,暴露膝关节,膝关节屈曲约90°,通常选择膝关节外膝眼为针点,常规消毒,局部麻醉穿刺点,用5 mL注射器穿刺膝关节,如果患者在穿刺前浮髌骨试验阳性,应先取出关节积液,穿刺入膝关节,以无血或关节积液为宜。推注医用臭氧(调整臭氧浓度为30 ug/mL,总剂量为10 mL),注射完成后,穿刺点用无菌敷料覆盖,缓慢活动膝关节,术后1 h内切勿过度活动膝关节,臭氧注射频率均为5天1次,5次为1疗程。
对照组:给予舒筋定痛散(生地30 g,伸筋草、泽兰、萆薢、川芎各20 g,木香10 g制成粉剂),温水调和后外用于局部1~2 h,1次/d,4周为一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治疗前后的疼痛变化,参照膝关节HSS评分表评估患者膝关节症状及功能。
2 结 果(见表1)
3 讨 论
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的认识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内经》最早提出“骨病”的病名。《素问·气穴论》云: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筋缩,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中药外用是传统中医治疗骨关节炎的重要方法之一,舒筋定痛散以生地、伸筋草、泽兰、萆薢、川芎、木香为主要成分,生地黄性寒,味甘,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其中生地黄对免疫、血液、内分泌、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及抗菌、抗炎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作用[4]。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研究证明,臭氧能刺激人体产生多种生物效应[5]以此发挥抗炎、镇痛等作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疾病、肿瘤等疾病。关节腔内注射低浓度臭氧可以起到缓解疼痛、保护关节软骨、抑制滑膜炎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各项研究均表明低浓度臭氧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手术简单、创伤小、成本低、疗效快、并发症少,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钦.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第四版:1676.
[2] 王和明,黄桂成.中医骨伤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第三版:372-373.
[3] 姜玉萍.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光明中医,2011,26(5):1053-1054.
[4] 周友龙,张 欣,冀逢贵,等.医用臭氧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学报,2011,26(5):626-628.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