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指导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疗效
2018-12-15单海玲
单海玲
【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康复指导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對象,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康复组,各44例,分别予以对应护理方法,对比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中医康复组患者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及KPS各项评分结果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进行中医康复指导,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医康复指导;功能恢复;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7..02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患病关节部位临床症状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临床上针对该病在治疗上多采用抗风湿药、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除了积极加强治疗外,对患者实施有效康复护理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本文则在此分析中医康复指导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疗效,概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康复组,各44例。两组患者均明确诊断,且排除其他严重疾病、传染病、意识障碍等情况,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予以环境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治疗护理等常规护理内容,中医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以下护理干预:
①情志护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大都病程时间较长,受疾病影响很多患者都存在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情志护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疏导患者负面情绪。对于患者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并鼓励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
②中药外敷:准备5 g细辛,附片、麻黄、巴戟天、淫羊藿各15 g,雷公藤、桂枝各20 g,鸡血藤30 g,将此包裹好了蒸热至40℃,放置在患病关节部分进行热敷,1次/d,每次热敷时间在半小时左右,注意关节部位保暖。
③功能锻炼:包括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各个关节功能锻炼每日三次,每次5~20次,注意活动不要过度。
④康复指导:告知患者该病病因、诱发因素及治疗注意事项等,嘱患者做好日常保暖、防寒,避免潮湿,平常多按摩关节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平时药物治疗应严格遵医嘱,不可随意换药、停药,若有异常或病情加重及时就诊。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级标准[1]为:①显效:患者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较好;③有效: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好转,关节活动有轻度限制;④无效:临床症状及关节活动情况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有效总数所占百分比。
采用KPS评分量表对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评分,内容有关节功能、躯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四项,每项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常规护理组治疗显效19例、有效17例、无效8例,中医康复组分别为28例、14例、2例,中医康复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5%)高于常规护理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KPS评分对比
干预后中医康复组患者KPS各项评分结果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从中医角度来讲,类风湿关节炎可归为“痹症”之列,发病内因为卫外不固,发病外因则为外邪内侵[2]。本文中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其中中药外敷能够利用热力作用将药物直接作用在病变部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驱除病邪、活血化瘀的作用;对患者予以中医情志护理,可优化患者心理健康水平,促使患者依从度提升;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是本次护理的核心内容,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患者实施功能训练和康复指导提高患者关节功能,促使其功能恢复,既能够辅助提升药物治疗效果,还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总之,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进行中医康复指导,可显著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晓峰.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护理与康复指导[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2):268-269.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