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獐子岛事件浅析企业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2018-12-15李轩成

财会学习 2018年27期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对策

李轩成

摘要:资产减值是基于稳健性考虑,目的是为了挤掉资产中的“水分”。然而在资本市场上,资产减值却被上市公司用来操纵利润,沦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工具。笔者从案例出发,分析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提出了防范的对策。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原因;对策

2018年初,獐子岛(证券代码:002069) 发布了2017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4月28日发布了关于核销资产及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公告和2017年年度报告,2017年度业绩从盈利变为巨亏。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獐子岛在2014年度核销计提巨额存货减值及核销造成巨额亏损,资本市场一时惊愕。表1列示了獐子岛2014-2017年报表数据,可以看出2014年和2015年巨亏,2016计提的资产减值金额最少,实现了盈利,2017年再次大幅亏损。

作为企业楷模的上市公司为何出现如此情况,企业计提资产减值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尽管很多企业表示出于稳健性考虑而计提资产减值,但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企业计提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密不可分。

资产减值是指企业基于会计稳健性考虑,为了挤掉资产中的“水分”,夯实企业资产,在财务报告日公允反应资产价值,当资产未来可获取的现金流量现值低于账面价值时,企业应当对资产计提减值。我国财政部制定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从1998年的四项减值准备到2006年的八项减值准备。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自身效用最大化,利用自己充分掌握的企业信息,进行主观职业判断和规划交易,干预企业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使得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根据披露的资产信息对公司资产价值的判断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价值的一种行为。

一、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外部因素

1.资产减值迹象界定模糊,流动资产减值允许转回

资产减值准则对减值迹象多数是定性描述,缺乏量化指标,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具有很强的可选择性,企业不提或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进而粉饰财务报表。现行资产减值准则没有禁止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减值的转回。加上流动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具有隐蔽性,企业可以利用这些规则,堂而皇之粉饰财务报表。

2.资产组分类存在困难

资产组的分类有许多方式,不仅程序繁琐复杂,而且缺乏具体的标准和操作方式,这些不足使得企业对资产组分类存在较大的主观性,企业可以安排对自己有利的资产组合,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从成本效益上看,不少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辨认资产组,这些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而且难度较大,难以保证实施的效果。

(二)企业自身动机

1.迎合政府和资本市场监管动机

我国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由证券交易所决定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而一旦被暂停上市,不但会加大上市公司的融资难度和提高其融资成本,而且在资本市场上的“壳资源”价值也会大打折扣。于是上市公司出于避免三年亏损,往往在前两年大额计提减值,以便在第三年冲回或者少计提减值,通过这种粉饰业绩方式,实现第三年盈利的目的,从而实现其盈余管理的目的。本文开头提到的獐子岛案例,2016计提的减值最少,实现了盈利,成功避免了连续三年亏损,很难让人相信不具有上述动机。

2.管理层变动

新的管理层上任后,为了撇清以前的经营责任,倾向于大幅计提减值,为以后年度操纵盈利留出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也存在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但这样很难在实质上带来企业经营业绩的改变。

3.满足债务契约和股权激励契约

债权人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在贷款合同中往往对债务人的财务指标做出一些硬性约束,比如资产负债率。当债务人无法完成指标时将面临提前偿还借款或者其他苛刻的偿还条件。现代企业,由于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企业管理层往往比外部人员更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在股权激励契约中,行权条件往往包含对净利润增长的考核指标,于是管理层有利用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做空”非考核年度盈余,從而提高考核年度净利润的动机。

4.平衡每年盈利

在披露信息年度内,由于业绩过于良好,企业管理层出于对未来年度不确定性考虑,在业绩良好年度计提大额减值准备,以便在未来业绩较差年度通过转回减值或者少提减值,使得财务报告能够保持业绩增长或者是管理层期望达到的标准。

二、防范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对策

(一)继续规范资产减值准则

现有减值准则限制了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但企业还可以利用流动资产减值来调节利润,粉饰报表。为此,可以对ST公司、亏损公司等类似情况具有较强盈余管理动机的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和转回时,执行较严格的审批程序,抑制其在强烈动机下利用流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制定更为具体的操作要求,减少主观性。在信息披露时,不仅仅要披露期初、期末、本期计提和转回的减值金额,还要详细披露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和转回的依据,内部审批说明以及当期计提和转回前后净利润的对比说明。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强化社会审计监督

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与内部控制不完善或者失效不无关系。管理层在对资产减值做出判断,尤其是计提大额减值时,要详细说明资产组的划分、计提的必要性、计提依据和审批流程,董事会和监事会要发挥应有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应出具意见说明。外部审计机构要客观公正,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考虑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业绩承诺、是否是ST公司等,必要时可以利用专家的工作,取得专业机构出具的估值报告,以确定减值金额的合理性,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减值转回情况。

(三)重视现金流量表的信息,增加非财务业绩指标,完善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现金是企业正常运转的“血液”,企业能够利用一些规则粉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但不容易操纵现金流量表,信息使用者不仅仅要关注净利润指标,更要关注现金流量表的数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更能反应企业的运营质量。从长期看,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低于净利润,企业很可能粉饰了财务报表。除此之外,信息使用者还可以通过非财务指标,比如关键客户保持率、创新能力、产品和服务质量等作为有益补充,或者按照重要性分别给予上述指标一定的权重,将各指标和权重综合考虑,来完善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

(四)大力培育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计提资产减值,需要从市场获得资产的公允价值、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等有关数据,因而,充分有效的资产信息和价格信息是资产减值准则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资产交易市场发展缓慢,信息和价格市场不透明,不成熟,企业不容易获得公开有权威的资产公允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信息。虽然资产评估机构能够提供价值评估,但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较高。因此,国家要大力鼓励和健全生产资料市场等各行业市场价格信息系统,使企业在计提资产减值时能够找到资产价格的各种信息资料,减少资产减值中的主观因素,压缩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

(五)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判断力

在进行资产减值业务处理时,确定资产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资产组的分类和折现率的选择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需要大量的客观资料,因而财务人员需要有较高的财务专业知识、熟悉计提减值资产和资产组的使用情况及市场价格信息和丰富的分析判断力,充分考虑管理层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方式和处置方式,积极听取资产管理和使用部门的意见,形成书面结论,力求客观公正做出职业判断。要注重业财融合,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判断力,从财务层面避免盈余管理行为发生。

三、总结

如同本文中提到的獐子島案例,企业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都使得财务报表信息失去了真实性,破坏了资本市场的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中小投资者属于信息弱势群体,若不能从财务报表、年度报告及其他临时报告中发现盈余管理的迹象,便很可能根据失实的会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因此,随着盈余管理的手段越来越隐蔽,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可能方式,抑制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保护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权益,促进资本市场健康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雪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下的资产减值会计[J].财会研究,2015 (10):24-26.

[2]李晓路.基于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探讨[J].冶金财会,2016 (02):45-48.

猜你喜欢

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固定资产内部交易的所得税会计处理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
企业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