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评价
2018-12-15赵瑞环
赵瑞环
【摘要】目的 评价在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中应用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方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开展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及与治疗组,各56例,参照组采用单纯性电针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方法,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及腰痛疗效问卷情况。结果 两组的疼痛程度及腰痛疗效情况均得到改善,治疗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腰痛疗效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中应用电针结合腰腹肌训练方法,可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提升了腰痛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应用。
【关键词】电针;腰腹肌训练;非特异性下腰痛
【中图分类号】R27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27..02
非特异性下腰痛始发于患者的下腰、骶髂、腰骶等部位有显著疼痛主观感觉,经检查并无严重潜在疾病和神经根受累症状。临床中以理疗、推拿、按摩等常规非手术治疗方法常见。本文主要对电针联合腰腹肌训练方法的效果进行应用研究,现总结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开展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的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满足2007年版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实践指南相关诊断标准,腰痛病程高于3个月;均为首次发病患者;意识清楚能够正常表达,排除了伴有肾、肝及内分泌系统严重障碍患者;因特异性因素致病患者。以数字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及与治疗组,各56例,其中,参照组男30例,女26例,年龄41~72岁,平均(56.5±2.3)岁,病程31~40 d,平均(35.5±2.6)d;治疗组男32例,女24例,年龄42~72岁,平均(57±2.1)岁,病程30~40 d,平均(35±2.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参照组应用电针治疗方法:穴位为患者的气海俞、环跳、委中、昆仑穴、肾俞穴、大肠俞、阳陵泉、承山穴、阿是穴,指导协助患者维持俯卧体位,在经局部常规性消毒后,选用3寸或者1.5寸无菌毫针以垂直方向刺入已选穴位,得气为度。随后将毫针与电针仪连接,并将频率设置为20~30 Hz,询问患者的耐受度,开展持续30 min的治疗,共治疗4周。
治疗组应用电针联合腰腹肌训练方法:电针治疗同参照组,在电针治疗后进行腰腹肌训练,(一)五点支撑式,指导患者去枕平卧,并屈髋屈膝,将头部、手肘、足共五点为支撑点,叮嘱患者和腰背部用力向上顶,确保身体形成拱形,在保持15 s后缓慢放于创面进行放松5 s继续,训练强度有最初的每组15次逐渐增加至每组62次,3组/d,一周进行5日,坚持6个月。(二)腹部收缩锻炼,去枕平卧,保持双膝屈曲,在用力呼气后确保腹部放松,叮嘱患者以鼻吸气,保持胸腔不动,将腹部收紧,使得肚脐尽可能向脊柱靠近,在维持15s后继续做下一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分析两组的疼痛评分及腰痛疗效问卷情况,前者以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对疼痛程度进行评价;后者应用改良日本骨科协会(JOA)制定的腰痛疗效问卷评分进行腰痛改善情况的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电视劇新材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的VAS评分在治疗后低于参照组,且其JOA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电针刺激使得针刺信息成功向大脑区域送达,可发挥中枢性阵痛效果,进而将淋巴循环及局部微循环有效改善,缓解了局部的水肿充血现象,并将炎症吸收。同时将粘连的腰背肌有效松解,缓解了局部痉挛紧张肌肉,将肌内压力减轻,促使代谢加快,降低了炎性物质堆积,缓解疼痛效果显著。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疼痛程度减轻并低于参照组且其腰痛疗效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电针联合腰腹部训练方法效果显著。
综上,在非特异性下腰痛治疗中应用电针联合腰腹部训练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提高腰痛治疗治疗效果,可在临床中大力借鉴。
参考文献
[1] 朱雯丽,徐道明,刘 静,等.电针结合核心肌群训练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16,31(4):283-285.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