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与《罗摩衍那》的美学比较
2018-12-15程谷雨
程谷雨
摘 要: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都是世界上著名的史诗。本文通过对荷马史诗与《罗摩衍那》的分析,来概述二者的美学比较之不同。
关键词:荷马史诗;《罗摩衍那》;美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1
一、引言
作为一种宏伟而古老的文学体裁,史诗可以被看作是人类启示录,在探索自身命运和人类历史的同时,还展现人性的精神。史诗在更加宏观的角度下记录着人类各个民族的战争和人性与自然。在世界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史诗,谈到西方,有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而东方,有古代印度的《摩柯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虽然一个西方,一个东方,史诗记载的时间也不完全相同,但这四部史诗巨著中间,却有某些共同的特点。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有所表现这些特点。虽然两部史诗中记载的故事已经很久远了,但它们都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本质进行高度概括的同时,还进一步展现了古代人特别丰富的内心世界,这些都展现了重要的美学价值。
二、荷马史诗与《罗摩衍那》的美学比较
美学的产生是借着哲学研究提炼出的认识成果,借由抽象的概念、推理以及论证,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和审美客体二者的相互关系出发,把文学艺术作为美学要研究的对象,研究美、丑、崇高这些审美范畴,同时美学还研究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是如何创造出来,如何发展的,以及美的规律。
古代希腊可以被称作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西方美学史可以说也是从古希腊美学开始的。希腊美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希腊文化的土壤中培育出来的,在西亚和埃及文化的影响之下,希腊文化才得以发展起来。希腊美学思想加上希腊哲学,对形成与发展西方美学思想可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古希腊的伟大诗人,荷马在表达他个人观点的同时,也记录下了当时希腊人流行的传统观点。在荷马史诗中,充分体现着民族崛起所带来的热情和人们的乐观情绪,展现了阳刚之美。哪怕是赫克托耳和安德洛玛克两人之间的生死离别,也能让人感受到感奋的力量以及壮美的享受。这些充分展示出了当时的古希腊人靠着自己的力量以及智慧去争取他们想要的荣誉、功勋以及人生幸福,体现了古希腊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勇敢搏斗的精神。荷马史诗充分展现了古代希腊人对物质、对情欲的追求。它从古希腊人的喜、怒、哀、乐出发,体现了当时古希腊人对追求物质财富、追求情欲的人生乐趣。虽然这些追求有一定自私的成分,但那是发生在奴隶社会的开始时期,对追求物质财富、追求情欲的冒险精神,人们注重物质,怀有现世享受的目的,可以说正是古希腊人对客观世界刻意追求和不断地探索。
印度美学思想的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历史演变中,会规律性地表现出某些思想制约并影响着印度美学的发展。印度美学是一个统一的美学体系,它融合了多种民族美学思想。印度美学同宗教哲学也有着联系,这种联系可以说是千丝万缕。多种宗教深刻影响了印度审美思想的形成,也影响了印度艺术创造的多样化统一的特点。印度美学也同原始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早期共有的思维方式是原始思维。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有的民族,例如印度,在它的自己生活和文化传统中长期保持了以前的原始思维。而与之相反,有的民族,例如希腊民族,则在民族发展过程中发展理性思维的过程中逐渐淡化了这一原始思维形式。
《罗摩衍那》被誉为印度“最初的诗”,可以说是印度古典文学中最光辉的典范了。《罗摩衍那》描写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强烈情欲,这种情欲是带有私有观念性质的。印度人认为最高的、至福极乐的目标是现实中的“法、利、欲”以及非现实的“解脱”。这与荷马史诗的对生活理想美的追求是不同的。
《罗摩衍那》深层结构中的抒情基调,“悲悯”之情也和荷马史诗展现的乐观是不同的。这种“悲悯”之情是印度古代文艺理论“情味”说所体现的一种美学内涵,它所要表达的是只有一个人真是的情感才能使创作出的文学艺术有巨大的感染力。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美学不同,反映了各自的社会内容和美学特质,这些都是在继承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展现出來的。
三、结论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美集中同时升华了古代现实美的要素,从而能够唤起读者们的强烈审美感受。作为审美对象,史诗可以说起到了巨大的社会作用。具体体现在,无论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还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都浓墨重写的展现了古代民族当时的残酷战争,同时还有个人爱情及家庭的悲欢离合,这些都是由战争所引起的。通过上述内容,史诗表现了差异性的人生价值与追求,表达出了不同的人生理想。
参考文献:
[1][法]皮埃尔·维达尔—纳杰. 荷马的世界[M].王莹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季羡林.罗摩衍那初探[M].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79.
[3]孟召毅.比较文学通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