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峡谷人文情

2018-12-15刘妍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9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

摘 要:出身行伍,有着战地记者工作经历的罗洪忠先生,作为一位战地记者,呈现了大量军旅生活题材的纪实作品。他还通过深入地调查、记录,写作了大量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民俗文化作品。体现了一位军事记者、军旅作家的深厚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纪实文学;罗洪忠;人文情怀

作者简介:刘妍(1990.10-),女,汉族,陕西咸阳人,研究生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9-0-01

罗洪忠的峡谷系列长篇纪实作品,揭开了我国西南边陲西藏东南部珞渝地区长期以来被遮蔽的历史事实和真实生存状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珞渝地区地处我国西南西藏的东南部地区,是中国和印度边界东段最大的一块领土争议区,加上非法的“麦克马洪线”的影响,生活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的数十万珞巴族同胞处于印度的统治之下,研究调查也难以深入,导致长期以来,我国学界对这一地区居民的生存、发展状况知之甚少。19世纪20年代开始,英国、印度的探险家与法国的传教士不断考察,搜罗军事信息,并作了大量有关当地部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调查报告,长期以来左右国际喜马拉雅山地部落研究的学术论坛。片面的印象,形成的一些粗浅的,甚至带有讽刺、贬低性质的称谓,和所谓的“调查报告”、“研究成果”,造成了学界的混乱和认识的偏颇。罗洪忠的系列作品通过对我国珞渝文化研究的高水平、多批次的专家学者的深入调查、研究成果的记录和整理,逐渐揭开了珞渝地区门巴族、珞巴族的神秘面纱,让世人了解他们真实的状态。在国际学术研究领域能够以事实对抗其他国家的错误论断,享有相应的话语权。罗洪忠的这一系列的记录整理对于这一地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记录、梳理,世人可以借此了解珞渝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风情、民俗传统,学界也可以藉此了解珞渝研究的历程和脉络,甚至可以梳理疏漏,作为后期研究的借鉴和参考。

罗洪忠的峡谷系列长篇纪实作品收集整理了长期以来,研究珞渝地区历史发展的专家学者的活动和研究成果,这些都是重要的史料。罗洪忠的这一系列的作品记录了,珞渝文化亲历、记录第一人冀文正的记录整理,中国外交部邀请到的一批著名的民族学家,费孝通、潘光旦、吴文藻、吴泽霖等人翻译外国文献,开展的调查工作,以及1973年中央民族学院组织莫俊清、索文清、杜耀西、胡德平等民族学者进行深入调查,1976年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的一批从事民族社会历史、语言研究的文化人类学家全方位的调查研究。专家学者们不畏艰苦调查研究,为珞渝文化正名。记录、整理了珞瑜地区门巴族、珞巴族的大量民间故事、歌谣、谚语、谜语等,开创了中国珞巴族原始宗教文化和中华系统神话研究的先河,学界对珞巴族系统神话及珞渝民间文学的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这项研究工作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抢救,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民族自尊。

罗洪忠的纪实类文学作品,文笔流畅干净,记事形象生动,具有优美、真实、朴素、耐读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罗洪忠的峡谷系列,包括《雪域红飘带》等其他的纪实类文学作品,语言自然流淌,虽为纪实类作品,但作者记事清晰简洁,写人生动形象,寥寥数语,既能将事件讲述清楚,也能够塑造性格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

突然,一双手臂紧紧地抱住了杨星火!她惊恐地回头一看,是立兵。立兵抱着杨星火,把她拖进了女厕所。

“你怎么啦?”立兵压低着声音问。

“让雷打死,比这样活着好!”

“你现在不能死。死了,也不请不白!”

“啊!”杨星火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更不能自杀,自杀本身就可能被定为叛徒!”

立兵的一句话,让杨星火如梦初醒!活着,是肃反对象;死了,是叛徒。[1]

这段简短的记述,简洁明快的语言对话和动作描述,将杨星火和立兵两个人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呈现出来,并把杨星火在特定环境下矛盾的心理活动呈现出来,这样的记录在罗洪忠的笔下随处可见。

珞渝是民歌的海洋,凡是有珞巴族和门巴族居住的地方,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无论在镜子般的水田里、荆棘丛生的山坡上,还是在茂密的原始森林中、清新扑鼻的香蕉林间,以及在翠竹如林的大山深处……正如他们的民歌所唱:“高兴时山歌唱不完,痛苦时山歌能解烦,山歌是随身的伴侣,白发到老也难分离。”

罗洪忠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流畅,用这种朴素的方式为我们展现了珞渝独特的生存状况、民俗风情。

罗洪忠以一位战地记者、军旅作家的视角,以一位人文学者的视野和情怀,饱含着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为我们整理、记录了一系列宝貴的研究史实和材料,同时,他在文章中彰显出的文学、文化素养,也给他的纪实文学作品增添了一些华彩。

注释:

[1]臧正轩:《雪域红飘带:西藏文艺兵65年燃情岁月大写真》,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第1版,第145页。

参考文献:

[1]罗洪忠,《深峡淘金——世界第一大峡谷人文科考解读》,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2]罗洪忠,《峡谷风云——世界第一大峡谷人文历史解读》,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一版。

[3]臧正轩,《雪域红飘带:西藏文艺兵65年燃情岁月大写真》,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如何培养当代技校生的人文情怀
学好初中政治, 树立人文情怀
立足听读说写,渗透人文情怀
“胡杨精神”与塔里木大学人文情怀教育
浅论中小学素质教育
论新闻报道中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