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于文字深处
2018-12-15王贺
王贺
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睿智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资源。而在语文学科当中,这些智慧的结晶大多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教材当中。古人的思想精髓在这些课文中熠熠生辉。无论在高考试题还是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文言文都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它既可以让学生批判的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但是,文言文教学同时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难点。
课堂教学是教学环节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教学能使学生准确而积极地掌握知识,而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反观现在大多数教师的文言文课堂,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被激发出来。上课时教师逐字逐句地讲,学生被动地去记,文言文教学变成了背诵和默写课,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多角度创造性的阅读,致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那么怎样使文言文课堂高效丰富,生动有趣,在过去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
一、重视文言文的诵读教学
曾国藩曾说:“李、杜、韩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蜜咏甜吟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朗朗可诵矣。”这话是很精当的。读是训练学生养成文言语感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堂上,不同形式、不同目的的读文本很重要。大致可以分成这样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自由默念通读。这种读法多用于预读、自我感知文句的阶段。要让学生自查字典认识生字生语,运用注释自解文句大意,在边默读、边解难字难句中,整体感知课文大致内容,同时列出疑难点,准备发问解疑。
第二环节:学生大声朗读。对于学生基础一般的班级,教师可以采取范读课文,校正字音和断句的教学方式,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找学生范读,让学生“依照对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来”。教师在学生读完之后就此正音,帮助学生断句。
第三环节: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译。学生要动手用红笔标记出重点字句以及难以理解的地方。这次读应该是精读,也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
三读之后,学生就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向老师提出共性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这种方法虽然用的课时较多,但对学生准确掌握文言知识大有裨益。以读促学可以放在教师为学生准备的专门的预习课堂,使学生更容易全员参与。
二、注意文言文教学中方法习惯的培养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 很多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式,也有个别教师在复习阶段采用串讲的方式。从表面看教师都很尽职尽责,达到了授业解惑的目的,但从深层次上分析,这种课堂授课方式是造成现今文言文教学模式僵化的根源。学生读不懂文言文,教师越俎代庖,去精析,去讲解,去翻译。这又直接造成了学生的惰性心理—— 不是积极探索、主动学习,而是消极等待、被动接受。这样做严重违背了新课改当中建立自主合作交流的课堂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就缺乏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文言文的学习必然会没有兴趣。
其实,教师最重要的事是做好指导工作,教给方法,培养习惯。叶圣陶说过,“课文无非是例子”。 要让学生读懂弄清课本上的文言文课文,以此为范例学会解读课外文言文的方法。第一,教师要教给学生解读文言文的顺序,教会学生解读理解注释 , 能区别注解中哪些是翻译 , 哪些是解释说明;学会推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对于一些词语 , 能根据上下文的语义以及学过的课文联系旧知识,推断其语音、意义;第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工具书的习惯。准备好必要的工具书 , 善于通过查阅工具书来解疑答难。然后,学生要有一本专门的文言知识笔记,踏踏实实地一课一课地积累诗词虚词和特殊文言现象,加强整理工作,以不断地加深印象,扩大积累。 第三,鼓励勤思善问,大胆质疑。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
三、渗透人文关怀,传承并弘扬民族的传统文化
《普通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指出:语文要有文化传承与理解。它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众多的人文精神。
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选文广泛,内容丰富:有传达挚爱亲情,弘扬传统人伦文化的如《陈情表》《祭十二郎文》;有描写祖国壮美河山,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的名篇,如《赤壁赋》《滕王阁序》《兰亭集序》;有励志名篇,激发读者树立远大的理想,对未来充满雄心壮志的,如《张衡传》《寡人之于国也》《过秦论》等,这些文言文蕴涵着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因素,是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佳媒体。
第一,挖掘文本,紧扣教材,品读人文内涵。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应抓住文本中的文化细节,彰显和释放人文内涵。我们把承载着文化信息的字词句,称为“文化细节”。
如在《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的“易水送别”这一场景中,“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先演奏变徵之声,战士们都留下了眼泪。后来荆轲又唱出了慷慨羽声,战士们都同仇敌忾,怒目圆睁。为什么战士的情绪发生变化,这里就涉及到了古代的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变徵声调悲凉,羽声声调激昂。在想到荆轲“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高渐离的演奏一定是哀伤悲凉的,这是别友人之悲,送烈士之叹。但是想到荆轲代表燕国赴死,即使是小国也不畏强秦的残暴,又有一种浩然正气凝结于胸,“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自然而然,用羽声的高亢激昂来表达内心的豪情。在荆轲身上,我们也学到了勇敢无畏、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第二,以道德准则对作家作品、文化现象进行评价。
对文言文中作家作品、文化现象进行评价时,既要认识它产生的背景和形成的原因,也要看到它对于人们生活和精神的影响,认识它在道义上的是非善恶。
如在《苏武传》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三个人物:苏武、卫律和李陵。三个人对忠贞的解读完全不同。当那沾满鲜血的长剑抵在自己咽喉时,苏武选择结束生命来避免国家受辱;当饱受北海的寒冷孤寂凄苦时,苏武“卧起操持”,代表国家的旌节,表达对国家的一片赤诚;当听到李陵叙述自己的家人在汉朝屡遭不幸时,苏武的誓言是“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
对比卫律的贪图富贵,“斗两主,观祸败”、李陵的“忽忽如狂”,苏武用自己的行为解读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意志,真正做到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解读这篇课文时,教师要重点明确苏武的爱国思想,学习苏武的坚强意志。
从传统美德和文化精髓中吸取营养,不仅能体现我们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而且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獲得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并以此启迪心智、修身治学,提高了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回归,并赋予了传统文化以时代脉搏和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