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十四法结合中医熏洗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8-12-15梁泳聪李伟强欧晓丹翁天才祝家盛
梁泳聪,李伟强,2,欧晓丹,翁天才,祝家盛
(1.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广东 佛山 528100;2.佛山市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桡骨远端主要由松质骨构成,松质骨外只有一层皮质骨,且肌肉覆盖较为薄弱,受外力冲击时,皮质骨和松质骨交界处易发生骨折,尤其是姿势不稳、骨量减轻的老年患者,发生桡骨远端骨折的危险更大[1]。桡骨远端骨折是指发生于旋前方肌近侧缘及远部位的骨折,好发于中老年女性中,其发病率逐年上升[2]。桡骨远端骨折多采用石膏外固定或传统手法复位小夹板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3]。腕关节功能是手部各种精细活动的基础[4],故患者对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有较高的要求。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易产生各种手部功能及腕关节的障碍,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寻求简单、有效的方法促进骨折愈合、恢复患者腕关节功能非常重要[5]。中药在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功能恢复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主要包括中药外敷、泡洗法、中药口服法及其联合运用法[6]。临床实践表明,我院正骨十四法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骨伤科流派之一,对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具有良好的整复作用。外洗一方是我院协定处方,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作用。本文探讨了正骨十四法联合中药熏洗对桡骨远端骨折腕关节功能障碍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5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X线确诊为单纯桡骨远端骨折,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6例,男17例,女29例,年龄(71.3±5.1)岁,体质量(56.4±5.9)kg,致伤原因:摔伤26例,交通伤15例,其他5例;骨折AO分型:A2型27例,A3型9例,C1型5例,C2型5例。对照组49例,男21例,女28例,年龄(72.5±6.5)岁,体质量(57.5±6.1)kg,致伤原因:摔伤29例,交通伤14例,其他6例;骨折AO分型:A2型28例,A3型10例,C1型6例,C2型5例。纳入标准:患者年龄超过60岁;骨折时间在3 d内,均为闭合性骨折,不合并其他骨折且未经特殊处理者。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血管神经损伤者或有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者;合并有严重内分泌、心血管疾病者;就诊前在外院接受多次手法整复者。2组患者知情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确诊后给予正骨十四法进行复位,首先根据患者的受伤原因及骨折类型,选用触摸辨认、擒拿扶正、拔伸牵引、内外推端、提按升降等手法,复位后再次经触摸辨认,确定原有的畸形消失。需要注意的是:桡骨远端掌侧凹弧的恢复,桡骨茎突需低于尺骨茎突1 cm至1.5 cm。所有患者复位后,均外敷佛山市中医院院内制剂伤科黄水(粤药制字Z20070924),之后夹板固定于中立位。经过X线观察骨折复位是否满意,定期行X线检查。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拆除夹板后第2天后给予中药熏洗,采用本院协定处方外洗一方,方剂组成:宽筋藤10 g、两面针15 g、伸筋草10 g、泽兰10 g、鸭脚艾10 g、荆芥穗10 g、威灵仙10 g、钩藤10 g,煮沸之后将患肢置于上方进行熏蒸,30 min后将蘸有汤药的纱布敷于患处,汤药温度合适后,浸泡患肢于汤药中,2次/d。
2组入院后均口服院内制剂三七化瘀口服液,10 mL/次,3次/d;去伤片,3片/次,3次/d;复位后循序渐进行握拳伸指动作,500次/d,以不感到肢体疲劳为度,疗程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治疗前后采用关节角度测量仪测量腕关节活动度;2)观察2组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3)治疗前后采用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0~2分为优秀、3~8分为良、9~20分为可、20分以上为差;4)观察2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比较 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比较(± s )度
表1 2组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比较(± s )度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组 别 n 背伸 掌屈 尺偏 桡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6 7.4±2.1 61.9±10.2# 18.6±4.3 54.8±12.1# 12.1±3.8 22.7±5.6# 5.5±1.3 19.4±4.1#对照组 49 7.6±2.5 60.3±11.2# 17.9±5.0 53.1±13.2# 11.5±4.1 23.1±4.8# 5.9±1.4 18.8±3.8#
2.2 2 组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2组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s ) d
表2 2组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s )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01
组 别 n 疼痛消失时间 手背肿痛消失时间 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 46 3.4±0.5# 6.2±1.4# 34.9±6.2#对照组 49 4.9±0.7 9.7±1.8 44.1±7.1
2.3 2 组治疗后Gartland-Werley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Gartland-Werley评分比较(± s )分
表3 2组治疗后Gartland-Werley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 别 n 优 良 可 差 优良率/%观察组 46 36 5 3 2 89.1#对照组 49 29 6 11 3 71.4
2.4 2 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皮肤过敏,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研究所选病例均为60岁以上,以女性为主,主要是由于60岁以上女性骨量减少明显[7],有研究[8]表明,绝经后老年女性骨折疏松的发生概率明显增加,且女性由于操持家务,活动范围及频率均明显高于男性,所以60岁以上女性发生桡骨骨折的概率高于其他人群,符合桡骨远端骨折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9]。本研究中患者骨折类型以AO型中的A型为主,2组均占比70%以上,这与老年人群桡骨远端骨折受伤机制为低能量损伤密切相关。对于此类患者,多以复位外固定保守治疗为主[10]。本研究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避免了性别、年龄、体质量、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对结果的影响。
表1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的背伸、掌屈、尺偏、桡偏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正骨十四法对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有良好作用。正骨十四法是我院特有的骨折复位手法,临床实践表明,其对桡骨远端骨折有良好的整复效果。其利用骨折的周围组织帮助骨折块塑性、复位,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对骨折部位软组织及周围血液循环影响较小,有助于桡骨远端骨折早期复位,且手法复位后多用小夹板固定,可保持良好的骨折端前拉力,避免术后骨折再次移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腕关节的活动度[11]。
桡骨远端骨折固定治疗时会导致患者腕关节长时间得不到运动,腕关节处肌肉萎缩、黏连、痉挛,甚至有部分患者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容易造成患处的二次损伤,腕关节肌肉、肌腱黏连、损伤,从而导致患者腕关节功能的障碍[12-14]。腕关节功能障碍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关节功能锻炼可以促进桡骨远端骨折的康复,预防、缓解肌肉、肌腱萎缩、黏连,加速患者康复,有研究[15-17]表明,中药泡洗结合功能锻炼综合中医康复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疗效显著。外伤一方是我院在桡骨远端骨折夹板拆除后使用的协定处方。表2、表3结果表明,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手背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的Gartland-Werley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外伤一方中宽筋藤可解表、散寒、消炎,两面针可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伸筋草除湿消肿、舒筋活络,泽兰活血祛瘀、利尿消肿,鸭脚艾活血散瘀,荆芥穗解表散风,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钩藤熄风止痉,均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且中药熏洗时,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局部的血流量,促进患者病灶处的新陈代谢,增加患处营养供给,且蒸汽时药物分子渗透皮肤进入患者,达到治疗的作用,同时此方泡洗时作用充分且持久,不仅有热疗的作用,更具有药效,二者相互作用,通过皮肤渗透,刺激皮肤血管神经及机体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物质的吸收及筋骨结构的修复[18-19]。本研究2组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表明外伤一方安全,是由于药物泡洗可避免内服药物对肠道的刺激及肝肾毒性,较适合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人群;且手腕部位便于泡洗,药物可反复作用,应用简便,但应用中要注意皮肤过敏者[20]。
综上所述,正骨十四法结合中医熏洗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促进腕关节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