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大柴胡汤结合针罐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2018-12-15万学文谢湘春赵丽红王长宏薛均来赵树华
万学文,谢湘春,赵丽红,王长宏,薛均来,赵树华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 130033)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由于流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及其肠液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黏膜而产生的炎症性病变[1],临床以胃脘疼痛,泛酸嘈杂等为主症,属中医学“胃脘痛、痞证”范畴[2]。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笔者应用加减大柴胡汤结合针罐治疗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3],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12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均来源于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23例,女37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72岁;病程2年~9年;对照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70 岁;病程2年~8年;2组均经过胃镜检查示胆汁反流性胃炎。2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参照《内科疾病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胃脘灼痛、饱胀、嗳气、嘈杂、恶心或呕吐等;2)胃镜检查可见幽门有胆汁反流或胃液呈黄绿色;3)食管下段或胃黏膜发红、充血、水肿或糜烂等,病理示慢性炎性反应[3-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制定,以肝胃郁热型为主。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加减大柴胡汤治疗[6],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和火罐结合[3]。1)取穴:背部T4~T9胸椎棘间隙及相应的华佗夹脊隙,或相应的阿是穴。2)准备方法:患者俯卧位,放松、趴平,在背部T4~T9胸椎找出压痛点或结节或反应点。3)针刺方法:术者持手、押手及皮肤常规消毒,取0.35 mm×40 mm 毫针沿着4~9胸椎棘间隙向椎小关节方向斜刺0.5~1.0寸(1~2 mm ),以针下碰到骨质为佳,实施平补平泻法,直至针刺部位出现酸胀感;阿是穴或夹脊穴向椎体方向45°角斜刺1.0~1.5寸(2.5~3 mm),实施平补平泻法,针感为局部酸胀,不留针[7]。针刺完毕后迅速在每个针孔上用适当的真空玻璃制罐疗器采用闪火法拔火罐,留罐5 min,以拔出瘀血、痰湿效果为佳[3]。2组均治疗4周,观察疗效。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5]中“中药新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将所有症状(胃脘痞满,灼热疼痛,恶心不欲食 )分为轻、中、重3级,主症分别记2、4、6分,次症(口干苦、口臭,胸膈烦闷,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分别记1、2、3分,无症状记0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体征无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3]。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n = 60) 例
2.2 2 组显效时间比较 见表2。
表2 2组显效时间比较(± s ,n = 60) d
表2 2组显效时间比较(± s ,n = 60)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 别 1~10 10~20 20~30 平均显效时间治疗组 9.4±2.1 18.7±2.1 29±1.9 21.2±0.6#对照组 2.7±2.3 5.6±2.2 6.2±2.4 30.3±2.2
3 讨论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病位在胆胃,涉及肝脾[2]。《灵枢·四时气》则将其病机概括为“善呕,呕有苦,邪在胆,逆在胃,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8]。肝主疏泄,性喜条达,胆附于肝,胆汁乃肝之余气化成,宜通宜降,通有赖肝气之疏泄,降则靠胃气之下行。故其治法则提出“下胃气,闭胆邪,调其虚实”[8]。依照中医的“治之于外,调之于内”的原理。笔者在临床上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根据脾胃居于中州,将胃及十二指肠疾病的反映点定在胸椎T4~T9的棘突及横突的两侧(即华佗夹脊穴附近),取得了满意疗效。
针罐结合是针刺与拔火罐相结合的一种综合疗法,火罐具有温中、逐寒、除湿、散郁的作用,采用在针孔上拔火罐,是取其温热效应以“宣毛窍”,达到祛邪外出的效果,同时,因其产生的吸力可对病邪产生“捉而浅之”的作用,再经针孔将病邪拔出体外,达到“浅而除之”的目的[3]。
根据经络与脏腑关系,经络是人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又是脏腑疾病的反应系统,腧穴就是经络上的反应点,针罐结合法就是通过腧穴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胃肠运动的机能状态,从而起到温通经络,调理肠胃,缓急止痛的作用,使疾病得以痊愈[3]。
综上所述,加减大柴胡汤结合针罐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内服中药调理脏腑,外用针罐疏通经络,内外同调,迅速祛邪外出,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