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课堂追问”时机的合理把握

2018-12-1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电势电场加速度

(福建省福安市第三中学 福建福安 355000)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常见的师生互动方式,同样也是一种教学技能,借助于课堂提问,实现教师与学生双方对教育活动的高效参与。不过,在课堂提问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未终止,而“追问”作为前问的延伸,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思考、理解,有助于在原问基础上,达到教学预设目标。不过,并非所有的提问都应该“追问”,对“追问”时机的选择呢,应该遵循物理学科知识特点,及学生认知规律,便于将“原问”引向纵深,促进学生从“追问”中领略新知。

一、在高中物理课堂提问现状及追问的时机把握

高中物理课堂,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展示物理现象,揭示物理规律,串联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往往引入课堂提问,来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便于学生对关键知识点引发注意力,促进学生跟进教师的教学步伐。事实上,对于课堂提问而言,并非都能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如果提问不妥当,将让学生感到学习困难,甚至失去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如何优化提问方式,如何设定提问内容,需要在结合学情实际前提下,合理的把握提问时机。如当教师的提问,让学生难以回答,或者学生的回答错误时,教师就要反思自己的提问是否妥当。然而,一些教师的“机智”做法时,当学生无法回答或者回答不上来时,教师会说“请你再思考一下,请坐”,然后再去挑选其他学生来回答。对于教师的这种“不理睬”方式,对学生自己而言,一方面感到自己的理解不准确,也未能得到教师的及时回应和指导;另一方面,学生会丧失与师生交互的机会,长期以来,将会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热情,不利于教学相长。所以说,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对于“提问”要给予格外重视,要综合分析“问题”的可行性,关注学生需求,调整好提问的心态,适当融入课堂“追问”,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生成。

认识到课堂“追问”的重要性,而对于课堂“追问”时机的选择,也应该给予重视。我们以物理学科为例,在物理学领域,其核心素养在于促进学生物理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的养成。在科学思维领域,要让学生从物理知识的学习,引入物理建构模型,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推理,质疑创新;同样,在科学思维培养上,要让学生从师生交流互动中,参与教学活动,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提问的引入,“追问”的延伸,有助于促进学生分析和理解物理知识。所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常规的教学方式,也是维系师生交流的重要途径。对于“追问”,不仅仅是提问的延伸,更是拉近师生情感,促进学生从科学思维的培养上,树立学习态度。维果茨基在对学生的发展水平研究中发现:有两种,一种是现有的水平,即学生在独立思考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一种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即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所获得的认知潜能。对于两种水平的衡量,其重要关联点是对“最近发展区”的运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着眼于“最近发展区”,以问题为导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追问”为手段,来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提高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此,课堂“追问”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层层铺垫,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形成。

二、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把握“追问”时机的应用

针对物理课堂上“追问”时机的把握,需要从“如何追问”、“何时追问”、“怎样追问”等方面,联系物理课程知识内容,融入教育教学方法,激发教师的教学智慧。课堂“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对“追问”时机的选择,关系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结合物理学科,灵活追问“追问”时机,巧妙融入“追问”,引发学生思考与探究,促进学生从“追问”中获得新的知识,培养良好学习思维。

1.当学生在问题回答出现矛盾时“追问”

物理课堂上,物理知识的抽象性,让学生会产生思维上的障碍。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回答,但因学生对物理知识掌握的不够,无法准确解答或者产生认知矛盾,这时,教师应该能够引入“追问”,来启发学生重新认识问题,重新理解知识。我们在学习“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知识时,我们引入本节教学实例,分别从自行车、公交车、舰艇、火车、飞机、运动员的初始速度(/m⋅s−1)、末速度( /m⋅s−1)、经过时间(/s)、速度变化量( /m⋅s−1)、速度变化的快慢( /m⋅s−2)进行对照分析。其中自行车初始速度值为2,末速度为11,经过时间为3秒;公交车初始速度为0,末速度为6,经过时间为3秒;舰艇初始速度为0,末速度为6,经过时间为20秒;火车初始速度为0,末速度为20,经过时间为100秒;飞机初始速度为300,末速度为300,经过时间为10秒;运动员初始速度为0,末速度为12,经过时间为0.6秒。

从所列的不同研究对象,让学生根据所示的初速度、末速度、途径时间,来分别计算各自的速度变化量,以及速度变化的快慢。然后,结合学生填表情况,设置如下问题:从上述不同对象分析中,哪一种速度最大?哪一种速度变化最大?很显然,这两个问题学生可以轻松完成;接着,教师再提出“追问”:运动速度大的物体,其速度变化就大吗?该问题的“追问”,就是让学生从思维矛盾中来分析冲突。根据学生填表,可以得出,火车的速度变化最大,而飞机因作匀速运动,速度未变化。尽管飞机的初速度很大,但其速度变化量为0。接着,教师再进行“追问”,哪一种速度变化最快?对于速度变化的快慢如何进行判断?从物理量的变化快慢来看,初始与末速度在单位时间下的变化量,表示为速度变化的快慢。在进行比较时,一种方法是,在变化量相同时比较时间,用时越短,变化越快;对于公交车和舰艇,其速度变化量为6m/s,但它们的用时不同。第二种方法是时间相同,变化量越大,变化越快。如自行车和公交车,其变化时间都是3s,但自行车的速度变化为9m/s,公交车的速度变化为6m/s,自行车的速度变化要快于公交车。由此,我们再接着“追问”:在变化量、时间均不同条件下,如何比较变化的快慢?根据该提问,我们可以将时间作为参考量,将速度变化的量与时间进行作比值,来表示其速度变化的快慢,这个比值,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加速度”概念。可见,通过适时的“追问”,让学生在思考中产生矛盾,为后续物理概念的提出创造条件,增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当学生在回答问题错误时引入“追问”

在课堂提问中,学生的回答有时是错误的。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如果放弃学生,重新挑选别的学生,或者粗暴的下结论说明回答是错误的,都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带来负面影响。这时,如果我们导入“追问”,则可以让学生从纠正自己的认知上,重新思考问题,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同样,在学习“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时,对于“加速度”的概念理解,一些学生会产生错误认知。如一些学生认为,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越大。对于该认识,是学生未考虑速度变化所经历的时间多少。但是,如果教师直接否定学生的判断,则不足取。如果引入“追问”:当某物速度越大,其加速度就一定大吗?接着“追问”:当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一定大吗?;继续“追问”: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也必然大吗?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必然大吗?借助于这些一系列“追问”,让学生对“加速度”的本质内涵,以及物理意义进行纠正,促进概念的学习。当然,在“追问”中,有意引入一些试错提问,也让学生能够从中全面理解物理知识,增强学生对物理本质的学习。

3.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全面时引入“追问”

物理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来回答,对于学生的回答,有时会给出的答案与教师的设想不对应,或者说,所回答的答案不全面,有些知识是错误的。这时,教师就可以以此来“追问”,通过“追问”来让学生重新思考问题,纠正理解上的偏差。在高中物理“电势”概念的学习时,对于“电势”的理解,很多学生存在认知不全面,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根据学生的问题表现,我们在课堂上引入“追问”:对于电场强度,是否电场强度大的地方,电势就一定高?该问题在回答时,一些学生以正电荷所形成的电场为理论依据,进行回答是或不是。还有一些学生含糊的应付。接着,教师还要再“追问”:对于电场中,电势高的地方,其场强一定大吗?如果我们以负电荷所形成的场强来例证,则该说法是片面的。同样,再继续提出“追问”:电势的高与低,与电场强度的大小有必然关系吗?对于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势一定为正值吗?同样,负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电势一定为负值吗?在电场中,电场强度相等的地方,电势是否相等?这些问题的“追问”,将对“电势”的理解进行了全面剖析,也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电势”概念,明晰“电势”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可见,引入“追问”,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分析,如果存在认知障碍,或者说理解上存在偏差,就要适度融入“追问”,而非急于说出正确答案,要让学生从不断的修正中回归到正确答案上。

4.当学生面对问题无从回答时引入“追问”

在物理提问教学中,一些学生面对问题无从回答,或者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时,如果我们换取另一个学生来回答,则可能对该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挫伤。物理课堂教学,要体现师生互动,教师要尝试从“追问”中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来达到教学目标。在某题如图1所示。

图1

该长方形导体,左右两边都是a和b,内有电量为q的自由电荷。将之置于垂直于前表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通过稳横电流I,自左向右测得上下表面电压为U,且上表面电势低于下表面。试问,导体材料中自由运动的电荷数与正负情况。分析该题,在挑选学生回答时,学生无从解答。我们追问:电流是如何形成的?对于该题,电流是正电荷定向移动还是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在学生回答后,接着“追问”:根据题设,上表面电势低于下表面,则如何判断电流的定向移动?从微观层面来看,电流如何进行表达?定向移动的速率与洛伦磁力的关系是什么?电荷在定向移动时受到那些力的作用?这些问题的“追问”,可以让学生从中逐渐找到和梳理解题思路。

结语

课堂“追问”不是随意的,而是有意的,需要把握学情、把握知识点、把握“追问”的时机,循序渐进的导出“追问”,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释疑解惑,直达问题的本质。因此,教师要重视“追问”,正确运用“追问”,从“追问”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探究物理的本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素养。

猜你喜欢

电势电场加速度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巧用对称法 妙解电场题
求解匀强电场场强的两种方法
同步机和异步机之磁势和电势的比较
场强与电势辨析及应用
天际加速度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电场中六个常见物理量的大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