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案例教学在不同性质护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18-12-15陈江贇胡爱招杨晓仙潘惠英王丽华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4期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课程基础

◆陈江贇 胡爱招 多 威 杨晓仙 潘惠英 王丽华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护理教育的教学模式要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案例教学是一种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不仅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同时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多学科知识的融合运用,最终实现教育改革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目标。本研究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不同性质的护理课程中,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不同性质护理课程中的应用。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整体抽样法选取我校医学院2015级、2016级专科护理班4个班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2016级的两个班级为护理基础课程教学实验对象,实验组36人,对照组40人;2015级的两个班级为护理专业课程教学实验对象,实验组37人,对照组38人。共4个班151人。两组在进校成绩、智育、年龄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二)案例教学方法

1.案例的设计及教学准备

护理的案例教学过程中,案例是基础,本课题使用的案例是由附属医院临床医护人员与在校老师一同编写,使病例能够最贴合临床又能覆盖理论知识。

2.案例教学方法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课程性质需求,采用不同的案例导入方法,如视频导入式、情境式导入等方法;同时可以采用案例贯穿式、案例分析式、案例讲座式教学体现案例教学的动态和综合性。

3.案例教学法实施

课堂内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前统一发给学生案例及相关案例的问题进行预习,学员针对思考题开展准备工作,查阅资料等。课堂中小组代表围绕病例进行陈述并讨论,教师则进行启发、提问、重要知识点的提问和解释,以及最后的总结归纳。

(三)评价指标

1.客观指标

(1)护理学基础课程考核。护理基础课程的考核以竞赛方式。此方式为突显护生的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展示护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考核以基础护理的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相结合,以竞赛方式进行。技能考核参照全国技能比赛要求,考核内容包涵项目操作过程、沟通能力、发现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最重要的是临场应变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等。

(2)护理学专业课程考核。专业课程选《危重症护理》,以传统的闭卷形式,题型参照全国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形式。

2.主观指标

采用李领编制的案例教学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量表,该量表含有4个维度,共计20个条目,分别为案例质量评价5个条目、教学能力评价5个条目、教学态度评价4个条目及教学效果评价6个条目。该量表采用Likert-5级评分标准。学生根据项目赋值,依其对教学质量同意程度进行测评。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验证该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09。

(四)统计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所有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

1.干预前(基线)两组护生专业课考试成绩经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生专业课考试成绩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经3-4月干预,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护生专业课考试成绩在干预后第一次和第二次考试中均有显著提高(P<0.05)(详见表1)。

2.两组护生基础课理论加实践竞赛获奖情况比较(详见表2)

3.两组护生对案例教学质量评价比按(详见表3)

三、讨论

目前,在护理教学中,教学需要突出实践性,案例教学就是将一线的护理案例融入教学之中,实现护理教学质量提升。但案例教学使用较多,但存在着较多问题,如案例较简单、缺少贯穿性、缺乏有效性、实施问题等。案例教学没有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因此,本课题采用一种综合与动态的案例教学方法贯穿与不同性质护理课程中,来提高案例教学的连贯性、真实性和有效性。数据表明,两组干预组的护理学课程的成绩均明显高于2组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1.案例教学融入护理学基础课程

护理基础课程以竞赛方式进行选拔为能更好的体现经过案例教学后,护生不仅在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方面有所提高,更是全面的测试了护生的沟通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综合心理素质、人文关怀、临床思维能力等。且结果表明经过案例教学的基础课程干预组的学生获奖人数最多(18/67),高于对照组的6/67。为本次基础护理竞赛,共参加人数有610人,共14个护理班。其中干预组里,获得一等奖的有5/10、二等奖的有6/22、三等奖的有7/35,远高于对照组的唯有6名学生获得三等奖(6/35)。护理的基础课程包括基础医学课程、人文、思政课程。夯实基础知识是护理学生临床实践必备的基础,能够使护生为临床中出现相关现象及问题做出基础性的探究,同时也可以深入了解疾病发展,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从项目对基础课程的研究看,有必要将推广到护理的基础课程中,以提高护生的基础知识,

2.案例教学融入护理学专业课程

护理的专业课程是护理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护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基础,它包括内外妇儿急救护理等,主要介绍各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配合医生处理的急救护理措施,专业的课程始终贯穿于临床医学中,是需要重点掌握的课程。融入更多的实际医院一线护理案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从实验的结果来,两次的测验结果明显表明融入案例教学后,学生在专业课成绩上有明显的提高,同时从学生的积极性上看,表明综合性的案例教学优于传统教学法,项目的四个目标是有提高意义的。

综上所述,在不同性质护理课程中应用综合性的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等,值得推广借鉴。

猜你喜欢

护理学专业课程基础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不等式”基础巩固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护理学报》第六届编辑委员会成员名单
“整式”基础巩固
《护理学杂志》稿约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