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行动基地运维研究
2018-12-15李立
李立
1 行动基地运维的概念与要素
1.1 行动基地运维的概念
行动基地运维(以下简称“运维”)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运行与维护或维持,运行是指行动基地各项功能模块或者各个功能区其主要功能和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得以实现,维护是指为保持行动基地整体功能正常运转而提供的支持,包括能源、物资和人员等。运维实施的主体是在相应岗位的人员;运维的对象是行动基地内的装备、物资与人员等;运维的过程是特定装备的使用,物资的补充,以及相关规定和程序的执行;运维的功能体现是给予队伍在灾区开展救援工作期间的保障,包括指挥、通讯、办公、饮食和宿营等。
1.2 运维的要素
运维工作要得以开展,其本身需要三个方面的基本组成要素,具体包括队伍相应的岗位职能设置和人员结构;相关的制度与工作规程;运维所需要消耗的能源与物资。
1.2.1 职能与结构
队伍里有相应的岗位与人员结构是运维工作可以开展的前提,也就是哪部分队员具体负责运维。救援队包括搜索、营救、管理、医疗与后勤5个标准组成单元,很显然运维工作属于后勤模块。在《中文INSARAG指南》中,行动基地的建设与运维是后勤模块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明确了岗位职能,就必须有相应的岗位设置以及人员组成。一般情况下,后勤模块的负责人就是行动基地的负责人,下面可以分设后勤技术支持和一般保障等岗位。在实际操作中,后勤技术支持的岗位和人员是相对固定的,而在劳力部分的保障,在不同阶段是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用其他功能模块的队员的,或者是灾区能够获取的其他人力资源,如志愿者队伍。
1.2.2 制度与规程
运维是技术工作同时也是管理,行动基地的各项管理制度以及运维工作规程,是运维工作开展的规则、方法和根本依据,在国际城市搜索与救援领域,这部分叫做标准工作程序(SOP)。制度主要应用于管理层面,这里管理是专指对于行动基地的管理,从管理对象上来说,包括了人员、装备、搜救犬、车辆和生活物资等;从管理的内容上来说,包括了安全、卫生、饮食等,属于宏观层面。而规程则是与管理内容相对应的具体操作步骤和要求,例如说,从工作现场回到行动基地的人员、装备和犬只在进入行动基地之前必须经过洗消,这是管理制度;而在洗消区内如何进行洗消,由谁负责,有哪些步骤和要求,这就是所说的规程部分,属于具体实施和操作层面。
1.2.3 能源与物资
能源与物资是运维工作最终得以完成的基础,也是确保行动基地各项功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条件和保障。在救援队能力分级测评要求中,能够在灾区自给自足一定天数是一个核心考量部分,例如说INSARAG要求国际重型救援队能够在受灾国或地区自给自足保障10天。这10天中绝大部分的自我保障是基于行动基地功能的实现。能源,主要是指的电能,行动基地内的办公、通讯、照明、洗漱和简单的餐饮等都需要电能的保障,而电能的产生来自于发电机中燃料燃烧能量的转换,少部分的照明和办公可以依靠太阳能。行动基地所需要的物资主要集中在生活用水、燃料、生活耗材和部分运维工具与装备 。
2 运维的特点与内容
2.1 运维的特点
对于救援队来说,行动基地一般情况下是在应对地震等大范围区域的自然灾害时需要搭建的,这也就要求在行动基地运维方面需要考虑到灾难和一般事故的不同。在灾难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灾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都变得不稳定;大量基础设施遭到破坏;通讯中断,水、电、燃料等供应不足。这些对于到达灾区的救援队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行动基地的建设与运维同样会受到影响,由此运维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2.1.1 与行动基地建设相匹配
行动基地的建设,一般是指选址、布局和搭建,这些与运维是相关联的。在选址方面,行动基地的位置、场地、自然和社会环境、能够获取的资源、交通情况等;在布局方面,行动基地的功能区的选择、布局、以及功能区之间的影响;在搭建方面,行动基地搭建的时间、人员、装备和顺序等,这些都是运维工作开展的基础,以及决定维护工作范围、模式和效果的前提因素。
2.1.2 整体运维为主,核心功能优先
由于灾区的资源有限,尤其是灾害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基础性设施受到破坏,例如电力、水和燃料的供给紧缺或者是中断。救援队伍到达灾区后的首要任务是对幸存者进行搜救,因此行动基地运维也必须以保障队伍现场行动的顺利开展为工作重点,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行动基地的整体运维与部分核心功能。整体运维的开展是确保行动基地基本功能的实现,包括行动基地的安全和电力与照明等;核心功能则是指支持现场搜救行动开展的功能模块,如指挥和通讯。
2.1.3 主体任务分阶段,单项分时段
救援行动包括准备、动员、行动、撤离和总结5个阶段,行动基地运维工作的开展主要是在行动阶段,以及部分的撤离阶段。从行动基地搭建完成开始,运维的主体任务随着救援行动的进行,其侧重点与要求是在变化的。一般情况下,在救援的前3天,队伍的主要工作是对幸存者进行搜救,因此行动基地的资源要倾向于现场搜救工作的保障,以及行动基地内指挥、通讯和装备等功能的保障。在救援任务的中期,也就是3天以后,现场救援任务的开展趋于平缓,行动基地的运维重点则可以向队员的轮换和休整进行调整。到了救援任务的后期,现场搜救工作基本结束,队伍即将撤离灾区,行动基地运维的主要任务则是保障好队伍能够顺利的撤离。而针对不同的功能模块,可以根据其功能运转要求,采取分时段的运维,以达到行动基地运维效率的最大化。
行动基地布局示意图
2.2 运维的内容
运维内容需要涵盖行动基地的整体和各分项功能,一般情况下,全要素的行动基地共包含11个功能区,具体包括指挥通讯区、医疗区、装备区、洗消区、车辆停放区、集会区、宿营区、后勤供给区、搜救犬区、卫生洗漱区和垃圾存放区。根据行动基地需要实现的共性功能和单项功能,运维内容可以分为整体运维任务和功能区运维项目。
2.2.1 整体运维
整体运维是针对行动基地各个功能区需要的共性运维任务,具体包括安全、供电和卫生。
(1)安全
行动基地的安全属于队伍行动阶段安全计划的一部分,包括了在搭建和撤收期间的临时性安全管理,行动基地搭建完成后的日常性安全管理,以及紧急撤离。安全是行动基地整体运维任务中重要组成部分,是行动基地能够正常运转的前提。具体来说,安全包括了行动基地的出入管理,行动基地区域的安全警戒,行动基地内部的安全隐患管理与处置,以及紧急撤离计划。根据行动基地的规模,功能分区和周围的环境,需要对以上内容制定一个行动基地的安全计划,并定期更新。例如人员安排、通讯方式、轮换时间、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实施步骤,以及公布渠道与方式。其中,行动基地的紧急撤离计划是必须在第一时间告知所有队员的。
(2)供电
电力保障是行动基地功能实现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工作区域中的指挥、通讯和办公等核心功能。供电一方面是要保证电源的有效和安全使用,一方面要考虑发电燃料的补给。在电源的有效使用方面,可以根据功能区对供电的需求程度和用电时段设定一定的供电优先等级。行动基地功能区供电优先等级可参见下表:
优先级 供电要求 功能区一级 全天供电 指挥通讯区、医疗区二级 全天供电 装备区、后勤供给区三级 分时段供电 集会区、生活区、搜救犬区、卫生洗漱区其他 按实际需求供电 车辆停放区、洗消区、垃圾处理区
其次,在用电安全方面涉及到发电机的选择与使用、电路的布设、电源连接处的防护,以及各功能区的安全用电和限制。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包括:行动基地满负荷用电功率;发电机、输出方式、电缆线和连接处的兼容性;电路布设与用电要求的合理性;日常电路安全检查,以及电路防护设备的使用,例如防压板。
(3)卫生
这里的卫生主要指的是行动基地内整体的环境卫生,公共区域的卫生以及垃圾处理。各功能区内的卫生一般由相应的队员负责,但是要设立好垃圾的集中存放点,并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进行处理。尤其是在撤离阶段,向当地政府交还行动基地场地时,要做好环境卫生,并妥善处理垃圾。其中有一类特殊的垃圾是需要专业人员处理的,那就是医疗垃圾。关于医疗垃圾的存放与处理,这部分工作一般应由医疗队员负责,并遵照当地医疗机构的具体要求开展。如果在灾区发生疫情,行动基地的环境卫生则需要医疗队员协助进行洗消等防疫处理。
2.2.2 行动基地功能区运维
(1)工作区域
在行动基地中工作区域主要包括的功能区有指挥通讯区、医疗区、装备区、洗消区、车辆停放区和集会区。针对工作区域的运维,主要还是集中在供电保障,尤其是指挥通讯区和医疗区;其次是办公环境和设备的维护,指挥通讯区和医疗区需要一个相对安静和独立的空间,因此必须考虑到周围噪音的控制。对于装备区和洗消区,因为会有人员和装备的频繁进出,所以要确保主要通道保持畅通,并有明显的标识或用物理隔离的方式。车辆停放区与集会区,则主要考虑夜间的照明与车辆停放和调度时的安全。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让通讯人员为行动基地区域内提供公共网络保障,并负责运维。
(2)生活区域
在行动基地中生活区域功能区主要有宿营区、后勤供给区、搜救犬区、卫生洗漱区和垃圾存放区。生活区域功能区运维的核心目标是为在行动基地内休整的队员提供一个相对舒适、安静和安全的生活环境,以及充足的生活补给。其中首先要重点考虑的是外来人员出入的控制、噪音的控制、饮食与生活用水的供给;其次是要确保食品、水和生活物资有适当的位置和环境进行存放,并可以方便取用,例如生活用水的储水地点要保持周围环境的卫生,食品的储存环境要保持干燥和通风等。此外,在生活区域内的搜救犬区是需要特别注意的,犬只的休息同样很重要,但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此具体的运维应根据搜救犬队的要求执行。
3 国内外行动基地运维的发展与实践
3.1 国际
联合国方面,在最新版(2015)《中文INSARAG指南》第三部分现场行动指南中的后勤部分,分别从动员、行动、撤离和总结4个阶段对队伍应完成的任务进行了描述,其中关于行动基地运维的内容主要有:在行动期间要确保有充足的人员、装备和后勤支持来运维行动基地;确保行动基地的全功能运转;有一支由经过培训的后勤专家组成的队伍负责行动基地的运维;行动基地的安全管理;确保队员与搜救犬能够获得充足的饮食和生活补给;卫生计划;行动基地场地归还时要尽可能的恢复到原状。
在其他国际救援队伍方面,通过INSARAG国际重型救援队测评的队伍,在行动基地建设与运维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包括人员、装备、物资和任务要求等。本文以澳大利亚国际救援队2队(AUS-2)为例,从岗位设置与基本任务要求两个方面分析其队伍行动基地工作中关于运维的部分。
首先在岗位设置方面,澳大利亚国际救援队2队的重型救援队标准模块人数为72人,其中负责后勤保障的队员共9名。在9名后勤保障队员中,1名是后勤官,负责队伍整体的后勤事务,也是行动基地的负责人;2名后勤专家,负责专业后勤工作,以及行动基地的搭建指挥与运维等;另外6名每3名负责1个工作场地的现场后勤保障。
其次是行动基地的运维,在澳大利亚国际救援队2队的队员手册中明确要求,所有队员都需要参与到行动基地的清洁与运维工作。在具体的运维过程中的相关规定有:后勤人员每2个小时检查发电机的油量;太阳下山前半小时打开行动基地照明;每12小时清洁1次淋浴帐篷;餐厅帐篷使用后立即清理;按照要求将垃圾清理出行动基地等等。
3.2 国内
随着近年来救援队能力建设标准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分级测评体系的引进,国内救援队伍在行动基地建设与运维工作方面的专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在国家层面,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2009年通过INSARAG国际重型救援队测评,2014年通过复测,在行动基地建设与运维方面有一套成熟的体系,编制有工作手册,相关的标准也在审议中。在省一级层面,各省级救援队同样拥有相应的专业后勤人员负责行动基地的建设与运维,其中已经通过了省级重型救援队测评的甘肃与福建省救援队,在测评演练中展示了全要素的行动基地工作。
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执行国际救援任务时,92人重型救援队标准模块中关于行动基地运维方面的部分内容为例,92人的队伍结构中,后勤与装备保障人员共14名,其中行动基地主管与副主管各1名,行动基地运行2人,行动基地生活保障5人,安全保障3人,工作场地装备保障2人。在行动基地的运维工作方面,行动基地内的供电保障、物资保障、安全和卫生等都制定了相关的工作计划,例如要求定时检查发电机油量情况;物资的发放与领取要进行登记;安排人员巡逻,并进行情况记录;行动基地公共卫生定时清扫并检查登记等。
不难看出,专业救援队伍对于运维工作都非常重视,从人员的配备到具体任务要求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这也体现了运维工作的重要性。
4 展望
目前来看,新形势下灾害救援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对救援队伍的能力要求将越来越高和复杂。这也就要求行动基地的建设与运维工作的开展要更加科学、规范和高效。其中,运维工作的很多环节可以利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手段,实现行动基地管理与运行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精准化。例如利用数字平台监控供电与照明系统,实时查看发电机油量,自动记录物资消耗情况并分析给出补充需求;利用人脸识别系统与GPS系统,管理行动基地内的人员位置;利用环境监控与报警装置,实现行动基地内安全事件自动报警等。当然,先进的设备设施都具有一定的脆弱性,是否能适应在灾区使用,是否会给队伍装备的运输和使用带来额外的负担,这些都要在将来的研制和实践当中进行检验,需要在科技含量和实用性之间取得一个平衡,从而在实际意义上推进运维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