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应坚持“三个结合”

2018-12-15王望荣田栋良

国防 2018年2期
关键词:边防管控信息化

王望荣 田栋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到二○二○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当前,边防部队规模结构与力量编成改革已全面展开,旅营体制基本确立,逐步实现从“边境日常事务管理”向“边境综合防卫管控”转变。加速推进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大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是积极适应新时代新体制新使命新要求,是解决边境管控点多线长与兵少任务重、安全威胁多样等现实矛盾的有力抓手,是全面提升边境防卫管控能力、建设强大稳固现代边海空防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新体制下,构建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的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应当在已有建设成果基础上坚持做到“三个结合”。

一、整体设计与分类实施相结合

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环境差异大、功能要求高、技术指标杂、组织实施难。必须坚持统分结合,统一规划论证、统一技术标准,分类别、分层级组织实施,做到统而不死,分而不乱。

统一规划论证。要把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纳入军民融合的整体布局之中,将管控系统建设融入各省、市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实现军地联合绘制信息化管控系统“功能图”“路线图”。要统筹建设目标,以边境地区经济建设带动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服务边境地区经济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互利共享,以有限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要统筹项目需求,坚持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协调军地建设项目需求,同步运筹、双向印证,确实找准“融合”的结合点。要统筹路径措施,处理好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解决好军队急用与地方急需之间的矛盾,改变传统的以我为主的建设观念,统筹军地建设力量、合理选择建设路径、科学配置建设资源,实现整体联动、有序推进,确保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整体均衡发展。

统一技术标准。作为横跨多种力量类别、纵贯多个指挥层级、融合不同技术装备的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必须注重统一各类技术标准,以确保系统运行畅通、性能可靠。要规范设备型号、配置标准、接口协议、运行环境等硬件技术标准,为系统运行提供可靠规范的硬件支撑。要统一网络运行环境标准、软件功能标准、数据格式标准、数据访问标准、身份认证标准等技术指标,为系统基础建设及个性化建设提供技术保障。要坚持“管用够用、按权操作”的原则,按照职能任务,区分不同类别,细分系统操作使用权限和责任,明确操作技术规范,在确保体制编制、武器装备、国家安全等涉密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各类管控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

分类实施。在统一规划论证、明确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地方党委政府及边防部队,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要求,综合考虑管控任务特点、防区自然环境、综合保障能力等因素,分层级分类别实施建设,既可以避免各系统之间不兼容互通,又可以较好地节省财力物力。战区陆军注重突出系统的辅助决策、指挥控制、信息共享等功能建设。边防旅、边防营连突出系统的自主信息获取识别、可靠信息传输、武器自动控制和综合防卫监控等功能建设。

二、科技推动与需求牵引相结合

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是新时代加强边防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事关边防建设全局和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采用最新的技术,确保系统功能先进、性能稳定,毋庸置疑。但是,由于边防部队使命任务和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要求管控系统既要有先进可靠的战术技术指标,又要切合边防实际。

采用先进技术。目标探测与信息获取方面,要在整合好传统光学、红外、传感器等设施器材功能的基础上,发展无人机、直升机等飞行平台,广泛运用雷达、卫星、“北斗”等全新侦测技术,实现信息的立体侦搜、全维获取。管控信息传输与处理方面,要破除过分依赖有线通信、军综网、指挥网等传统信息传输与处理平台的惯性思维,大力发展和运用卫星通信、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搜索引擎等新技术,提升管控信息传输处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管控信息的执行,要逐步走开运用物联网、视频技术、知识管理等新技术,实现预警报警自动化、武器控制智能化、信息处置综合化,提升边防信息化管控的智能化水平。

采用可靠装备。边防无小事,事事连中央。边境情况的处置,影响边境地区社会稳定,影响邻国友好关系,甚至事关国家稳定全局,不允许有任何的失误与错漏。高原严寒地区压强小、气温低,山岳丛林地区温度高、湿度大,沙漠戈壁地区气候干燥、风沙较多,对管控系统性能可靠性有极大的影响。边境情况处置的零差错要求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对边境管控系统的设备器材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选用技术非常成熟、性能相当可靠、环境适应性极强、保密性非常高的设施设备,确保既具有较高灵敏度、精确度和低漏报误警率,又能耐高温严寒、抗风沙侵蚀;既能实现信息的全方位、多维度采集,又能保证信息、指令的可靠安全传输。

紧贴部队实际。当前,边防部队使命任务更加繁重、力量部署更为分散。边防营、连通常远离上级机关,近则几十公里、远达上百公里,管控着数百公里的边境线,工作独立性更强,自身技术保障能力有限,且难以及时获得上级机关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一线部(分)队驻地抵近边境一线,远离大中城市,从地方科研院所获取技术支援的难度更大。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高新技术集成多、技术保障要求高与边防营连自主技术保障水平偏低、获取技术支援难度大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系统的模块化建设,充分采用即插即用技术,降低系统的技术维护难度。同时,加强边防一线营连备用件储备和维护人才培训,实现小故障不出营连、大维修旅团自我保障的目标。

三、硬件设施建设与软环境建设相结合

硬件,是管控系统功能实现的基本依托;软环境,是系统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撑。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统筹、均衡用力,实现硬件投入与软环境建设平衡有序发展,以提升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建设的整体效益。

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随着十九大报告中明确的乡村振兴战略、均衡发展战略的加速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边疆地区的经济社会一定会得到快速发展。这将为边防信息化管控系统的硬件设施提供更为厚实的物质基础。边防部队作为管边控边的主体力量,应主动作为。一方面,积极向上级机关申请经费支持,加快通信网络、监控设施、巡逻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军警民联席会议、边境管理形势分析会等时机,分析形势、讲清利弊,动员驻地党委政府加大边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多方协作,进行升级改造和技术整合,在边境地区构建起以边防部队边境视频监控、雷达等为主体,融合地方政府、国家安全、情报部门各类情报信息收集系统的信息获取网络;以光缆通信网为基础,卫星通信网为骨干,与战术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相衔接的信息传输系统;构建跨网系和跨部门信息互通、按需服务、平战结合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构建软硬件结合、多级安全防护的信息安全系统,实现从陆军(公安部、省级党委政府)机关到一线营连(中队、派出所、乡镇)的有效链接。

加强软环境建设。一是健全法规制度。依据管边控边实际需求,研究制定边防信息化管控体系的建设、管理、运用等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研究出台军地统建、合作共用与协力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建设责任,规范操作使用办法,明确管理质量标准,正规系统技术维护,着力在“标准化、通用性、兼容性”上下功夫,为信息化、科学化管边控边提供法规制度保障。二是建强人才队伍。边防信息化管控人才队伍既要有适应信息化战争的指挥、参谋人才,又要有熟悉信息化装备的操作、管理人才,还要有精通信息设备维护的专家、技术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有厚实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能熟练操作使用各类信息化设备器材,而且要熟练掌握管边控边技能,能自主进行边情分析处置。目前,应依托边防专业院校和相关科研院所,采取送学深造、厂家跟训、岗位研学等方式,系统学习现代军事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边境管控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信息化管边控边设备器材的操作使用与维护管理技能。

主要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解放军报,2017-10-19(2).

[2]高尚鹏,卢江雷.对推进信息作战系统综合集成建设的探讨[J].军队指挥自动化,2015(4).

[3]丁健,古明.新形势下武警部队指挥信息系统建设问题探析[J].武警学术,2016(7).

[4]李贵祥.海防指挥信息系统建设探要[J].军事通信学术,2015(4).

猜你喜欢

边防管控信息化
守卫边防的“帕米尔雄鹰”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月“睹”教育信息化
金鸡山上守边防
浅析现代项目管理中的违规行为管控
论唐代河西地区“同城”的边防地位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