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胜任力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8-12-14张小雪张璐

中国市场 2018年31期
关键词:胜任力人才培养模式

张小雪 张璐

摘要:探索基于胜任力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培养特色鲜明、适用性强的物流人才。本文在阐述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应用型物流人才胜任力模型,并分析了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胜任力; 应用型物流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已成为支撑新经济形态的重要基础之一。2018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以国办发【2018】1号文的形式正式发布。由此可以看出政府对物流行业的重视程度。随着物流业的发展,社会对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各高校,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转型较慢,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应用创新能力不足,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因此,如何根据当前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按需培养物流专业相关管理类和技术类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整体就业素质,成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走访调查,从企业需求角度构建出物流从业人员的胜任力模型,试图探索应用性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1应用型物流人才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1973 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David· Mc Clelland首次提出胜任力(Competency)的概念:在一项工作中能够区分高成就者和普通者的一系列特质,具体包括自我认知、专业知识或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任何可以被测量且能够对优秀和一般做出评价的个体特征。此后,不同学者对胜任力都相继做了研究。在所有关于胜任力的定义中,最具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是Spencer提出的定义,即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体行为特征,即鉴别性胜任特征,以及能将某一工作中表现合格者与表现不合格者区分开来的个体行为特征,即基准性胜任素质。

基于课题前期走访的物流企业对物流类相关岗位的任职条件的需求分析,借鉴胜任力相关理论及模型,结合物流管理专业高等教育的特点,梳理得出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和个性特质四个维度的胜任要素,构建出物流人才的胜任力模型,如表1所示。

2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2.1 基于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

随着物流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更高层次、全方位的要求。这就需要物流人才课程设计相应地与物流岗位需求实现匹配。通过对物流人才的胜任力分析,物流行业基础知识、岗位专业知识、物流设施设备操作能力、物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技能是物流企业所需人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因此,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时有必要以基础课程为中心,通过对物流周边课程整合处理,形成一个综合课程群。基准性胜任力类似于一个行业的准入门槛。是想要从事该行业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作为高校而言,培养学生基本的行业知识和岗位专业知识是人才培养必须的内容。因此,物流学、采购管理、运输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等基础课程应作为必修课程,为物流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目前物流课程设置存在课程前后衔接不当,部分课程内容重复,课程开设学期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在基础课程设计时,应从全局出发,综合布置,相互协调。

根据胜任力模型的分析,物流人才的培养,除了上述基准性胜任力外,还有实践能力和个性特质方面的要求,且从长远来看,鉴别性胜任力起着更加深远的影响。鉴别性胜任力主要包括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敏感性及洞察力、团队精神、个人品德与职业道德等。这些能力的培养比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要更加困难。因此,从课程设计的角度来说,除了基础课程,还需有通识类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心理健康教育等,从鉴别性胜任力的角度进行培养。课程群的设计应根据物流企业相关岗位需求设计具体课程,并根据该课程目标布置课程任务。达到全面提高学生在物流专业知识学习、服务意识、责任心、自我认知等方面能力的目的。

2.2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探索学生主动实践教学模式

对于基准性胜任力中的职业技能和鉴别性胜任力的培养而言,实践性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方式。通过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方式,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把实践能力和个性特质培养贯穿于实践教学的内容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除了上述实践形式之外,还可以通过专业实验课程来模拟完成,如ERP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实训、物流管理综合模拟实训、供应链系统仿真实训等,模拟企业岗位操作,在学校场地、资金、技术与企业合作程度等方面短缺的情况下,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在教学模式方面,应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及运用,通过引导主动学习,互动教学等方式,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鉴别性胜任力。例如在物流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团队合作完成课题或项目的形式进行。首先通过分组,组成团队,将物流实体操作流程分解为不同的子步骤,分别由不同的同学负责。最终的成绩由团队总比分决定。在学习物流知识,实际操作物流流程的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人际敏感性及洞察力、团队精神、抗压能力等隐性特质。在课程考核时,加大学生的平时操作过程性考核的比重,360度多维考评,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和个性特质四方面进行多元评价,从成果导向出发,促使学生兼顾多层次能力的培养。

2.3搭建物流人才协同培养实施平台

搭建物流人才协同培养实施平台能够为满足物流行业需求提供有力支撑,成为物流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极其重要的举措。通过协同平台建设,可以有效组合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的人力、技术、资本、基础设施等相关资源,打破合作壁垒,实现各主体的有效合作和协同,从而为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应该积极寻求与其他主体的合作,秉持合作共赢、创新协同、形式灵活等基本原则,通过校企合作、校校联合、政府引导、行业对接等方式,为应用型物流人才的培养提供平台支持。例如,通过建设区域性的物流人才培养基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通过与当地重点企业合作,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黑河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与黑河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合作,通过政府牵头,与黑河市丰泰机电产品交易有限公司、俄品多跨境电商仓储配送中心、中机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等当地企业合作,通过搭建物流人才协同培养实施平台,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条件。

3结语

作为一种经典的人力资源分析模式,胜任力模型在各个专业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设立,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物流专业岗位所需胜任力。物流人才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高校应考虑当地区域特点、学生具体情况等因素,基于任务驱动进行课程设计,探索学生主动实践模式,通过搭建物流人才协同培养实施平台等方式,来决定培养的细化目标体系,从而培养出适合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EB/OL]. http://www.gov.cn/xinwen/2018-01/23/content_5259747.htm

【2】Spencer L M,Spencer S M.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1993

基金項目:黑河学院教改课题“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题(项目编号:XJG201634);黑河学院2017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一带一路”的物流人才培养研究》(课题编号:XJG1716)。

作者简介:张小雪(1984—),女,山东潍坊人,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胜任力人才培养模式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胜任力探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普通高中班主任胜任力差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