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研究

2018-12-14卢晓梁王鸿祥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30期
关键词:契约精神法制观念大学生

卢晓梁 王鸿祥

摘 要 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养成在当前时代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现状出发,针对其面临的种种问题,提出思考,引出我们强调当代大学生加强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的重要性,同时,通过加强对于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的培养,提升实践活动教育效能,强化学生法制与契约体验等。

关键词 大学生 法制观念 契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综述

1.1契约精神的内涵

契约精神的本质可以理解为在契约意识的支配下,人们从事各类活动的准则。这些准则的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第一,自由的理念。契约精神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要完全保障人的自由,以经济领域的交易活动为例,双方缔结条约是属于具有完全独立性的主体自愿行为,在主体自愿的基础上双方充分考虑各方情况,在基于对己方有利的情况下独立的自愿订立契约,不存在任何强迫威胁的情况,同时双方可以自由约定交易的地点、交易的方式与形式。

第二,平等的理念。契约平等的另一方面意味着契约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对等的,其暗含的必然条件则是一个人要把自己的权利拿出来给予他人,并且以相同的方式承认他人的所有行为。契约的订约过程就是一个权利让渡的过程,如果没有平等的存在那么缔约也就不可能实现。

第三,权责对等的理念。契约的达成,意味着主体在自愿的基础上将自身处于履行义务的约束当中契约的实现过程,就是契约参与主体自觉履行义务的过程。这是一种主体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的责任,而这种责任意识和责任行为,使得契约的成效得以彰显,促使自律、自治的法人人格得以树立。

1.2契约是法治观念的核心内容

契约精神与法治观念在具体内容上的重合,不仅是在浅层次意义上的一致,更代表了契约精神作为法治观念在日常生活应用中所广泛存在的媒介形式。因此,以自由平等为核心,以公平正义为目标,以合理规则为基本形式,以机制的有效运行为前提条件的现代法治观念,是契约精神在国家在社会管理领域中一种转换发展,是契约精神在大学生行为上的一种体现,具体表现为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可、遵守、应用和信仰。

2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现状

2.1法治观念养成现状

为了获得科学的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情况的相关数据,我们进行了一次大学生法制观念养成情况的问卷调查。在针对大学生法治意识敏感性的调查中,五百份调查问卷,其中时常关注法制新闻的不到30%,每天关注法制新闻更少,只数凤毛麟角,剩下的大多同学则从新闻中了解法律,可见大学生缺乏主动关注法制类新闻,从现实情况看,大学生对于娱乐新闻更加感兴趣,而主动提升法制观念的意识薄弱; 在主动维护法律威严性的调查中,约八成的大学生认为法制需要普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动维护,但是对于自己在法制监督中的作用意识薄弱,难以从意识角度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对于自我权利的法律保护调查中,我们发现将近一半的大学生懂得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相信法律的公正性与权威性,约五分之一的同学则选择息事宁人,少部分同学则碍于同学情面,选择姑息。总体来看,大学生法制观念意识相对薄弱,在提升法制观念与意识等方面缺乏主动性。

2.2契约精神养成现状

在对于大学生契约精神的调查中,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大学生的契约精神,我们开展的问卷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大学生对于自身契约精神的了解情况、对于他人的认可程度、对于丰富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宝贵建议以及对于大学生契约精神的未来展望。通过上述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于自己的契约精神评价,尤其是诚信程度显著高于对于身边其他人的评价,这一奇怪的现象的发生是不是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同时目前大学生虽然可能对于他人持有种种不满情绪,但是对于我国未来的大学生其余精神培养却依旧保持著乐观的态度,认为在国民素质显著提高的今天,我国大学生的契约意识会得到显著加强,这也是我们所向往且必须达到的目标。

3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路径探索

3.1加强对大学生在法律知识方面的培养

面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的种种机遇与便利条件,我们必须要好好利用。在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方面,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广泛性、高效性与时效性的特点,以此开展对于法律知识的教育工作。将枯燥的法律知识充分融入信息网络中,这样既保证了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便捷性,也提高了大学生对于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倡导大学生多多观看《明星大侦探》等与法律有关的节目,在破案的头脑风暴中了解更多法律常识,同时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可以将法律知识融入到社会发生的各种反响较大的法律案件中,通过开展各种论坛或者讲座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大学生对于法律的实际应用能力。

3.2加强对大学生在法律实践方面的培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理论上知识的储备并不能确保大学生在实践中可以合理完美的运用,我们必须要建立针对大学生法律意识思维提高的时间体系。从大学生自身法律时间角度出发,在丰富其法律知识的同时,提高其法律适用能力。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以以学校法学院为主导,进行模拟法庭大赛等法律实践活动的相关比赛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同时在法官、书记员、原被告律师等角色的扮演中让他们对法律更加有兴趣,提高法律素养。相关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法律运用的心理素质,更可以保障其形成良好的法律素养。

3.3环境建设凸显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面镜子,它生动地折射出校园文化建设的品味与内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如何加强学校的文化建设,走在高校文化建设的前列,顺应时代思想的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的培养无疑是首选。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将法治观念以及契约精神系统化融入其中,高校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宏观把握,使法治观点与契约精神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性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我校在对于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在校大学生的意见与想法,使法治观念与契约精神与校园文化环境完美融合。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6.

[2] 董研林,郭小平.以契约精神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10).

[3] 张素君.大学生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研究[J].法制博览,2017(03).

猜你喜欢

契约精神法制观念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大学生契约精神如何培养
大学生法治意识调查分析
融通古今中外智慧,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
浅议新闻工作者的法制观念
“微时代”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影响及对策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