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履职能力的思考

2018-12-14黄燕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党支部基层

黄燕

中图分类号:C93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8)4-197-02

摘要 基层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细胞,是党的组织工作的根基。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第一负责人,必须牢固树立岗位意识、服务意识、表率意识、规矩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服务能力、增强党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才能建好支部这个战斗堡垒,切实履行支部书记的职责。

关键词 基层 党支部 履职能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党组织工作高度重视,把党的基层组织比喻为党组织大厦的基础,认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党支部书记作为党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基层组织的“核心”和“灵魂”,在新形势下要提高履职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建好支部这个战斗堡垒,切实履行支部书记的职责。

一、牢固树立岗位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基层党支部是党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工作岗位虽不是位高权重的领导岗位,但作为党支部的第一责任人,支部书记的职责和使命就是为基层单位的事业发展和群众服务。基层党支部的岗位职责要求与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可以说党的宗旨规定了基层党支部书记服务与联系人民群众的岗位属性、也明晰了支部书记岗位的主要职责。因此,支部书记必须始终不忘初心,牢固树立岗位意识。如果没有岗位意识就会淡忘宗旨意识,丢失公仆情怀。党员离开了党的宗旨也就谈不上党性,党的组织偏离了党的宗旨就谈不上党的先进性。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就建不起来,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号召力就无从谈起。支部书记没有岗位意识,心中就会没有人民,就会把自己凌驾于人民之上,就不会有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政绩观,就会严重割裂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层党的建设工作就会受到严重影响。从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严肃查处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案件来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腐败堕落与他们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丢失自己的政治身份有密切关系。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可见,牢固树立支部书记的岗位意识是做好基层党支部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牢固树立岗位意识的前提下,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人的素质很多,有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作为支部书记,其理论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人格素质是最重要的岗位素质。理论素质,就是要加强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研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讲当作头等大事。对党支部书记而言,要原原本本的学,不仅要带头学,学深一步,弄懂弄通党的十九大精神,尤其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历史地位、指导意义,而且要联系实际学,把十九大的决策部署和地区部门、岗位的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落地生根。要广泛涉猎经济、科技、法律、哲学、历史、文学等各领域的知识,拓宽知识面、丰厚思想底蕴;政治素质最核心的就是按党章要求,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不搞“七个有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政治定力。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对党忠诚老实,不做“两面人”。道德素质就是应当在道德方面严格约束自己,做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模范;业务素质,首先,对党支部工作的业务要很熟悉,要熟悉党章、党规,工作流程要符合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其次熟悉单位所涉业务工作。基层党支部書记工作的环境大都身处工作单位的一线,要有必要掌握一些与本单位生产经营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这样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令职工信服;人格素质,就是指支部书记要有人格魅力。支部书记要能够团结身边的同志来一起有效地开展工作,要在塑造人格魅力方面下功夫。

二、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把基层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转到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使基层党组织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核心就是服务群众。一是要要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来开展支部工作。支部书记要知悉单位的全局工作,结合单位工作重点,把支部成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到服务单位发展上,把服务单位发展作为体现党支部的自身价值、体现组织建设成效的重要方面;二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针。紧紧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诉求。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进万家门、访万家情、结万家亲。要“经常同群众进行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的零距离接触”。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就必须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关心群众的所思所想,关注基层单位的实际困难和党员的家庭困难和发展需求,妥善化解单位的矛盾和纠纷,做党员和群众的知己和朋友,为解决单位和党员的实际问题出谋划策;三是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当前我们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对基层党支部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正改变着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和方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基层支部工作必须变革和创新。要探究新的手段和方法去解决新出现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党务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三、牢固树立规矩意识,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基层党支部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组织与党员的工作作风事关人民群众对党组织的认同,事关党的群众基础的稳固。因此支部书记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要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首先要把党支部建设成为一个清正廉洁的集体。一是带头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认真组织学习贯彻落实准则和条例,始终牢记“两个务必”;二是要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使反腐倡廉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要对党忠诚、襟怀坦荡,表里如一。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营造干干净净的上下级关系、清清爽爽的同事关系,为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建设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谆谆告诫我们“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部门、哪个地方工作的党员干部,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首位,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本领,切实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4)习总书记的“三个第一”论述了为官从政的基本要求,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做好本职工作基本遵循。

猜你喜欢

党支部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