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江城市带生态农业的实证研究和对策
——基于反全球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视角

2018-12-14梁三金杨冠群凌旭霞刘德华

巢湖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皖江生态农业安徽省

梁三金 杨冠群 凌旭霞 刘德华

(巢湖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

1 皖江城市带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人注意到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高效生产力的同时所伴随的生态危机,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刻不容缓。

1.1 皖江城市带经济和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006年,我国将皖江城市带作为发展的重点区域,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经济向中西部转移。2010年和2015年,安徽省政府对安徽省环境问题进行一系列新的规划。

自示范区成立以来,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2012年皖江城市带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的百分之六十六,相对于2006年的百分之六十二上升了四个百分点,其生产总值达到11396亿元,示范区实力上升明显,其总人口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皖江城市带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几个地区。据2010年统计,皖江城市带整体城市污染较严重,其中合肥的空气质量最差,铜陵、池州的酸雨污染较严重,巢湖地区水质污染严重,马鞍山、滁州、安庆噪声污染轻微超标,其余各地区环境质量普遍还不错[1-3]。

当前针对安徽省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国家在《大纲》上给予安徽省生态农业种种具体规划。

1.2 皖江城市带生态农业的影响因素

皖江城市带生态农业的发展有优有劣。其中,无论是反全球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还是示范区的建立都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1.2.1 反全球化背景下对皖江生态农业的影响

反全球化运动日益高涨,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生态农业作为绿色农业的典型代表,其发展和变化也体现在反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全球化背景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一体化的发展,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国民经济在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变化,农业呈现出生态化、产业化、结构化、标准化等趋向。但是,与此同时,一些企业片面地追求经济利益,对生物多样性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而反全球化团体针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进行理性思考,提出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应积极对待相关生态问题,大力进行农业生态治理和补偿,并重视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争取在获得经济全球化效益的同时,趋利避害。

1.2.2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生态农业的发展

全面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特色农业,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理念、经营体制、管理体制、便利技术的改善,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盲种和高产农业技术的研发,大面积推广粮食生产、中低产田改造等技术,提高农业耕作效率,如西南大学学者针对淮北市葡萄生产率低、品质不符合市场需求的情况,就提出提高淮北市生产技术和继续进行土地流转等一些政策性建议;此外,国家鼓励发展节水农业和循环农业,促进生物肥料的技术研发。喷灌、滴灌在皖江城市带的普及以及人们一水多用观念的提倡便是很好的例子;再次,发展食物链的安全保障技术和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生产链体系增长受到污染的问题,促进了现代农业的进步。

1.2.3 皖江城市带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因素

首先,皖江地理位置上优越,是东中西发展的重要纽带。皖江城市带承东启西,是长三角的延伸,连接了西部地区丰富的资源和东部地区先进的农业技术,有利于结合东部和西部的优势,在借鉴西部地区优异的农业管理经验的同时,采用东部地区先进环保技术、种植技术,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其次,皖江城市带自然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等九市全境以及一区一县,面积约75730平方公里,相对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资源更为广阔,环境承载力更强,能进行农业的研发。

水资源:皖江城市带地属长江、淮河流域,河流星罗棋布,支流众多,长江在安徽省境内长度达到416公里,有“八百里皖江”之称,湖泊众多,其中最大的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矿产资源:皖江自古有“铜墙铁壁”之称,安徽省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上的保障。

且皖江城市带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以合肥为中心,人口众多,消费潜力巨大。近几年来,皖江城市带周边省区的消费占据了全国的巨大份额,所以皖江城市带是拓宽国内市场的关键区域。

2 皖江城市带生态农业实证研究

2.1 生态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模型

生态足迹[4-6]指的是一个地区能够持续消耗废物或者提供资源的具有生产力的空间,即一个地区的“承载力”。将这个地区的生态足迹和环境的承载力进行比较,就可以判断其环境状况,推测经济发展状态。在皖江城市带各种资源被折算为耕地、林地、草地、海洋、建筑、化石6种面积地域类型,其公式为:

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i为所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Ai为第i种消费项目折算的人均占有的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采用的均衡因子分别为:耕地、建筑用地为 2.8,森林、化石能源土地为1.1,草地为 0.5,海洋为 0.2)。

2.2 数据统计

根据皖江城市带的实际情况,将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下面做出一组关于数据性统计:

根据上述统计,得知瓜类和蔬菜在全球的平均产量最多,安徽省的生产数量集中在蔬菜以及其他粮食部分,而肉类尤其是牛肉偏少;生产面积以耕地为主,水域和林地较少;说明安徽省农业发达,耕地面积广阔,适合生态农业的开发。

表2 皖江城市带2017年能源资源账户列表

根据表2,我们得出皖江城市带的消费量以热力为最,煤炭也占据很高的比例,像天然气这种相对清洁且高科技的能源并没得到普及;而人均生态需求中煤炭也占据较大的比例,说明皖江城市带的能源消耗以煤炭为主,客观说明皖江城市带植被破坏严重,能源使用量大也从侧面反映出皖江城市带城镇化发展迅速,耕地的面积可能会缩小,植被可能会遭到破坏;而皖江城市带大量资源来自于化石燃料地,也客观说明了皖江城市带资源丰富。

2.3 生态承载力概念和计算模型

生态承载力即一个地区在某种状况下某种个体存在的最高极限。各地区因为生产资源不同,所以生产力差异也很大,这使得不同区域同类生物对比时需要经过标准化。生态学上常用“产量因子”(某地区土地平均生产力同世界平均生产力的比率)这个概念对不同区域某种生物的局部产量和世界同类平均产量做等量运算。出于谨慎性应扣除百分之十二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其公式如下:

式中EC为总的生态承载力,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hm2/人),aj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rj为均衡因子,yi为产量因子。

表3 皖江城市带2017年生态承载力汇总

根据表3,得知皖江城市带在各类生产型土地面积中在耕地和水域所占比重较大,说明皖江城市带平原面积广阔,人口众多且耕种历史悠久;但是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角度看,安徽省的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其生态承载力的面积,说明安徽省耕作业的发展使安徽省植被资源破坏严重,可能会造成土地的荒漠化和石漠化。

表4 皖江城市带2017年生态足迹汇总

以上将2017年的皖江城市带生态足迹汇总作对比,对皖江城市带的生态足迹进行数据性统计,得知安徽省人均耕地面积远大于需求面积;而草地、水域的需求面积均大于均衡面积,说明安徽省发展不均衡,农业占比例较大,是个农业大省。

2.4 生态平衡分析

区域生态如果超过其环境承载力,就会出现生态赤字;如果低于环境承载力,就会出现生态盈余,下面是结合以上数据根据ED=EF-EC(式中ED表示生态赤字或盈余。ED为正则表示该区域生态赤字,为负则表示该生态盈余)对皖江城市带进行的生态平衡分析:

表5 皖江城市带2017年生态足迹供需平衡汇总

由表5分析结果可知,皖江城市带草地类、林地类、水域类、化石燃料类等生产性土地类型存在较为严重的生态赤字;生态足迹的总量约为总供给的两倍,存在严重的生态赤字,生态环境有待改善。

2.5 皖江城市带可持续发展的情况分析

采用生态指数(ETI)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其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ef为皖江城市带人均生态足迹(对可更新的数据不做考虑);ec是该地区人均生态承载力。根据上面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公式结合生态指数关系式,得出皖江城市带的生态压力指数为1.7732。

表6 生态经济可持续判别标准[7]

根据表6对比,得知皖江城市带目前的生态具有较强的不可持续性,示范区成立以来,皖江城市带承接大量来自外地的产业转移,增加了能源的消耗,破坏了生态环境。

3 皖江城市带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安徽省的生态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坏,如上文描述,其生态具有较强的不可持续性;因此为了皖江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拟定种种对策[8-10]。

3.1 完善立法,加强管理

3.1.1 完善立法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尽快出台《生态农业促进法》《生态农业相关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农业法》,明确我国农业建设的目标,管理体制、指导思想,针对第二部分植被破坏的问题,国家可在立法上对保护植被和植树造林等行为进行补贴,鼓励林业的发展。

3.1.2 加强市场监管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大农产品安全意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等媒体资源,并加紧绿色市场的准入力度。与此同时,建立健全加工、流通、监管相连接的生产体系。

3.1.3 调整产业结构

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其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具有竞争力和特色的产品,形成农、商、贸一体化的格局,增加农业附加值,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形成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有效结合。皖江城市带耕地面积广阔,如充分利用其附加值,能在有限耕地面积基础上实现经济的腾飞。

3.1.4 加强组织管理

加强政府生态农业的组织管理,协调好政府、企业、民众之间的关系。形成以政府为引导,实体企业积极参与,民众配合管理的模式。

3.1.5 提高融资能力

推动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吸纳外国资本,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政策支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也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再投入,更有利于吸引外资投入生态农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强中国的影响力。

3.2 科技创新,整治土地

3.2.1 发展立体农业

利用生物互利共生模式,发展立体农业。可以用生态位互补的生物,分层利用空间,例如皖江城市带山顶昼夜温差大,可种植茶叶;山腰处可开发梯田;山脚处水塘可以养鱼;而沿江地面上少数耕田还原为森林。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养分、温度等资源,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利用效率,解决皖江城市带少数荒漠化、石漠化问题。

3.2.2 加大科技投入

提高农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大农业产品的标准化、科技化,根据农产品的现实优势,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大棚种植的草莓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农产品的配套销售措施,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农业生产示范的重要组成项目,推广生态、绿色农业的对外贸易。

3.2.3 采取观光旅游模式

在开发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采取观光旅游的手段,将生态旅游建设和观光旅游结合,这有利于吸引外资、发展经济,从多个角度促进皖江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

3.2.4 加强土地整治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之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规模扩张,加紧了土地资源的欠缺,不可避免地出现人口和土地之间的矛盾、高速发展的需求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博弈,因此必须在这其中做好协调,加紧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既能够提供建设用地,又能保护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现行土地整治政策单一,土地整治的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重耕地、轻农民、重面积、轻效益”,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和对环境的统筹兼顾。未来的土地整治应该由单一的扩张耕地面积向“质量管理、数量监控、生态管护”转变,达到粮食增产和生态协调相统一。

3.3 加大宣传,科学发展

3.3.1 加大宣传

加强思想文化宣传。2002年《农业法》中已经对循环经济做了一些原则性规定,可通过各种媒体传播这些知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水平,激发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热情,使其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

3.3.2 培养创新型人才

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人口素质。加强科技创新的推广。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对一些专业技能做一些有效、针对性的推广。

猜你喜欢

皖江生态农业安徽省
成长相册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皖江头上第一桥——记望东长江公路大桥精品工程打造过程
“小鲟”过皖江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安乡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实践
保证粮食安全,发展生态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