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特征及变动研究

2018-12-14郭文炯吕敏娟

西北人口 2018年1期
关键词:外来人口比重村落

郭文炯,吕敏娟

(1.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山西晋中030619;2.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特征及变动研究

郭文炯1,吕敏娟2

(1.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山西晋中030619;2.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西安710119)

“活态保护”的最终问题是要“留得住人”,村落的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是村落生机和活力的重要表征。文章以山西省289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为实证,基于“五普”、“六普”村级人口数据,对此作了分析。研究表明:(1)传统村落以中小型聚落偏多,人口规模的分化日趋明显,人口增长率具有空间关联性,晋中盆地南部是人口增长村落的集中分布区。(2)70%的村落为老年型人口结构,且老龄化速度较快;人口文化构成相对较好,文盲率下降趋势明显;外来人口活跃度逐步增强,中度和高度活跃区主要分布在1000人以上规模的村落。(3)传统村落人口规模与外来人口比重呈正相关,与老年人口系数、文盲人口比重呈低度负相关关系,人口规模与区位是“活态保护”重点和保护模式选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4)总体分析,山西省传统村落仍具有较强的人口集聚活力。

活态保护,传统村落,人口特征,山西

一、引言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业文明时代乡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保存着中华文明的集体记忆。近年来,传统村落的保护与传承逐渐受到各界的重视,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也成为热门领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如冯骥才论述了传统村落保护的必要性及路径与方法[1];王云才等对北京市郊区传统村落的价值特征进行综合评价,并将其划分为遗产性、特色性、保护性村落三种类型[2];杨卉、刘冰清等对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进行了分析[3][4];刘春腊等构建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指标体系[5]。对于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运用近邻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选取地形、坡向、经济、人口、与中心城市距离等一般影响因子,纪小美等发现中国2555个传统村落与历史文化名镇密集区相分离,而与历史文化名村相融合,并与多条大型线性文化遗产密切关联[6];李亚娟等得出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沿河流分布、交通可达性差等特征[7],李伯华等分析了市州尺度下湖南省传统村落的集中程度和均衡程度,并从公路密度这一指标分析了传统村落的交通可达条件[8];佟玉权等分析了贵州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的民族构成特征[9]。山西传统村落分布较多,山西作为我国传统村落分布相对较多的省份之一,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如王兴华等从县域尺度,运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揭示了山西传统村落分布的一般规律[10],田毅等从历史地理角度,分析了山西省40个传统村镇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及与资源物产的相关关系[11]。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6],不是“文保单位”,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农村社区[12],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应该是“活态”的。冯骥才认为,传统村落的最终问题是要“留得住人”,必须让人住在里面,才能保持村落的生机和活力,如果没有人住,村规、民俗、村里的历史记忆就将消失[13]。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留人”的吸引力并不乐观,而从“人”的角度,对传统村落人口分布特征、结构及变动状况的研究成果都鲜见。鉴于此,本文以“活态保护”为视角,侧重研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传统村落人口规模及人口结构的演变趋势,以期揭示传统村落人口变动的一般特征与规律,为传统村落的“活态”保护提供人口特征方面的依据。

二、研究区域特征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概况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大量反映军事文化、农耕文化、晋商文化等特色鲜明的传统村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和财政部公布了第一、二、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山西共有129个传统村落被列入,在各省(市、区)中仅次于云南、贵州、浙江,位列第四。至2016年,山西省省级以上传统村落共计289个(图1)。山西传统村落呈集聚型分布,地域上相互毗邻,文化与景观特征相似,自然地理区位具有强烈的低海拔、低坡度、“亲水性”取向,与干线公路的交通可达性、与中心城市的可接近性、与4A及以上景点的空间融合性较好,经济区位上大多处于省内经济水平较高的县市,“活态保护”具有相对优良的区位条件[14]。同时,也表现出省域南部、东南部、中部与北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大体形成晋城沁河河谷区、晋中盆地南部、临汾—运城盆地、阳泉桃河谷地以及吕梁西部沿黄地区5个明显的传统村落集聚区[14]。

2000~2010年间,山西省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22个百分点,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传统村落总人口由2000年的52.11万人增长为2010年的55.01万人,10年间,人口增加幅度为5.57%,而全省乡村人口则呈现11.82%的负增长。传统村落总人口占全省乡村人口的比重由2.48%提高至2.97%。

图1 山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3个方面:1.传统村落数据信息,来源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和财政部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公布的第一、二、三批传统村落山西省共129个,以及山西省公布的286个省级传统村落,合并整理得到山西省省级以上传统村落289个。2016年11月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拟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基本情况的公示》,山西省150个村落入选,由于该批入选村落绝大多数已包括在289个研究样本中,故仍以省级以上传统村落作为研究样本。2.传统村落的空间信息通过谷歌地图进行确定,并基于ArcGIS10.2软件专题制图,得到山西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图(图1);3.考虑到人口数据的可靠性、可比性和系统性,人口数据来源于“五普”、“六普”汇总的“山西省村、居委会人口资料”,舍弃无数据的村落,最终确定286个传统村落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三、传统村落人口规模变动及其空间特征

(一)人口规模分异较大,以中小等级规模为主

山西省传统村落的人口规模较小,以中小规模等级聚落偏多。2010年,小于1000人的传统村落数量占44%左右,而人口规模仅占总人口的12%;3000人以上的传统村落数量仅占全部的15%,而人口规模为总人口的一半。

从动态变化看,人口规模的分化日趋明显。2000~2010年,人口规模呈减少的有176个村落,人口规模呈增加的有108个村落,2个村人口规模未变化。10年间,传统村落平均人口规模从1882人增至1924人,最大人口规模由22950人增至24058人,增幅达4.83%;最小人口规模则从81人减少至48人。传统村落数量在小于600人、1000~3000人及大于10000人等级内增加,在3000~10000人和600~1000人等级减少,但变化幅度均较小。从平均人口规模这一指标看,除3000~10000人等级的传统村落平均人口规模呈增加外,其余等级平均人口规模均减少。

表1 2000~2010年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内传统村落规模变化

图2 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规模频率分布图

图3 2000~2010年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规模变动空间分布

从人口规模的统计特征来看(图2),人口规模的频率分布都是偏态的,2000年和2010年的偏态系数分别为4.94、4.34,均为正值,且数值较大,说明传统村落人口规模分布为右偏分布,即人口规模较小的村落集簇分布,而人口规模较大的村落离散分布;2000年和2010年的峰度系数分别为43.91、29.07,均为正值,且大于3,说明人口规模的分布为尖峰分布,集中程度高于正态分布,中小规模的村落占有较大的比重。

在地域分布上,晋中盆地南部是人口规模较大的村落集中分布区,其他则零星分布在阳城、泽州、长治、曲沃、五台等县市。而从动态变化看,晋中盆地南部也是传统村落人口规模增加的主要地区,且这些传统村落一般为镇政府所在地或自身发展较好的村落;晋城沁河流域山间河谷区是传统村落人口规模减少的主要地区。

图4 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散点图

(二)人口增长率正向相关,具有空间关联性

为深刻揭示传统村落人口规模变动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利用Moran’s I指数及其散点图(图4)来测度村落人口增长率的空间关联性特征。山西省传统村落2000~2010年人口增长率空间分布的全局Moran’s I估计值为0.149976,正态统计量Z值为3.3833,Z值大于2.58,统计显著性在1%水平。Moran’s I指数为正值,但较小,在一定程度上可说明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增长率的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具有正相关性,表现为空间聚集模式,即人口增长率较高的村落趋向于与人口增长率较高的村落相邻接,而人口增长率较低的村落趋向于与人口增长率较低的村落相邻接,具有空间上的关联性。

全局自相关分析只是在整体上反映某种现象在空间上的集聚程度,无法表现出局部的空间关联模式。为反映不同人口增长率的传统村落在山西省各市县域之间的分布特征,利用OpenGeoDa软件进行LISA分析,产生LISA地图如图5所示。15个高高集聚的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晋中盆地南部的孝义、交口、灵石等县市,其他则分布在石楼、昔阳、寿阳;低低集聚的传统村落有8个,集中分布在晋城沁河山间河谷区的泽州、高平;其他类型的传统村落较多,占到80%以上,这一情况与全局自相关分析一致。对比村落所处的区位及人口数据分析可知,虽然某些村落之间在统计上具有空间上的关联性,但实际情况中,这些村落则相距较远,其人口的变动仅与自身发展的本底条件或政府政策相关,而不受另一个传统村落的影响,这也是大部分村落在空间统计上不具有相关性的原因。

图5 2000~2010年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增长率LISA地图

四、传统村落人口结构及其变动特征

(一)老年型村落增多,老龄化程度加深

根据联合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的划分标准,老年人口系数在4.0%以下的地区为人口年轻型地区;在4.0%~7.0%之间的地区为人口成年型地区;超过7.0%的地区为人口老年型地区[15]。

表2 2000~2010年山西省传统村落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内老年人口比重均值及变化

2010年,286个传统村落老年人口系数均值为8.85%,属于人口老年型地区,老年人口系数高于同期全省乡村地区8.61%的平均水平。其中,最大值为河曲县岱嶽殿村(22.75%),最小值为交口县康城村(2.99%)。与2000年相比,传统村落老年人口系数提高了近1.7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

表3 2000~2010年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老龄化程度及其类型变化

表4 2000~2010年山西省传统村落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内文盲率均值及变化

2000~2010年,不同规模等级村落老年人口比重均值的变化情况如表2。分析可知:人口规模等级越低,人口老龄化现象越严重。人口规模小于600人的村落老年人口系数均值变动最大,增加42.2%,且2010年在10000人以下的老年人口比重均值均大于7%,传统村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逐步加深。

图6 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文盲率空间分布

10年间,年轻型人口传统村落减少3个,人口类型转变为成年型,但仍保持在较低水平态势;成年型人口村落由152个下降到74个,而老年型人口村落由122个增加到203个。在地区分布上,年轻型传统村落主要零星分布在晋东南以及晋西的部分县市,而晋北地区约90%的传统村落人口年龄结构类型为老年型。2000年,成年型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晋城沁河河谷地区、晋中盆地南部、临汾—运城盆地这三个区域,到2010年,共计81个传统村落步入了老年型,这三个区域也成为年轻型人口转变为老年型人口村落的主要区域。

(二)文盲率不断下降,人口文化素质提高迅速

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地区基础教育普及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反映了该地区的人口文化教育程度。基于五普、六普资料,并删除无文盲人口统计的村落,共计267个。

2000~2010年,传统村落文盲率均值由5.23%降至3.16%,均低于同期全省乡村地区6.80%、3.68%的水平,传统村落的人口文化构成相对较好。从村级尺度看,10年间,传统村落文盲率最大值由28.03%降为16.41%。对不同规模等级内文盲率均值进行统计(表4),发现人口规模等级越低,文盲率均值越高,人口文化构成越差。10年间,人口规模小于600人的传统村落其文盲率减少为39.6%,其余规模等级文盲率减少均在50%左右;2000年文盲率大于20%的传统村落有7个,到2010年文盲率都在20%以下;52个传统村落的文盲率呈提高趋势,主要分布在柳林、临县、交口、灵石、文水、阳城、泽州、平顺、昔阳等县市,其余传统村落的文盲率均呈下降趋势。总体分析,传统村落人口文化素质在迅速提升。

图7 山西省传统村落外来人口地域类型分布图

表5 2000~2010年山西传统村落不同人口规模等级内外来人口活跃度分布

(三)外来人口外迁活跃度增强,活跃区在

减少

表6 2000~2010年山西省传统村落外来人口地域类型

人口的分布变动主要是人口迁移和流动作用的结果,通常采用外来人口比重(外来人口/总人口)来表示一个村落外来人口的情况。分析2000~2010年外来人口比重的分布及变动发现,一些传统村落的外来人口数量及其在外来人口总量所占的比重均不大,只是由于其村落人口规模较小致使外来人口比重变得虚高,如代县雁门关乡雁门关村2010年外来人口仅18人,总人口仅67人,其外来人口比重高达26.87%。同样,灵石县静升镇尹方村外来人口比重为26.40%,其总人口为3333人,外来人口为880人。所以,若采用外来人口比重这一单一指标,则不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外来人口的活跃行为。

为修正以上高估或低估的误差,这里借鉴刘盛和[15]等人的研究结果:

表7 2000~2010年传统村落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相关分析结果

式中:GM为某传统村落外来人口比率,Ei为某传统村落外来人口,Pi为某传统村落总人口。

2000年,传统村落外来人口比重均值为7.72%,2010年为8.68%,以此为两个年份传统村落外来人口活跃区与非活跃区的阈值。并基于公式(1)将传统村落外来人口分布的地域类型划分为高度活跃区、中度活跃区、低度活跃区和非活跃区四种类型(图7)。

山西省传统村落外来人口活跃区主要分布在晋中盆地南部、晋城沁河河谷区及阳泉桃河谷地,吕梁西部沿黄地区和临汾-运城盆地这两个传统村落集聚区则为外来人口的非活跃区,晋北传统村落分散分布,活跃区与非活跃区交替分布。10年间,传统村落非活跃区数量增加,活跃区数量减少,其中低度活跃区数量减少,中度和高度活跃区均增加。

按照不同村落人口规模等级分析,2000年1000~3000人等级的村落是外来人口活跃的主要区域,达48.2%;2010年为3000~10000人等级,达50%。传统村落的高度活跃区主要分布在大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村落,低中度活跃区除大于10000人等级的村落以外均有分布。

2000年传统村落外来人口比率最高值33.46,为阳泉郊区义井镇大阳泉村,其2000年总人口规模为5638人,外来人口2914人,外来人口占比51.68%;2010年外来人口比率大于30的共计5个,依次为89.7、54.6、45.4、35.3、31.9,为柳林县柳林镇贺昌村、阳泉市郊区义井镇大阳泉村、灵石县静升镇静升村、繁峙县繁城镇北城街村、孝义市新义街道贾家庄村,可见活跃度高的传统村落均为发展程度好、近城镇中心的村落。比如静升镇的王家大院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产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经济的增长也与外来人口的变动有积极的正向相关性[16]。

图8 2010年山西省传统村落老年人口比重、外来人口比重及文盲人口比重与人口规模关系

五、传统村落人口规模与人口特征关系分析

从前文分析发现,人口规模较大的传统村落,其老龄化程度、文盲率均较低,且外来人口也较为活跃。为分析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特征之间是否具有这样的关系,选取老年人口比重、文盲人口比重、外来人口比重三个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中最常用的Pearson相关系数,从静态与动态结合的角度来衡量人口规模与其人口结构特征之间的关系。

从表7知,除了动态分析中的“文盲人口比重变动”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余指标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传统村落外来人口比重和人口规模呈正相关,老年人口系数与人口规模呈负相关,文盲人口比重与人口规模呈弱负相关性。

从图8传统村落2010年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特征散点图分析,可知:第一,老年人口系数与人口规模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图8a),大部分传统村落老年人口系数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加而降低,但存在一部分人口规模不大而老年人口系数却很低的村落,导致其相关系数仅为-0.379,这些村落主要分布在阳城、高平、沁水、泽州、柳林、灵石、昔阳等县市,其传统村落一般为乡镇政府所在地或距离乡镇中心较近的地方,比如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2010人口规模为837人,老年人口比重仅为5.73%。第二,外来人口比重与人口规模已达到统计上的相关,相关系数为0.458,但从图8b发现,传统村落主要集中在坐标原点附近,且这个区域的散点图较为发散。国际经验认为,当区域流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时即已整体上迈入人口流动性社会[15]。外来人口比重小于10%的传统村落则为非活跃区,主要为人口规模小于2000人的村落。第三,文盲人口比重与人口规模呈现弱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0.231,同样从图8c可看出,人口规模小于2500人的村落是文盲率小于4%的传统村落集聚的区域;较高文盲率的传统村落其人口规模在0~1000的范围内。

从图9传统村落2000~2010年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特征散点图分析,可知:人口规模变动在[-300,+200]人、外来人口比重变动在[-5%,+5%]是传统村落外来人口变动的主要区域(图9a);人口规模变动在[-500,+200]人、老年人口比重在[0,4%]是传统村落老年人口变动的主要区域(图9b)。

六、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1.山西省传统村落总体上仍具有较强的人口集聚活力。2000~2010年间,山西省乡村人口呈现负增长,而传统村落人口增加了5.57%,占全省乡村人口的比重由2.48%提高至2.97%。

2.山西省传统村落人口规模分异较大,规模分布为尖峰型分布,以中小规模聚落偏多,3000人以下的传统村落占到85%,平均人口规模1924人。从动态变化看,人口规模的分化日趋明显。2000~2010年间,人口规模减少的村落占62%。传统村落人口增长率的空间分布在整体上具有正相关性,具有空间关联性,表现为空间聚集模式,晋中盆地南部是人口规模较大且增长较快的村落集中分布区。

3.山西传统村落人口结构变动特征表现为:(1)2000~2010年间,成年型人口村落由152个下降到74个,而老年型人口村落由122个增加到203个,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且村落人口规模越小,人口老龄化现象越严重。(2)2000~2010年,传统村落文盲率均值由5.23%降至3.16%,均低于同期全省乡村地区6.80%、3.68%的水平,传统村落的人口文化构成相对较好。(3)2000~2010年间,传统村落外来人口比重均值由7.72%提高到8.68%,外来人口活跃度增强。传统村落外来人口非活跃区数量增加,活跃区数量减少,其中低度活跃区数量减少,中度和高度活跃区均增加。高度、中度活跃区主要分布在大于1000人以上规模的村落。

4.选取老年人口比重、文盲人口比重、外来人口比重三个指标,从静态与动态角度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传统村落外来人口比重和人口规模呈正相关,老年人口系数与人口规模呈负相关,文盲人口比重与人口规模呈弱负相关性。

图9 山西省传统村落老年人口比重变动、外来人口比重变动与人口规模变动关系

(二)讨论

“活态保护”强调保护与发展的统一,是传统村落保护的基本路径。“活态保护”的最终问题是要“留得住人”,村落的人口规模、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是村落生机和活力的重要表征。传统村落人口规模的变动趋势、结构特征是影响“活态保护”的基础性因素之一。不同区域,由于传统村落所处的地理区位不同,导致人口规模及结构特征差异较大,需因地制宜,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人口变动及结构特征,制定不同的保护与发展策略,采取不同的保护与发展模式。

与贵州、湖南、云南等省相比,山西省传统村落在自然地理区位上具有强烈的低海拔、低坡度、“亲水性”取向,集中分布于盆地、河谷地区,经济区位上大多处于省内经济水平较高的县市[14]。传统村落较为良好的区位特征,也形成了较强的人口集聚活力和相对较好的人口结构特征,为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奠定了良好的区位和人口基础。

传统村落人口规模分异较大,且分化日趋明显,而这种分化与地理区位有密切的关系,具有空间关联性,表现出省域南部、东南部、中部与北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遵循这种规模及地理分异客观规律,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应是较为现实的选择。人口规模较小、结构特征较差、人口流失严重的传统村落,“活态保护”难度较大,需遵循人口发展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可采取景点式、博物馆式保护等措施。

在传统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均涉及到保护重点与发展模式选择的依据问题,根据上述研究,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角度分析,村落人口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表征村落人口结构及人口发展潜力,而人口规模又与区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传统村落人口规模与区位是“活态保护”重点和保护发展模式选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1]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传统村落,2013(1):7-12.

[2]王云才,郭焕成,杨丽.北京市郊区传统村落价值评价及可持续利用模式探讨——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为例[J].地理科学,2006,26(6):735-742.

[3]杨卉.基于地方依赖理论的古村落旅游价值研究——以安徽宏村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刘冰清,刘景慧.荆坪古村旅游发展条件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6):12809-12811.

[5]刘春腊,刘沛林.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建设背景下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J].经济地理,2011,31(11):1923-1929.

[6]纪小美,付业勤,朱翠兰.中国传统村落的地域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5):452-460.

[7]李亚娟,陈田,王婧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J].地理研究,2013,32(8):1477-1485.

[8]李伯华,伊莎,刘沛林.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5,35(2):189-194.

[9]佟玉权.贵州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因素[J].经济地理,2015,35(3):133-137.

[10]王兴华,秦晓娟,王广斌等.山西传统村落县域空间聚集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1):1129-1134.

[11]田毅,杭帆.山西省传统村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保护思路[J].唐都学刊,2015,31(6):116-122.

[12]新华网.保护不是冻结,发展不止于经济——住建部回应传统村落保护焦点问题[EB/OL].[2014-10-3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30/c_1113049651.htm.

[13]新华网.冯骥才:传统村落保护最终问题是要“留得住人”[EB/OL].[2015-06-24]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5-06/24/c_127944057.htm.

[14]郭文炯,吕敏娟.山西省传统村落区位特征研究[J].中国名城,2016,(11):51-59.

[15]王录仓,武荣伟,刘海猛.县域尺度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格局与区域差异[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8):921-931.

[16]刘盛和,邓羽,胡章.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2010,65(10):1187-1197.

[17]程晓丽,王逢春.安徽省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4,34(3):182-186.

The 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s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Shanxi Province

GUO Wen-jiong1,LV Min-juan2
(1.Collaboration and Innovation Center of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in Shanxi province,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Jinzhong Shanxi 030619;2.School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119)

The ultimate problem of“living preservation”is able to remain people stay.The population scale,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hanging trend of the village are the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 of the vitality and vigor of the village.This paper takes 289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and analyzes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 fifth and sixth population census at village level.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firstly,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s mostly middle and small vil⁃lage in scale,and the scale differentiation is constantly increasing.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has spatial correlation,and the southern part of Jinzhong basin is the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area of population growth.Secondly,70%of the villages belong to the elderly population structure,and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is faster;the composition of the population culture is relatively good,and the illiteracy rate is decreased obviously;the activity of migrant population is gradually enhanced,and the moderate and highly active area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village of more than 1000 people.Meanwhile,it is shows a lower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pulation scale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and the proportion of migrant population,and a lower negative correlation among the coefficient of elderly population and the proportion of illiterate population.Popu⁃lation scale and location are both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the"living protection"and the selection of protection mode to be considered.Lastly,in general,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Shanxi province still has a strong population gathering vitality.

Living preservation;Traditional villages;Population characteristics;Shanxi Province

C924.21

A

10070672(2018)01-0041-10

2017-06-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煤炭资源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空间布局协调发展研究”(11BJY04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业转移人口居住空间类型与可获性评价——以太原都市圈为例”(41501161);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2015333)。

郭文炯,男,山西汾阳人,太原师范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城乡规划;吕敏娟,女,山西晋城人,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

猜你喜欢

外来人口比重村落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外来人口政策迭代研究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关于提高沈阳外来人口市民化待遇的对策研究*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外来人口妇女产后抑郁症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山东:符合条件外来人口可在居住地申请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