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度中关村高科技企业安居指数调查报告

2018-12-14中关村人才协会

中国人事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受测者总体意愿

□ 中关村人才协会

一、调查说明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指导中关村科技园区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和整体管理工作,把握企业人力资源状况的第一手资料,跟踪人力资源状况的变化趋势,满足园区和企业需要,中关村人才协会开展了“高科技企业安居指数调查”工作。

通过“高科技企业安居指数调查”,希望达到如下目的:

(1)分析中关村高科技企业的中高级人才安居状况,为相关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分析中关村高科技企业中高级人才的社会公共服务需求,为政府的社会公共事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分析中关村高科技企业中高级人才安居状况的影响因素,为中关村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为此,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关村人才协会出面组织,委托北京数易创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调查的数据收集工作,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人事与组织心理实验室进行数据分析和信息整理工作,于2017年7月启动对高科技企业的中高级人才进行了有关安居环境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及过程

本次调查共包括以下三个阶段:调查问卷测试、修订阶段,调查数据收集阶段和调查结果分析阶段。

在调查问卷测试、修订阶段,调查项目组专门针对问卷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并对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修正,在不改变基本问卷结构和调研目的的基础上,优化了文字描述及呈现方式,简化了部分烦琐的操作,使问卷回收更顺畅。

在调查数据收集阶段,将调查对象分为企业和员工两个维度,利用“数据说网络调查平台”来执行数据收集工作。

在调查结果分析阶段,通过对调查目的的解读,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学的分析,对数据进行了深度挖掘,深化了研究结果。

整个调查结果依据定量分析和专家建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调查样本结构

本调研有效样本量为681人。样本描述统计数据分布如下:

参加本次从业者调查的男性员工比例为49%,女性员工比例为51%;年龄在30岁以下占39%,30~40岁占45%,40~50岁占14%,50岁以上占2%;中高级管理人员占44%,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占28%,其他类型人员占28%;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占4%,大专学历占18%,本科学历占61%,硕士学历占16%,博士学历占1%;个人年收入小于10万元占36%,10万~20万元占33%,20万元以上占31%;北京市占46%,上海市占19%,深圳市占22%,其他地区占13%。

(四)变量梳理

本调研旨在通过探索个人、企业、子女和家庭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对中关村中高级人才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收集了各中高级人才不同维度生活满意度的情况,对中关村中高级人才的安居情况进行整体的了解。其中各变量梳理如下:

1.生活满意度维度

调研共对16个维度的生活满意度情况进行了收3集,包括:社交活动、文化娱乐生活、社会治安环境、住房条件、社区及周边基础设施、房价水平、交通出行、饮食安全、医疗卫生、子女教育、运动健身、自己当前的身体状况、自己当前的心理状况、家庭的理解支持、消费物价水平以及空气质量。除此之外还对总体生活满意度进行了测量。

2.影响因素

调研共对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测量,每个维度下又包括具体的影响因素。分别为:

● 个人:城市、性别、年龄、最高学历、专业、本科毕业院校、研究生毕业院校、员工类别、户口、婚姻状态、收入水平、周运动时间、健康状况(看病休假时间)。

● 公司:公司行业、公司产权属性、公司福利。

● 子女:子女就学地点、子女接种疫苗、子女享受午餐补贴。

● 家庭:家庭住房状态、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房屋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

3.效标

本次调研问卷中共涉及三个效标,包括移居意愿、移居原因和意向迁居城市。

理论上来说,生活满意度与“移居意愿”应该呈负相关,即生活满意度越高,移居意愿越低;反之,生活满意度越低,移居意愿越高。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生活满意度各维度水平的差异检验

表1显示了16个维度的生活满意度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

从表中可以看到,各维度生活满意度中,满意度水平最高的是社会治安环境、当前心理状况以及家庭理解支持三个维度,而满意度最低的维度是房价水平。与此同时,由表1可知,房价水平、交通出行、当前心理状况和空气质量4个维度的生活满意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较高,即受测群体间差异水平较大,部分受测者在这些维度上的满意度水平较低。

表1 各维度生活满意度的描述统计(n=681)

对各维度生活满意度水平进行差异检验,从表2中可以看到 16个生活满意度维度水平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即不同维度的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统计学原理,F=162.83,p<0.01,偏η2=0.19,说明各维度生活满意度之间差异显著)。

表2 各维度生活满意度水平差异检验

为了探索具体是哪些维度的生活满意度水平之间的差异是有意义的,我们对各维度满意度水平的差异进行了两两比较,如表3所示。可以看到,以下生活满意度维度水平之间的差异显著,它们分别是:

表3 各维度满意度水平差异的两两比较

(1)“社会治安环境”与除了“家庭支持”之外的所有维度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其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维度。

(2)“房价水平”维度的满意度与所有其他维度的满意度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对房价水平的满意度显著低于所有其他维度。

(3)“家庭支持”与除了“社会治安环境”之外的所有维度的生活满意度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其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其他维度。

(4)“心理状况”维度的满意度与所有其他维度的满意度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显著低于“社会治安环境”的满意度,而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维度的满意度。

(5)“空气质量状况”的满意度与其他所有维度的满意度水平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显著高于对“房价水平”的满意度,同时显著低于所有其他维度的满意度水平。

(6)对“饮食安全”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房价水平”和“空气质量状况”的满意度,与对“物价水平”的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显著低于所有其他维度的满意度。

(7)对“物价水平”的满意度与对“交通出行、饮食安全和子女教育”的满意度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显著高于对“房价水平”的满意度,显著低于所有其他维度的满意度。

(8)除此之外,对“文娱生活”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交通出行”和“子女教育”的满意度;对“住房条件”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对“基础设施”和“身体状况”的满意度;对“基础设施”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交通出行、子女教育和医疗卫生”的满意度;对“交通出行”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对“身体状况”的满意度;对“医疗卫生”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对“身体状况”的满意度;对“子女教育”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对“运动健身”和“身体状况”的满意度。

(二)各影响因素在总体满意度上的差异检验

1.各影响因素对总体生活满意度影响程度分析

表4显示除公司层面中“公司福利”外的各个影响因素对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其中加粗的因素为对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包括个人层面的城市、研究生毕业院校、员工类别、户口、收入水平、周运动时间,子女层面的子女就学地点、子女享受午餐补贴,家庭层面的家庭住房状态、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房屋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

表4 各因素对总体生活满意度影响程度分析

2.公司福利对总体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由于公司层面中“公司福利”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单独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和图1所示。可以看到表5中加粗的因素是对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包括“是否补充养老保险、有无租房补贴/集体宿舍、有无通信补贴费、有无集体文娱活动、办公环境是否良好以及工作家庭平衡计划”。从图1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拥有以上福利的情况下,总体生活满意度要显著高于没有以上福利的情况下的总体生活满意度。

表5 公司福利对总体生活满意度影响

图1 公司福利对整体生活满意度情况

3.对总体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的各因素进行单独分析

本节第一部分呈现图表显示,城市等因素对受测者整体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本部分将以每个影响因素为对象,具体讨论差异来源与差异程度。

对各类员工的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从图2可以看到,“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最高,而“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的生活满意度均低于总体满意度,其中“其他”人员的满意度最低。

图2 各类员工总体生活满意度情况

具体来看,只有“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和“其他”人员之间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差异,其他群体之间的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差异都没有显著差异,即不构成统计学意义(详见表6)。

表6 各类员工总体生活满意度差异分析

表7 各户口类型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差异分析

对各户口类型受测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从图3可以看出,户口类型是“本地农村户口”的受测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最高,而“异地农村户口”的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最低,两种城镇户口的受测者满意度处于中间水平。

图3 各户口类型员工总体生活满意度情况

具体来看,几种户口类型的受测者中,“异地农村户口”的受测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所有其他户口类型的受测者,而其他各户口类型受测者满意度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详见表7)。

对各收入水平的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进行差异分析,从图4中可以看到生活满意度最高的收入群体是年薪在“75万~100万元”的受测者,其次是“大于100万元”的群体,其他收入阶段的满意度随收入水平的降低而降低。

图4 各收入水平员工总体生活满意度差异分析

具体来说,收入水平为“75万~100万元”的受测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要显著高于收入水平小于50万元的所有群体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但与收入水平为“50万~75万元”和“大于100万元”的群体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的差异。同时,收入水平为“50万~75万元”的受测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也要显著高于收入水平小于50万元的所有群体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而与其他两个收入群体的总体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其他各收入水平群体之间的总体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详见表8)。

表8 各收入水平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差异分析

对周运动时间不同的受测者在总体生活满意度将进行分析。由图5可以看到,总体生活满意度最高的是周运动时间为5小时以上的受测者群体,最低的为基本不运动的受测者,且随着受测者周运动时间的减少,其总体生活满意度随之降低。

图5 周运动时间不同的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情况

具体来说,基本不运动的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要显著低于周运动时间为1~3小时、3~5小时和5小时以上的受测者,周运动时间为1小时以下的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要显著低于周运动时间为1~3小时、3~5小时和5小时以上的受测者;其他各维度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9)。

表9 周运动时间不同的受测者在总体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住房状态受测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从图6中可以看到住房状态为政府公租房的受测者生活满意度最高,最低的是自租房的受测者。

图6 住房状态不同的员工总体生活满意度情况

具体来说,住房状态为自租房的受测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要显著低于住房状态为购经济/限价房、政府公租房和自购商品房的受测者,其他各维度的受测者生活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详见表10)。

表10 住房状态不同的受测者在总体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分析

对不同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受测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如图7所示,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为51平方米以上的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最高,其次是21~30平方米的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最低的是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以下的受测者。

图7 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同的员工总体生活满意度情况

具体来说,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以下的受测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要显著低于人均居住面积为21~30平方米以及51平方米以上的受测者,人均居住面积为31~50平方米的受测者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51平方米以上的受测者,其他各受测者满意度没有显著差异(详见表11)

表11 家庭人均居住面积不同的受测者在总体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分析

图8 房屋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不同的员工总体生活满意度情况

对于不同房屋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受测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如图8所示,无须付出房屋支出的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最高,其次是房屋支出占家庭收入20%以下、占21%~30%、占51%以上的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最低的是房屋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为31%~50%的受测者。

具体来说,房屋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为0的受测者的总体生活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占比为31%~50%和51%以上的受测者;房屋支出占比为20%以下的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占比为31%~50%和占比为51%以上的受测者;房屋支出占比为21%~30%的受测者总体生活满意度要显著高于占比为31%~50% 的受测者满意度(详见表12)。

表12 房屋支出占家庭收入比例不同的受测者在总体生活满意度上的差异分析

(三)各维度满意度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

表13显示了对总体满意度有显著贡献的7个满意度维度,按照影响力大小(β值大小)排序,分别包括消费物价水平、当前心理状况、子女教育、空气质量、家庭理解支持、住房条件和社会治安环境。以上七维满意度模型能够解释总体生活满意度66%的变异。其中每当各满意度维度的值变化一个单位,总体满意度会变化该满意度相对应的B个单位。

表13 各维度满意度对总体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四)移居意愿分析

1.总体生活满意度对移居意愿的影响

表14显示了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城市、性别、年龄、户口、婚姻状态)的情况下,总体生活满意度对移居意愿的影响。其中模型一(M1)检验结果可知,在受测者移居意愿的差异中,有10%是人口学变量造成的;模型二(M2)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的基础上,总体生活满意度能够解释移居意愿7%的变异。

表14 总体生活满意度对移居意愿的回归分析

2.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对移居意愿的影响

对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对移居意愿的影响进行具体分析。从表15可以看到,住房条件(β=0.17*)、子女教育(β=0.11*)和当前心理状况(β=0.10*)三维度模型能够解释移居意愿98%的变异。其他因素对移居意愿不造成显著影响。

表15 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对移居意愿的回归分析

3.移居他城的原因分析

对移居原因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从表16和图9可以看出,各移居原因对于受测者的移居意愿影响最大的前三位分别是住房条件、空气质量状况和物价水平,影响最小的三个原因分别是伴侣原因、其他原因和人才竞争。

表16 移居他城原因分析

图9 移居原因分析

三、政策建议(对政府)

(一)提高高科技人才总体生活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是指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主观体验。它是衡量一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而中高级人才的工作质量自然会受到其生活满意度水平的影响,进一步会影响整个以中关村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的发展。

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显示,对消费物价水平、当前心理状况、子女教育、空气质量、家庭理解支持、住房条件和社会治安环境七个维度的满意水平对总体满意度贡献明显(见表13)。而在这些维度中,受测者整体对于社会治安环境比较满意;而对于空气质量状况满意度明显偏低。此外,受测者对于房价、饮食安全和物价也不够满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水平人才安居水平的提高。

此外,子女就学地点、子女是否享受午餐补贴也会显著影响生活满意度水平。子女就学地点与自己工作地点是同城的情况下,满意度水平要显著高于异城;而子女享受午餐补贴的情况下,受测者的满意度水平要显著高于子女没有午餐补贴。

住房方面,房屋支出占家庭收入比越小总体生活满意度越高。房价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满意度。

1.不同城市生活满意度情况

各城市在总体生活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不同城市受测者在对社交活动、文化娱乐活动、住房条件、社区及周边基础设施、房价水平、交通出行、饮食安全、医疗卫生、子女教育、运动健身、当前身体状况、当前心理状况、消费物价水平和空气质量这14个维度的满意水平上的差异也不可忽视。

2.建议各级政府

(1)进一步保持社会治安环境的良好状况;

(2)对物价水平和房价水平进行持续地调控;

(3)对外地中高级技术人才子女就学政策进行进一步改善;

(4)对城市饮食安全进行严格监管;

(5)空气质量状况较差的城市应该考虑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6)受测城市中,北京地区着重加强对相关状况的改善,提升中高级技术人才的满意度,以留住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移居意愿情况

2017年始,各大城市进行越来越强烈的“竞争人才大战”,提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是,我们认为吸引固然重要,留人更加重要。如果城市一边大力吸引人才,一边是人才大量移居,最后的结果一定事与愿违。

移居意愿显示人才是否愿意留在当前城市,进而影响工作稳定性。一个城市整体能否留住人才,从员工的移居意愿就能略窥一二。对于移居意愿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对此影响最大的前三位分别是住房条件、空气质量状况和物价水平(见图9),其次是交通、子女教育。移居意愿受很多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其中可由总体生活满意度解释的部分占到7%。

1.不同城市移居意愿情况

不同城市受测者移居意愿没有显著差异。城市间受测者移居意愿表现出的差异可能是由抽样误差或其他误差因素引起的。

而从相对意义上来说,对于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受测者,空气质量差是他们移居他城最主要的原因;而对于河北受测者来说,他们移居主要是为了追求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职业发展机会和低物价。此外,住房条件差、房价高对各地区受测者来说,都是他们最为顾虑的因素之一。相关的城市可以对满意度较低的相应状况进行着重改善。

2.建议各级政府

政府应考虑从改善高级人才住房情况(如通过提供住房补贴等方式)、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如2018年北京冬季空气质量明显提升,相信可以在人才生活满意度水平中得以体现)、控制物价水平、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入手,尽可能让高级人才安居于此,减少人才流失的可能。

四、政策建议(对企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准的整体提升,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很多的变化。原来更多的关注工作机会、工作报酬,现在已经向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工作家庭平衡、解决后顾之忧等方面发展。因此不仅仅是各级政府机构,各类企业也需要密切关注这种变化的趋势,在可能的财务条件下,从多方面下手,提供全面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关注,从而提升员工的整体满意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达成企业、员工、股东“三赢”的结果。

公司福利对于员工生活满意度有较大影响,其中是否有补充养老保险、租房补贴/集体宿舍(住房方面)、通信费补贴、集体文娱活动、办公环境良好与否以及工作家庭平衡计划这几项有显著影响。

为了提高员工生活满意度,减少人才流失,企业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如完善员工养老保险、住房补贴等福利制度,适时组织集体活动、积极组织团建,对员工办公环境进行改善,为员工的工作家庭平衡提供保障等。

猜你喜欢

受测者总体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怒气冲冲 或因睡不好
用样本估计总体复习点拨
2020年秋粮收购总体进度快于上年
汪涛:购房意愿走弱是否会拖累房地产销售大跌
投射技术在人才选拔中的应用解析
外汇市场运行有望延续总体平稳发展趋势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英语阅读测试题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