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淞沪会战的主战场:左翼战场研究

2018-12-14

军事历史 2018年4期
关键词:淞沪集团军会战

1937年的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个大规模战役,其作战规模之巨大、参战兵员之众多、战场地域之辽阔、交战时日之持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也是较为罕见的。这场会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会战是在三个战场——中央战场、左翼战场和右翼战场几乎同时展开和进行,形成既统一部署和指挥,又各自相对独立作战的格局,而其中左翼战场则由于诸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成为这场大规模战役的主要战场。本文以淞沪会战期间担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左翼作战军总司令陈诚的有关档案为史料基础,试就左翼战场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有利于深化淞沪会战的研究。

一、左翼战场的形成和演变

淞沪会战的左翼战场,起源于会战开始时由国民政府大本营划定的淞沪战场长江南岸守备区。1937年8月21日,甫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的陈诚在苏州电呈蒋介石,建议“第三战区应区分为四个区:浙江分为浙东区、杭州湾北岸区,江苏分为上海区、江防区”,主张“规定明确指挥系统,以一事权。”*第十五集团军总部:《淞沪战役阵中日记》(一),8页,陈诚“石叟资料室”档案。蒋介石采纳了陈诚的建议。同时,南京大本营颁发的《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中,规定全战区划分为五个作战区:淞沪围攻区、长江南岸守备区、长江北岸守备区、杭州湾北岸守备区、浙东守备区。*国民政府大本营:《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见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7~8页,南京,江苏古藉出版社,1987。与陈诚的建议略有不同的是,大本营的作战指导计划中增加了一个长江北岸守备区,而长江南岸守备区作为一个重要战区则被明确肯定。按照上述战区划分,长江南岸守备区地跨当时的江苏省宝山、嘉定、太仓、常熟、昆山等县,地处上海市区以北方向,从东到西一带、长江终段南岸地区。根据上海的军事地理形势和一·二八淞沪作战的经验,这里是日本侵略军进攻淞沪、实施大规模登陆行动的主要方向,是上海和淞沪地区北部的战略屏障,南京军事当局把它列为一个重要战区无疑是适当的。

在淞沪会战的最初阶段,即从1937年8月13至22日,长江南岸地区中国军队虽作了一些防御部署,但并未形成一个战场。当时,以张治中为总司令的第九集团军在上海市区的虹口、杨树浦进行对日本驻沪海军陆战队的攻围战,战局的重心是在淞沪围攻区,即后来的中央战场。在江南守备区,第三战区只配备了第十四师于常熟一带、第十一师于昆山和吴县一带、第五十六师于太仓浏河地区,赋予该区的作战是准备“以积极行动彻底歼灭敌军之登陆部队为其作战之主要任务”。*国民政府大本营:《第三战区作战指导计划》,见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9页。其时,江南区以第五十四军军长霍揆彰为指挥官,所辖部队除第十一、第十四两个师已进入该区外,第六十七师进驻于无锡、苏州一带待命。江南守备区的备战行动,当时由指挥淞沪围攻区作战的张治中进行统一指挥和部署,其本身并未组成一个独立的作战指挥系统。

从江南守备区到左翼战场有一个逐步演变的过程,而从1937年8月23日到9月5日则是其中的一个过渡阶段。日本政府和军部为击败上海一带的中国军队,入侵京沪杭地区,于8月15日组成以松井石根为司令官的上海派遣军。8月23日开始,日军第十一、第三师团分别在宝山境内长江沿岸的川沙口、狮子林和吴淞、张华浜实行登陆。第十五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一部随即发起抗登陆作战,前者作为抗登陆作战的主力,在长江南岸守备区地域作战,后者主要从事市区淞沪围攻区作战。其时,第十五集团军主力尚未集中,第九集团军所属第八十七师主力一部和第九十八师分别部署于张华浜和吴淞、宝山一带,由张治中指挥。8月24日早晨,第十八军军长罗卓英在太仓下达反击登陆日军的作战部署:本“军决对登陆之敌攻击,以九十八师攻击杨行、宝山线以左地区之敌,以十一师攻击月浦、狮子林线以左地区之敌,以六十七师为军预备队,并以有力一部由罗店聚源行东王庙以左地区连系十一师,攻击当面之敌。”*《罗卓英致陈诚电》(1937年8月24日),见《淞沪战役战况副电集》(一),32页,陈诚“石叟资料室”档案。这是左翼战场第一个作战部署命令。

以陈诚为首的第十五集团军全部进入长江南岸战区和《淞沪宝浏附近围攻计划》的确立,标志着淞沪会战左翼战场的开始形成。1937年8月24日,陈诚与张治中在苏州商定,在继续进行市区攻围战的同时,由前者统率的基本部队第十八军在长江南岸开辟第二战场。*第十五集团军总部:《淞沪战役阵中日记》(一),8页。8月30日,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部颁发《淞沪宝浏附近围攻计划》,规定第九集团军继续“围攻虹口、杨树浦及张华浜之敌”,第十五集团军“于狮子林、月浦、杨行、澄桥、浏河之线构筑坚固阵地,围攻川沙口上陆之敌。”由此,左翼战场作为一个独立战区的战斗境域和作战任务明确划定。随着9月初前后在长江沿岸大规模抗登陆作战的展开和增援部队源源不断地进入这一战区,淞沪会战的作战重心也随之从市区虹口、杨树浦地区转移到蕰藻浜以北、长江南岸的左翼战场。9月5日,第三战区总部下令划定第九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两者作战地境的界线,为“南翔—蕴藻浜—吴淞镇南端之线,线上属第十五集团军。”*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淞沪会战》,41页,台北,史政局印行,1964。9月6日,南京大本营颁发的《第三战区第二期作战指导计划》,首次将淞沪战场的全部兵力编组为三大作战集团:“1.张发奎集团(称右翼军)”,“2.张治中集团(称中央军)”,“3.陈诚集团(称左翼军)”。同时,大本营的指导计划明确划定左、中、右三个战场的作战方位和战斗任务。左翼战场担任长江以南,宝山、浏河、嘉定、太仓、昆山、常熟一带地区作战,以阻击和歼灭从长江沿岸登陆的日军为主要任务。中央战场在黄浦江以西、蕴藻浜以南、苏州河以北地区作战,以继续围攻虹口、杨树浦之敌和阻击从黄浦江登陆之敌为主要任务。右翼战场担任杭州湾以北、沪杭线南北以及黄浦江以东地区的作战,以阻击沿杭州湾北岸登陆之敌和配合浦西中央集团作战为主要任务。*国民政府大本营:《第三战区第二期作战指导计划》,见到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299~302页。南京统帅部上述指令的下达和实施,标志着左翼战场及其指挥系统的正式形成。

从1937年8月下旬至9月初左翼战场的逐步形成,到10月26日大场保卫战的结束,日本上海派遣军先后在这个方向投入了第十一、第三、第九、第十三、第一〇一师团等共5个师团和其他特种部队,中国第十五、第十九集团军以及第十七军团和第二十军、第四军等部共30余个师的兵力也陆续投入这一战场,敌我双方在这里展开规模巨大、高度密集的交战,淞沪会战的决战高潮在这里聚焦汇集,一场场英勇惨烈的战役战斗在这里轮番登场,左翼战场由此成为名符其实的淞沪会战的主战场。

左翼作战军和中央作战军联合进行的大场战役的失败以及大场的陷落,对淞沪会战的全盘态势造成了严重影响,左、中、右三大战场的格局由此发生重大改变。苏州河以北、南翔以东中国军队的防御体系由此瓦解,中央作战军转移于沪西苏州河以南,以闸北、江湾、庙行为中心的中央战场从此不复存在。左翼战场也全线向西退缩,到10月底据守于浏河—广福—南翔—江桥镇一线及其以西地区。*第十五集团军总部:《淞沪战役阵中日记》(三),1~2页。第三战区总部于是在11月4日发出指令,决定撤销中央战场和中央作战军的建制,将淞沪战场调整和重组为左、右两个战场和两大作战军*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淞沪会战》,178页。。右翼战场进行沪杭线南北地区作战,左翼战场进行沪宁线南北一带作战。这时左翼战场也开始由上海西北郊向苏南地区西延,这是左翼战场演变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左翼战场的最后阶段,出现在11月9日开始从浏河、太仓、嘉定、南翔一线全线西撤,到12月2日澄锡国防线失陷之间。与此前在宝山、嘉定、浏河一带大规模的抗登陆战和阵地阻击战不同,这一阶段左翼战场的基本态势是急速地沿着沪宁线南北地带向西转移,先后退越昆支线、吴福线和澄锡线。西撤过程中除了进行了若干次规模不大的阻击战之外,始终未建立过稳定的战场,而是处于急速的流动之中。至12月初,左翼作战集团除一部主力退守南京方向外,大部分主力撤退到以宣城为中心的苏皖边境地区,左翼战场遂告最后结束。

二、左翼作战军:淞沪战场一支最具实力的方面军

左翼战场在淞沪会战的三大战场中居于主战场的地位,拥有淞沪战场上一支最具实力的军事力量——左翼作战军。这支力量无论在部队规模上,还是在作战实力上,都在三个作战集团中占据首位,是淞沪战场上中国军队的一支最为强大的方面军。

左翼作战军是由以第十八军为基础的第十五集团军逐次增编扩大,以及第十九集团军、第十七军团、第二十一集团军等部队的陆续编入而形成的。它是在蒋介石和南京最高统帅机关“扩大沪战”的战略意图之下组建起来的,是随着淞沪战役的作战规模日益扩大和战局的不断延续,而一次次增编而成的。左翼作战军的发展和扩大是与淞沪战役的扩大和左翼战场上升为主战场的过程同步的。

1937年8月11日至22日,左翼军处于它的初始状态。这时,以罗卓英为军长的第十八军奉令调入淞沪战场长江南岸守备区,为尔后左翼军的组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七七事变后平津战役打响,南京军委会原拟将驻于粤汉铁路沿线的十八军调往华北战场作战,8月上旬该军已开始由平汉路向保定方向输送。蒋介石决定发起淞沪之战后,乃重新下命调第十八军转用于淞沪战场。8月11日,军委会下令原属十八军的第九十八师从武汉船运南京开赴上海*《上海作战日记》(1937年8月13日),见第二历史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337页。。同月13日,军委会发布命令:“第十八军罗卓英部第十一、第十四、第六十七师由平汉线方向转向(江苏)吴县输送”。*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淞沪会战》,186页附表之一。这3个师在8月15日稍后进入了左翼战区,第九十八师进入市区参加了杨树浦攻围战,之后也归还左翼方面。在这前后,第六师、第五十一师和第五十八师等部也奉调进入左翼战区,到8月底,左翼战线部队的总量已超过中央战场的张治中集团。8月19日军委会任命陈诚为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8月22日由陈诚兼任总司令的第十五集团军正式组成,这成为左翼作战军的基干部队。

8月23日至9月15日这20多天中,随着增援部队不断进入左翼战场,左翼军遂告正式形成。从8月23日开始,日本上海派遣军陆续在长江沿岸沪淞沪战场的左翼实施登陆,第十五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主力一部发起了强力反击。第十八军强击川沙口、狮子林上陆之敌,对占领罗店之敌展开争夺战。九十八师进出宝山城一带,第六师在吴淞、三官堂一带奋勇抗击。至8月27日,左翼战场已集中了第九十八、第十一、第六十七、第十四、第五十六、第六、第五十一师和第六十一师之一部参战。*第十五集团军总部:《淞沪战役阵中日记》(一),24~25页。接着,淞沪战局急剧扩大,军委会遂调集大量部队进入左翼战场,其中有以胡宗南为军长的第一军、以叶肇为军长的第六十六军、以吴奇伟为军长的第四军、以阮肇昌为军长的第六十九军等部。至9月12日后,长江沿岸抗登陆作战告一段,左翼战线阵地后移到浏河—罗店西面—刘行—蕴藻滨之线时,左翼作战军总司令部适时调整部队编成。经第三战区总部批准,陈诚将其时左翼战场全部兵力组成三个兵团。一、右翼兵团:指挥官胡宗南,副指挥王东原,下辖第一师、第十五师、第十六师、第三十二师、第七十八师、第一五九师、第七十七师、第八师、第五十七师、炮兵第十六团第三营。二、中央兵团:指挥官罗卓英,副指挥官霍揆彰,下辖第十一师、第十四师、第六十七师、第九十八师、第六十师、第九十师、第五十九师、第六十六军教导团、迫击炮第一营。三、左翼兵团:指挥官刘和鼎、副指挥官俞济时,下辖第五十一师、第五十六师、第五十八师、迫击炮第二营、战防炮第一连。四、左翼集团直属部队:炮兵第十六团、高射炮第二连、第十连。*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淞沪会战》,186页附表之一。以上战斗部队序列和指挥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陈诚为总司令的左翼作战军的正式形成。

9月15日以后,直至10月26日大场战役结束,是左翼作战军继续增编扩大的阶段;其中以薛岳为首的第十九集团军的组成并纳入左翼作战军的序列,在这一阶段该作战集团发展中最具重要意义。同时,以罗卓英为首的第十六军团的组成以及以万耀煌为首的第二十五军和以杨森为首的第二十军的归入左翼军序列,也构成为这个作战集团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左翼战场这一阶段作战地域从沿江一带西向转移至潘泾、狄泾、杨泾间一带,接着南移蕴藻滨南北和大场周围地带,战局呈现日益扩大和持久的趋势。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日军第九、第十三、第一〇一师团等部在长江和黄浦江沿岸登陆,这些部队中的三分之二以上兵力集中投入了左翼战场。同时,南京军委会也继续从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征调部队增援淞沪战场。四川部队第二十军的两个师和第四十三个军的一个师于10月10日前后进入蕴藻滨沿岸陈家行一带。湖南部队第十五、第十六师于10月初前后进入顾家镇一带。贵州部队独立第三十四旅也在10月中投入作战。

蒋介石在9月22日颁发关于淞沪战场战斗序列的命令,规定“左翼军以第十九、第十五集团军编成之”,“右翼军仍以第八、第十集团军编成之”*《蒋介石规定淞沪会战序列电》(1937年9月22日),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编:《中国现代政治史料汇编》,第3辑第31册,6230页。。9月25日,陈诚正式确定第十九集团军的编成及其序列:“陈兼总司令……规定第十九集团军薛岳总司令指挥之部队如左:一、第六十九军阮肇昌军长,指挥第八、第十六、第五十七师。二、第六十六军叶肇军长,指挥第一五九、第一六〇、第十五、第七十七师及教导旅。三、第四军吴奇伟军长,指挥第九十、第五十九师。四、第七十五军周碞军长,指挥第六师、独立第三十七旅。五、第十三、第三十二师,归该(十九)集团军总部直辖。”*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淞沪会战》,94~95页。至此,以陈诚为总司令的左翼作战军由第十五、第十九两大集团军组成的基本格局遂告正式形成。

此后,随着战役态势的变动,第三战区于10月9日又部分地调整了左翼军的编成,其时该作战集团共辖有22个师、1个独立旅和6个炮兵团,仍是淞沪战场上中国三大作战集团中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一个作战集团。10月15日,正当蕰藻浜—走马塘中间地带激战之际,第三战区总部在当日发布的作战命令中,再次调整全部参战部队编成及作战地域分布,其中规定左翼作战军所辖部队为“(一)第十九集团军,辖第五十七、第十三、第九、第六、第一三四、第一三三、第一五九、第一六〇各师及教导旅。(二)第十五集团军,辖第四十四、第六十、第五十一、第五十八、第五十六、第十一、第六十七、第十四、第九十八、第九十、第十五、第七十七、第八、第十六各师,独立三十四旅、苏保第四团、炮兵第十六团。”*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淞沪会战》,124~125页。此外,江防军和炮兵指挥部不属于左翼军的建制,但也归左翼军总部节制指挥。其中,“江防军总司令辖第一〇二、第一〇三、第一一一、第一一二、第五十三各师,海军司令、江防司令、江阴要塞司令、镇江要塞司令、苏保第二团、炮兵第八团第一营、炮兵第十团之一营”;“炮兵指挥官刘翰东,辖炮兵第三团第一营,及炮兵第四团、炮兵第十团之一营、炮兵学校练习队两连。”*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淞沪会战》,124~125页。

从10月26日大场失守到11月26日撤过澄锡国防线,是左翼作战军的最后阶段。这一阶段,左翼作战军进行了最后一次增编。大场战役是由中央作战军和左翼作战军共同进行的。大场之战以中国军队的失败而告终,中央作战军第九集团军等部从大场、庙行、江湾、闸北地区转移到沪西苏州河以南一带。第三战区总部撤销中央作战军的建制,将淞沪战场参战部队重新编组,组成左、右两个作战军,将此前隶属于中央作战军的广西部队第二十一集团军编入左翼作战军。这样,左翼军有了最后一次的增编和扩大,由原有的两个集团军扩编为三个集团军。以廖磊为总司令的第二十一集团军于10月中旬进入淞沪中央战场参战,归中央作战军总司令朱绍良指挥。改隶左翼军后,其所辖部队有第四十八军的第一七三、第一七四、第一七六师,第七军的第一七一师、第三十九军的第五十六师和独立第三十四旅、第一三五师等部。从此,淞沪战场组成两大作战集团:左翼作战军,总司令陈诚,下辖第十五、第十九、第二十一等三个集团军;右翼作战军,总司令张发奎,下辖第八、第九、第十等三个集团军。这时,尽管左、右两大集团各拥有三个集团军,但在兵员规模、武器装备和作战能力等方面,左翼集团的实力远远地超过右翼集团。

同年10月底,左翼作战军在淞沪前线从长江南岸到苏州河北岸部署了一条最后的防线,阻击日本上海派遣军由东向西的全面进攻。从北面的浏河、太仓起,中经曹王庙、施相公庙、广福、南翔、小南翔,直达苏州河北岸的纪王庙、江桥镇,30多个师级部队构成为一条南北向的防线,进行纵深配备。左翼作战军总司令部和第十五集团军总部以昆山附近为指挥中心,第十九集团军和第二十一集团军分别以安亭附近和嘉定附近为指挥中心,第六军团、第十六军团、第十八军团则分别在纪王庙、外冈、石冈门设指挥部,进行作战指挥。*第十五集团军总部:《淞沪会战阵中日记》(三),1页。这条左翼战线与在苏州河南岸作战的右翼战线,构成中国军队大撤退前夕的最后阵地。

1937年11月9日开始,淞沪前线中国军队全线西撤苏南地区和苏浙皖边境。左翼作战军于11月10日下午开始行动,沿着太湖北走廊向苏州、无锡、常州一带转移。这时,薛岳升任左翼作战军代总司令,上官云相继薛岳担任第十九集团军代总司令。罗卓英统率的第十五集团军于11月19日西撤至无锡附近,奉令率第十一、第十四、第六十七、第九十八、第十三、第四十师等六个师向宜兴、广德、宁国方向转移。11月25日,军委会和第三战区总部下令撤销第十五集团军建制,其原所部主力第十八军等部此前已组成第十六军团,由罗卓英任军团长,继续指挥苏皖边境的作战。*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淞沪会战》,237页。这是左翼作战军从体制上宣告终结的主要标志。

第二十一集团军也在这时解除了原来与左翼作战军的统属关系。“第二十一集团军自11月19日由常(熟)福(山)线转移,及到达锡澄线后,即奉令解除第三十九军及配属部队,同时脱离左翼作战军之统辖,直接归陈(诚)前敌总司令的指挥。”*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淞沪会战》,233页。此时,第二十一集团军统率指挥的部队有第七军第一七一师和第四十八军的第一七三、第一七四、第一七六等四个师,原计划向武进、南京方向撤退,后奉令由无锡、武进一带向宜兴、长兴转移,最后经广德撤至孝丰西南。该集团的脱离指挥是左翼作战军终结的另一个标志。

第十九集团军是在十五集团军撤销和二十一集团军脱离统属关系后,左翼作战军保留的最后一支主力部队。12月初,十九集团军拥有两个军团:第十八军团下属第五十九、第九十、第五十六、第六十、第六十一师;第十一军团下辖第六、第十八、第五十七、第十五、第五十三、第一〇五、第九师;此外第十六军团这时亦临时归十九集团军指挥。这可以说是左翼作战军的最后阶段的阵容。当这支部队从太湖西南岸的苏浙皖边境向宣城、芜湖方向撤退时,淞沪会战已经宣告结束,左翼军也就此归于终结。

三、淞沪会战主战场地位的主要标志

左翼战场作为淞沪会战中主战场的地位,是在1937年8月下旬中国军队在宝山县境内的长江南岸抗登陆战揭开战幕后逐步形成的。其第一阶段即上海市区攻围战阶段,主战场在当时称为“淞沪围攻区”的中央战场,左翼的长江南岸守备区处于配合的地位。抗登陆作战开始后,敌我双方逐步以主要兵方投入左翼战场,这里的作战规模日渐扩大,双方主力兵团在这里展开了生死较量。战局的客观进程,无可避免地把左翼战场推到了主要战场的地位,这个态势一直延续到10月26日大场战役结束为止。10月27日由右翼作战军进行的苏州河南岸阻击战开始,至11月9日淞沪前线中国军队全线西撤,在这短短的十余天时间里,苏州河战役一度成为淞沪战场作战的焦点,由此而来的是主战场暂时转移于右翼战场。然而,在11月9日以后左、右两大作战集团同时西撤的过程中,左翼战场始终是汇集了第三战区的主要兵力,进行了阻击日军追击的主要作战,直至越过澄锡线、进入太湖西南。在此近一个月中,它继续担当了主战场的角色,直至淞沪会战的结束。

作为淞沪会战的主战场,它在战场作战上呈现为以下三个重要标志:首先是敌我双方在这里投入了主要的兵力和兵器。整个淞沪会战期间,日本陆军共投入了9个师团和2个支队(相当于旅团);日本海军参战的基本部队为第三舰队,第四舰队一度参与作战;此外,日本驻沪海军特别陆战队也始终投入作战。上述部队中,投入左翼战场作战的地面部队有属于上海派遣军的第十一、第三、第九、第十三、第十六师团和重藤支队等部,共计5个师团和1个支队,占日军使用于淞沪战场总兵力的约60%。日军投入的中央战场的计有海军特别陆战队和陆军第一〇一师团等部,总计兵力不足2个师团。在右翼战场,日军迟迟未投入联队(相当团)以上规模的地面部队,至第十军杭州湾北岸登陆,才投入了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师团和国琦支队等部共计3个师团和1个支队。至于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支援地面作战,也是主要指向贴近长江的左翼战场。

中国方面使用于淞沪会战的主要兵力同样也投入于左翼战场。1937年9月22日,三个作战军正式组成时,淞沪战区地面部队总计为34个师和7个旅,其中左翼作战军拥有22个师和2个旅,其兵力在三个作战军中遥遥领先。*《蒋介石规定淞沪会战战斗序列电》(1937年9月22日),见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编:《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第3辑第31册,6230页。10月上半月,淞沪战场进入阵地战高潮时,左、中、右三个战场中方地面部队共有37个师(含师级单位的税警总团等部)、8个旅和炮兵4个团。其中,左翼作战军的部队达到了23个师、3个旅和1个炮兵团,占淞沪全战区兵力的60%以上。*《淞沪会战阵地战时期我军防御系统表》(1937年10月1日-14日),见台湾“国防部”史政编译局编:《抗日战史——淞沪会战》,186页附表。至淞沪会战后期的同年11月初,全战场共有地面部队46个师和5个旅。其中左翼作战军拥有26个师,兵力超过中央和右翼两个战场的总和,居于领先地位。而从参战部队的素质和构成而言,左翼战场也更具优越性和多样性。当时中央军除了一部分在华北战场外,大部分都投入了淞沪战场,其中第三十六、第八十七、第八十八师等部在中央战场外,投入左翼战场作战的有罗卓英系统的第十一、第十四、第六十七、第九十八师等部,胡宗南系统的第一、第七十八师等部,俞济时系统的第五十一、第五十八师等部,李延年系统的第三、第九师等部,以及黄杰为首的税警总团和桂永清为首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而且,来自四川、湖南、广东、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的各路地方部队,大都也集中于左翼战场。

左翼战场作为主战场的第二个标志是,淞沪会战中一系列重要的战役战斗都是在这里进行的,而其中不少是带有决定意义的。1937年8月下旬至9月初首先发起对川沙口、狮子林登陆之敌的反击战,同时进行吴淞争夺战,接着进行的是英勇悲壮的宝山城保卫战,以及月浦、杨行间战斗。8月底至9月上旬,前后四次进行反攻罗店之战,以“血肉磨坊”而威震全国,闻名于抗日战场。9月中旬至10月初,左翼战场进入前期阵地战,进行了潘泾、杨泾战斗和刘行至蕴藻浜战斗。10月上旬又进行了蕴藻浜沿岸阻击战。同月20日前后,左翼军与中央军发动南翔以东大规模反击战,接着在10月下旬又会同中央军进行大场保卫战。在10月底到11月上旬,中央作战军转移于苏州河南岸作战时,左翼军从浏河—广福—南翔—陈桥之线,对西进的日军进行全线阻击。此后,从昆支线、吴福线到澄锡线,左翼军进行了最后的退却战。纵观淞沪会战的全过程,可以说左翼战场担当了主要的带有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战斗任务。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观察,以三个战场比较而言,左翼战场作战正面过宽、作战单位过多、指挥层级太繁,这就造成了作战指挥和部队运作上的诸多问题。在陈诚的左翼军总司令部的作战日志中,多次记录着诸如“正面太宽”“单位过多”“指挥不便”等等,并一再提出各部队要“确实保持联系,不使混乱,免为敌所乘”*第十五集团军总部:《淞沪战役阵中日记》(一),72、57页。,便是明证。

左翼战场作为主战场的第三个标志是,这一战场为淞沪会战在战略上转换的枢纽。左翼战场北枕长江、东临吴淞口、南联上海市北郊,京沪铁道和太湖北走廊在这里连通淞沪、苏南地区和首都南京,构成上海—南京相联系的重要战略地带。毫无疑问,这一战场上敌我双方的较量以及其成败得失,关系着整个淞沪会战的全局。同时,左翼战场是日军的海上力量与地面部队相互联接的主要枢纽地带,从吴淞、炮台湾、狮子林、宝山、川沙口、石洞口到浏河口,有多处适宜于大兵团登陆的口岸和地段,日本上海派遣军几乎都是从这一带登陆的,而吴淞口又是长江和黄浦江进入东海的咽喉,是日本海军进犯上海的必经通道,这就从另一方面构成了左翼战场在战略全局中的枢纽地位。再者,淞沪会战的实际进程也表明,战争规模从局部范围发展为大规模会战之中心环节在于左翼战场;战争形势从我之进攻、敌之防御,到敌我相持,再到敌之进攻、我之退却,这个变化转换的枢纽是在左翼战场;作战形态从运动防御战到前期阵地战,再到阵地战高潮的转变也发生在左翼战场。这一切无不表明它在这场会战进程中战略转换上的枢纽地位。

总而言之,左翼战场与中央战场和右翼战场相比较而言,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它拥有一支规模最大、最具实力的左翼作战军;二是它进行了一系列规模巨大、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战役和战斗;三是它在整个会战全局中是战略上转换全局的枢纽。由此可见,左翼战场研究对淞沪会战历史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

猜你喜欢

淞沪集团军会战
档案聚焦:85 年前淞沪会战中的郭沫若(二)郭沫若对淞沪会战战况的六点意见
马恩河会战(下)
马恩河会战(上)
扎实做好双减双抢 坚决打赢三秋会战
上海史料展纪念淞沪抗战89周年
抗战史的不朽篇章
库尔斯克会战
“八路军”为何改称第十八集团军?
“血沃淞沪”主题展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