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改网的英语写作教学的纠错反馈策略
2018-12-14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李淑梅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李淑梅
在英语写作的众多棘手问题当中,纠错一直以来都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错误类型及成因不同,纠错的方式也应有所区别。纠错反馈自20世纪80年代被引入教学领域以来,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二语写作纠错反馈,也称纠正性反馈,逐渐成为二语习得的热点和争议点。以Truscott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书面纠错无效,而以Ferris为代表的研究者则持相反意见。近几年的聚焦书面纠错也都证明了其效果。
本研究聚焦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基于大数据平台“批改网”的错误语料的分析结果,选择纠错反馈策略,验证纠错效果。
一、批改网的错误类型
批改网的原理是通过对比学生作文和标准语料库之间的不同,并通过一定的算法将之映射成分数和点评。该项技术已获得国内发明专利。其语料错误提示标签包括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用词不当、主谓不一致、冠词错误、词性错误、连词错误、固定用法错误、时态错误、单复数错误、标点符号错误、句子错误、动词错误、名词错误等。微观上,在作文诊断数据中,这些错误提示标签被归为八大错误类型:句子不规范、拼写错误、搭配错误、动词错误、用词错误、介词错误、名词错误、形容词错误。宏观上,考虑学生在切题、语篇布局、格式规范上的错误,笔者添加偏题、内容逻辑混乱、格式错误三大错误类型。
二、纠错策略的选择
从梳理的文献来看,大部分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二语写作纠错反馈是有效的。国内普遍认为二语写作纠错反馈会较为明显地促进二语习得,但对纠错反馈形式有争议。
Lyster和Ranta把纠错反馈策略分为六种:重铸、澄清请求、元语言线索、重复、诱导、明确纠正。后来Lyster又把澄清请求、元语言线索、诱导、重复四种策略统称为“提示”。笔者认为提示反馈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没有提供正确的语言形式,而是给学习者提供了自我修正的机会。Ellis、Loewen和Erlam等学者倾向于把纠错反馈分为隐性反馈和显性反馈两种。隐性反馈没有明确表明学习者的语言错误,经常以重铸的形式出现,也包括确认检查和澄清请求等。显性反馈则包括明确纠错和提供元语言线索。本文采用Lyster后来的纠错反馈策略分类,将纠错反馈策略归类为提示、诱导、明确纠正三种策略。不同错误类型应采用不同纠错反馈策略,笔者在实验教学中的具体纠错反馈策略应用情况如图1:
图1
对于哪种纠错反馈策略更有效,尚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加以证明。图2为笔者实验作文教学个案的数据:学生修改次数多,总体上学生的最终得分提高幅度较大。对学生的五次作文练习,笔者实验采用三种不同的纠错反馈策略。我们可以看到,对于高职生而言,明确纠正比提示有效,提示比诱导有效,明确提示过的英语写作错误,学生重复犯错的比例明显下降,作文得分明显上升;诱导学生认识自己的语言写作错误似乎举步维艰,学生重复犯错的比例并没有明显下降,作文得分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图2:批改网作文学生表现的统计数据
表1:五次实验教学作文编号
三、影响纠错反馈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错误的成因
纠错反馈策略的效果与错误的成因有一定的关系。一方面,错误成因是学生关联词量不足、作文主旨素材参考输入不足、语法句法规则不熟悉、行文规则不明等客观的原因,学生的自我修正率高;另一方面,错误成因是不良写作习惯、写作动机低、写作态度不积极、逻辑思维欠缺、语言辨析能力、词语辨析能力、语言鉴赏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主观的原因,学生的自我修正率低。
(二)纠错训练的强度
纠错反馈策略的效果与纠错写作训练的强度也有一定关系。如对审题和列提纲的训练强度加大,学生偏题的注意程度就越高,纠错效果就越好;同类写作结构的作文,学生仿写的次数越多,套用模板练习次数越多,学生的写作质量、速度、得分均会得到较大的改善。
(三)学生的语言基础
学生的语言水平不一。语言水平高、学习兴趣高的同学对于诱导和提示的纠错反馈策略的感知、反应、调整明显高于语言水平低、学习兴趣低的同学。部分高职生英语底子差,即使是采用明确纠正的纠错策略,其错误的修正情况也不是很理想。
(四)错误的难度
难度低的错误,如单词基础层面的词语搭配、拼写错误、格式错误,多用提示;难度高的错误,如句法、语篇层面的错误,多用诱导和明确提示的纠错反馈策略。对于高职生,明确提示纠错反馈策略和一定量的纠错训练对提高他们错误敏感度的效果比较明显。
(五)纠错教学的反思
从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出发,目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错误语料的纠错教学才刚刚开始,纠错教学的教学模式、纠错策略的选择机制、纠错效果的固化都是后期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自我纠错,促进他们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