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波义耳为什么比牛顿还牛?

2018-12-13景素奇

中外管理 2018年1期
关键词:挚爱山头牛顿

景素奇

经营职业生涯和经营企业一样,除了追求曾经的高度,还要追求可续的长度。牛顿虽达到了绝顶高度,但却荒废了半生,而波义耳却为人类“创新”一生直到死,打破了职业曲线魔咒。对于芸芸众生而言,可持续的价值,才是更普世的价值

你不是天才,那么你如何才能创造和天才比肩的成就?甚至你比天才创造更重大更长久的贡献?譬如说不幸地站在牛顿身旁,那么能打败他的肯定不是高度,而是长度。这还实有其人,就是奠定了化学基础的科学家波义耳(1627年—1691年)。看懂了波义耳,你就看懂了如果自己不是“牛顿”,职涯该怎样走。

波义耳都做了哪些牛事?

波义耳没有牛顿有名,但他比牛顿还牛的地方,在于他为人类奠定了一个大的科学门类:化学!牛顿更多是集大成,而非奠基和开创(他的开创,几乎都伴随争议)。而且,波义耳这一奠定,可不比亚里士多德的两千年前到处都是处女地,而是人类已走入近代科学,是和牛顿同时代,是和天才同时代,而且是和一群天才同时代——而他自己,却并不是天才。

那么,波义耳都做了哪些很牛,甚至比牛顿还牛的牛事?我们不妨来扼要历数一下。

先说大家耳能详熟的波义耳定律,上篇写到胡克作为助手,帮助波义耳有效完成了波义耳定律实验。波义耳定律是第一个描述气体運动的数量公式,为气体量化研究和化学分析奠定了基础。

波义耳还率先提出了化学元素的概念。同时,他首先提出了微粒说,牛顿是后来在他基础上发展了该学说。

影响至今的物件上,波义耳研制成功石蕊试纸,至今广泛用来测试溶液酸碱性。而记载着现代人类文明的钢笔墨水,也是波义耳发明的。波义耳还在化学实验中发现硝酸银白色沉淀物,遇空气会变黑色,这是后来照像技术的基础。

此外,波义耳首先将化学分析方法用于临床医学。证明了血液中含有氯化钠和铁。

波义耳还干了一件超越牛顿的牛事,那就是对英国皇家学会的贡献无可替代。波义耳是英国皇家学会倡议者,也是三个主发起人之一。英国皇家学会是人类迄今为止历史最悠久、从未间断的唯一科学学会。

另外一处超越牛顿的,在于波义耳还是预言家!他对未来的24项愿望清单,全部实现了。比如:延长寿命(当时人均寿命只有40岁)、植牙、整容、器官移植等,甚至包括卫星导航、转基因农作物和咖啡店等。

波义耳与牛顿迥异的职涯走势

胜负,还不仅是学科开创层面。笔者所谓波义耳在长度上超越了牛顿,怎么讲?其实波义耳也没有牛顿长寿,他只活了64岁,而牛顿活到了84岁,相差达20年。但是,波义耳为人类做贡献的“有效寿命”,可大大超过了牛顿!

波义耳是牛顿的前辈和朋友,比牛顿年长16岁。波义耳的职业生涯走势是沿一条主线一直呈上升趋势,而牛顿则是中途戛然而止。二者相差迥异,非常值得当代人研究和玩味。

先对比他们俩18岁起,到生命结束的职业走势。

二者的职业生涯同龄起步。同是18岁,波义耳在自己的庄园里建起了自己的化学实验室,开始了化学实验。同岁,牛顿走进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数学。但后面,就不一样了。

波义耳走出了一条一直上升的职业曲线

波义耳23岁开始关注空气,34岁完成波义耳定律实验,35岁发表波义耳定律。34岁,波义耳的代表作《怀疑派化学家》正式出版,一举成名,此书出版被定义为化学元年。39岁,发表了《物质形态的性质与起源》。46岁,波义耳根据实验发表《关于火焰与空气关系的新实验》,揭示空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53岁,从尿中提炼出磷,发表《夜光气》,晚年主要研究磷,以致劳累中风。54岁,《化学悖论》出版,是对火进行了14年的研究后的成果。57岁,出版《人血的自然史略》医学著作。58岁,发表《矿泉水的实验研究史的简单回顾》,描述了一套鉴定物质的方法,成为定性分析的先驱。63岁,出版《静流医学》,测得众多金属的比重。64岁,出版《物理学的观察与实验》,当年去世。

波义耳的职业成就,全部是勤勤恳恳做化学实验得来的,没有半点的天赋成分。每项重要研究,大多花费了10年以上。62岁后,自知身体实在不行了,波义耳谢绝一切社会应酬,还是顽强地出版了两本著作。这是何等的毅力和科学精神!

牛顿走出了一条多领域交混的职业曲线

牛顿自18岁起,即展现出超级天才资质,而且几乎是全才般的天才。22岁,创立微分学。23岁,创立积分学,并在万有引力定律研究取得重大突破。24岁,担任大学研究员。26岁,发表《分析论》,担任数学教授。27岁,发明反射望远镜。29岁,成为皇家学会会员。43岁《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46岁,代表剑桥大学成为国会议员。53岁,担任皇家造币厂的监造员。56岁,成为皇家造币厂厂长。58岁,代表剑桥担任下议院议员(类似政协委员)。60岁,担任皇家学会主席。61岁,旧作《光学》出版。62岁,被封为爵士。84岁,去世,享受国葬。

牛顿的所有科学研究发现几乎都在30岁前完成。虽然61岁出版了《光学》,但也是牛顿从30岁前段研究成果,因胡克作梗,牛顿一直忍着,直到自己当上皇家学会主席后才出版。就连《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部宏篇巨著,整理的其实也是他30岁以前的研究成果。假若没有哈雷的督促协调帮助,牛顿中年连这本书都不会有。因此说,30岁后的牛顿,学术研究几乎为0。

波义耳和牛顿的职业取向悬差巨大

牛顿30岁后,功成名就,长袖善舞,参政议政,追逐名利,尤其62岁被封为爵士到去世的22年时间内,占据着皇家造币厂厂长和皇家学会会长两个重要职务,是第一位享受了国葬的科学家。这期间他不仅在科学上没有任何成就,而且居然是皇家学会人数最少、人气最低的时期。

恰恰相反,波义耳一生专注化学实验,虽然他是皇家学会主发起人,但他却连成立大会的典礼都不出席。后来人们推选他为皇家学会会长,他也坚持拒绝就任。可见波义耳淡泊功名利禄,对权力丝毫没兴趣。

后半生,两人同样是关注炼金术,牛顿研究了30多年没有任何发现,但波义耳从炼金术中,很快有了对人类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众多发现。比如波义耳推翻了传统的关于硫、贡、盐三元素的说法,提出了元素概念。又比如发现从硝酸银中白色沉淀物遇空气变黑色,为后来的显像技术奠定了实验基础。再比如,波义耳提出了酸碱盐等化合物分类,是对化学学科的重大突破。

可以说,波义耳一生虽然比牛顿少活了20年,却比牛顿在科研上多干了30年。而牛顿,却在科研上虚度了整整半个世纪!

为何两人职涯走势截然相反?

任何事隋的发生都是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波义耳为什么会走上化学实验这条道路,并终其一生的精力和时光呢?为什么牛顿走出了权力、荣誉、财富相交的职业发展之路呢?

两人虽然都是终身未娶,但两人人生走向完全相反。而且几乎是在成年前就注定了。

牛顿是从最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以后通过个人奋斗,生活环境逐渐变好,以至于后期有条件追求多元的职业人生。所谓最艰苦,是因为牛顿生下来就是苦命孩子,几乎经受了孩童时代所有苦难:遗腹子,父爱缺失,3岁母亲改嫁又和继父生了三个孩子,6岁时继父去世。牛顿就这样和自己同母异父的三个姊妹与妈妈一起拼住在外婆、舅舅家里。这种寄人篱下的生活,只有“享受”过的人,才知道是啥滋味。牛顿作为长子到学龄时,妈妈不仅供不起他上学,还想将他作为家庭劳动力使用。但牛顿太爱学习了,所以他的妈妈在痛苦的纠结中,让牛顿的学业断断续续。牛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必然会经常遭受同龄孩子们的欺凌。

试想,这样的孩子会是什么心态?在幼小牛顿的心灵里,渴望的是荣誉和尊重,是财富和权力,是世俗世界的一切东西。所以,在30岁获得足够的名声后,就开始追求权力、财富了。这就是补偿心理。牛顿一生是什么都想得到,而且一旦到手,死不松手。

而波义耳正相反,是从几乎最好的家庭环境中逐步变恶劣的,他在早年什么都有过。

波义耳出生在富华世家,其父是爱尔兰首府科克郡的伯爵和首屈一指的富翁,是伊利莎白时代的一位冒险家,子女14人,波义耳排行老幺。3岁时母亲去世,因为本人体弱多病,在他少年的心灵里,扎下了要在医学领域里做一番事业的梦想。他17岁时,父亲在英国内战中牺牲。没了双亲,这对他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从此决定远离政治。他年纪轻轻就经历了人生的诸多风雨:体弱多病、双亲早故,少年阔绰却江河日下,而且看到政治的极端形式——战争带来的生灵涂炭。因此,波义耳厌倦政治、战争,对权力和财富,也看得很淡,一切皆空。这一点有些像贾宝玉。

一个刚刚17岁的有志青年,既不追求财富、也不热衷权力,总要有个人生出口。当时英国自然科学热潮正兴,波义耳在关注研究医学的同时,发现很多问题本质是化学问题。而且化学当时还有很多错谬,十分粗糙。建立在粗糙、错谬甚多的化学基础上的医学,怎么能有良好的发展?而化学问题是需要实验证实,而不是数学学科的逻辑推理。就这样波义耳在未成年,就决心走上化学实验的道路。

波义耳走上化学实验道路,还有一客观物质基础:父亲牺牲沙场后,他继承了一大笔遗产,分得了一处庄园。他18岁时就在自己的庄园里建起了,比学实验室。就在这个实验室里,他召开了很多科学沙龙。因此,他的庄园聚集着当时英国最有才华的自然科学家。这就有了后来皇家学院的成立基础。正所谓十五而志于学。

波义耳之所以只干化学一件事,还因为他资质平平,能把化学实验这一件事干好就不错了。而牛顿则是天才,而且是全才,所以一生干了很多事情。但牛顿式天才百年遇不上一个,而波义耳式天资却是生活常态。自然,对我们更有启发的,是波义耳。

波义耳值得今人学习的职业亮点坚定的理念

波义耳走上化学实验这条道路,是有自己完整清晰的逻辑理念:看淡了财富、权力、厌倦了政治、战争,一门心思做那个时代最蓝海的自然科学。他选准趋势热点,这个热点一直持续到17世纪末。由于自己早年体弱多病,再加上母亲早逝,很早就想从事医学,随后发现医学的基础问题是化学问题,而化学地位卑微。这就有了使命和方向,使波义耳决心通过化学实验来验证一切,彻底提升化学的地位。因此,他提出了實验才是真正的科学理念,树立了要把化学变成科学的梦想。所以他的一切科学研究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不仅18岁起便建立起自己的实验室,而且这种理念还深深地影响到他的助手胡克。

正是由于坚持实验的理念,才有了波义耳的所有科学成就。

现在很多职场人,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指导自己职业发展的思想体系,跟风随流,人云亦云,所以很难有职业成就。成大事者,必须有自己完整的职业理念。

在这方面,笔者把他比喻为选山头和攻山头,分为六级。既能选对山头又能攻上山头,这属于一等一的顶级人才,像波义耳就是这样的人才,属于有坚定职业理念之人;第二等级的就是不会选山头,看他人选的山头不错,自己就开始攻这样的山头,并把山头攻下来;第三等级,他人规定一个山头,自己攻下山头来;第四等级,在他人指定山头后,并在他人的指导督促下,把山头攻下来;第五等级,只会选山头,但不会攻山头,无论如何也攻不下山头,坐而论道者;第六等级,既不会选山头,无论如何也不会攻山头,攻不下山头。你是哪一级?

挚爱精神

波义耳为了挚爱自己的化学事业,可以舍弃一切。

正是由于有清晰的理念,才会有执着的精神。波义耳讲过:“化学到目前为止,还是认为只在制造医药和工业品方面具有价值。但是,我们所学的化学绝不是医学或药学的婢女,也不应甘当工艺和冶金的奴仆,化学本身作为自然科学中的一个独立部分,是探索宇宙奥秘的一个方面。化学必须是为真理而追求真理的化学。”波义耳能有如此的化学认知理念,折射出他对化学的挚爱,把化学变为科学的崇高的理想和使命感。

因此,波义耳挚爱化学,挚爱实验,把化学上升到真理的高度来认识,因有此崇高的认识,才能一辈子坚持在化学领域耕耘,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从18岁起建起自己的化学实验室,一直到64岁去世,46年人生岁月里,波义耳能有如此持久终生专注一件事,而且是全身心地做化学实验研究。他已不是简单地做工作,而是为了理想和信念。

正是由于波义耳对化学充满神圣般的挚爱,所以他满脑子都是化学实验,每根神经都是为挑战化学世界的未知而绷紧的,满眼部是化学奥秘等待揭开。因此才有了实验室身边的君子兰由于无意的溅上实验溶液变红色,从而发现了石蕊遇酸碱颜色的变化,尽而制作出测试化学物质酸碱性的石蕊试纸。也正是这种宗教般的挚爱,才在助手拿错了做实验的溶液时,对错误实验带来的黑色结果感兴趣,从而才有了墨水的发明。

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职场人普遍缺乏挚爱精神,干什么都缺乏耐性,没有定性。根本原因缺乏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挚爱,只是一味追求所谓形式上的成功,追求金钱财富。所以,一辈子都在追逐之中,始终无法事业突破,财富也收获寥寥。因为缺乏这种挚爱,即使机会到了面前,也往往视而不见。因为机会都穿着一套不经意的外衣,甚至长着一张失败的面孔。所以,缺乏对事业挚爱的人,只盯着所谓华丽的成功,财富的绚烂,根本不可能耐着性子做事,观察事情过程中每一个细微。因此,心虽向往,但事与愿违。

责任编辑:杨光

猜你喜欢

挚爱山头牛顿
挚爱唯一
魔法小女巫
管学刚:用挚爱真情捧起那一缕光
牛顿忘食
风中的牛顿
东山头遗址与岗子遗址
你挚爱的喇叭Clothing已上线
领导干部要破除山头意识
家乡的白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