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家庭亲密度和孤独感的现状研究
2018-12-13王繁
王繁
摘要:本文以132名新生(53名统招生和79名五年制高职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发放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和UCLA孤独量表,对126份有效问卷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阐述高职院校学生家庭实际亲密度与适应性和理想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关系;实际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学生孤独感之间的关系,根据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得知五年制高职组的学生在理想亲密度、实际亲密度、理想适应性方面均明显低于统招组学生。针对研究现状,提出相关改善措施。
关键字: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孤独感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孤独感”是人类普遍的情绪体验,适度的孤独感有助于个体形成独立个性,而持续、高水平的孤独感则不利于个体的健康和发展。孤独感的影响力在青少年期达到顶点,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1]。长期或严重的孤独感可能会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引发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家庭是由婚姻和血缘关系共同组成的一个生活体,家庭关系对于家庭成员的影响作用重大[2]。大学新生容易把离开家庭与旧朋友分别作为自己孤独的主要诱发事件。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讲,其孤独感可能与家庭功能存在一定的关系。从国外的研究来看,在诸多家庭因素中,功能性因素(母亲的监督、亲子关系或亲密度等)对个体的适应状况有直接预测作用[3]。综上,本研究将以高职院校两个不同层次大一班级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学生与家人的通话次数,研究学生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和学生孤独感之间的关系。
1.2研究意义
对高职院校学生孤独感的现状研究一方面可以尝试孤独感相关研究理论,另一方面,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大学生孤独感是一个与心理、环境、社会等众多因素密切相关的的复杂概念,只有对其定义和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后,才能较好地预防和干预,帮助大学生顺利度过大学这一人生发展的重要过渡时期。
2实验研究
2.1量表的选取:UCLA孤独量表和FACESⅡ-CV量表。
2.1.1FACESⅡ-CV量表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二版)由Olson等于1982年编制,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两个分量表,共有30个项目。FACES II主要评价两个方便的家庭功能:(1)亲密度,即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2)适应性,即家庭体系随家庭外境和家庭不同发簪夹断出现的问题而相应改变的能力。目前,FACES II在美国已广泛应用于对不同的家庭类型进行比较、找出在家庭治疗中需要解决的各种问题、评价家庭干预的效果。
中国的家庭环境状况与西方的截然不同,为适应中国的家庭模式,由费立鹏等人对第二版进行的本土化修改,变成第三版本,本研究采用的就是“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问卷包括30个项目,包括理想中与实际情况两种。
FACESII--CV量表中30个问题的答案得分为1~5分:不是=1,偶尔=2,有时=3,经常=4,总是=5。亲密度与适应性的实际感受和理想状况得分分开计算。实际感受与理想状况得分之差的绝对值表示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不满程度。使用对照组家庭参试实际密度和适应性的均数和标准差可将所有参试家庭区分为“拱极模式”中的16种家庭类型。
2.1.2 UCLA孤独量表
Lttitia Anne Peplau和Daniel Perlnen(1982)对孤独特征进行定义:孤独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一般情况下,短暂的或者是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的紊乱,但长期的或严重的孤独可能会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人的正常生活。Peplau和他的学生在70年代后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创建了广为流传的UCLA孤独量表,并对孤独进行了理论上的析因分析。该量表评价由于社会交往的渴望和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本文采用的1988年第三版的UCLA孤独量表。
2.2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3名统招班学生和79名五年制高职学生。 FACESII--CV量表(两张,填写被试的实际感受和理想期待感受),UCLA孤独量表一张。问卷填写时间选取的是学生晚自习时间段,在班长的发放下,宣布指导语之后学生开始填写。共发放问卷132份,收取有效问卷126份。
2.3数据分析
样本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
3结果分析
3.1描述性统计结果
a:从表3.1来看,126个整群样本中,理想亲密度得分的平均分是44.37,实际亲密度得分是35.01,理想适应性得分是47.61,实际适应性得分是37.42。参考表一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期待的家庭类型是松散有规律性的,而实际中被试的水平处于极端,是松散僵硬型,由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期待的是合理的家庭模式,即松散度一般且有规律,而实际中他们感受到的是比较极端的家庭模式,即非常松散且僵硬的,见表3.2。
实际感受与理想状况的得分之差的绝对值表示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不满程度。差异越大,不满的程度越大。
b:从表3.3来看(1表示五年制高职学生,2表示高考统招学生)
高职班学生的孤独感得分平均是42.10,高考统招班的学生平均得分38.47。高职班的学生处于一般偏上的孤独水平,统招班的学生处于中间水平。数值越高表示孤独感越高。由数据结果可以看出高职班的学生孤独感明显高于統招班的水平。44分以上: 高度孤独;39-44:一般偏上孤独;33-39:中间水平;28-33:一般偏下孤独;28分以下:低度孤独。
a:实际亲密度与实际适应性,相关系数为.802,在.01水平上显著相关。实际亲密度高的学生对理想亲密度也有很高的期待值;
b:理想亲密度与理想适应性相关系数为.781,在.01水平上显著相关。理想亲密度高的学生的理想适应性数值也会比较高;
c:学生的孤独感得分与学生的理想亲密度得分,实际亲密度得分,与实际适应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233,-.245,-.205分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学生的孤独感得分与理想适应性得分的相关系数为-.156,没有显著相关;由数据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学生的理想亲密度与实际亲密度得分都比较高的话,他的孤独感得分就比较低。
d:与家人通话次数与学生的理想亲密度,实际亲密度,理想适应性,实际适应性之间没有显著相关。
3.3差异检验结果
显著性检验即用于实验处理组与对照组或两种不同处理的效应之间是否有差异,以及这种差异是否显著的方法。
将组1(高职组学生)和组2(统招组学生)的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可以看出:
a在理想亲密度得分上,高职组的期望值明显低于统招组的学生;
b在实际亲密度得分上,高职组的学生的得分也明显低于统招组的学生;
c在理想适应性得分上,高职组的学生的理想适应性低于统招组的学生,期待值更低;
d在实际适应性得分上,高職组的学生与统招组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e在与家人通话次数检验上,高职组的学生与统招组的学生也没有显著差异
4总结
通过数据结果分析,可以得知高职组的学生在理想亲密度、实际亲密度、理想适应性方面均明显低于统招组学生。Karry等对孤独感产生的原因做了分析探讨,大致将其归为五类:早期依恋方式,人格因素,个体消极的认知和应对,社交技巧的缺乏和社会性忽视[4]。另有研究显示,自我评价、归因方式等对孤独感的产生都有影响。由于早期依恋方式、人格因素的可变性微乎其微,现从个体认知和社会技巧角度提出几点针对性改善建议:
4.1 学生个体层面:一是树立远大目标,积极投身于生活、学习,充实自我,体现个人价值,提高自我评价; 二是丰富业余生活,转移注意力,将个人思想感情从挣脱孤独的束缚,淡化孤独感;三是提高人际交往水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2学校层面:一要强化教师的心理素质和育人意识,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渗透,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的困难和心理困惑,成为学生最信任的人;二要平等对待五年制高职学生和高考统招生,结合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三要积极引导和推进高职学生的家庭亲密度建设,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实现良好的信息沟通,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Goldenberg,Sheila.A dolescent Loneliness [M ] 1981 : 4 5,6 6。
[2]季成叶. 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M]. 2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6.
[3]Shek Daniel T L. Family fucation and Pshchology well-being,School adjustment,and problem behavior in Chinese adolescent with and without economic disadvantage 【J】,Genetic psychol ,2006,163(4):497
[4]Karry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tachment prototypes ,selfesteem ,loneliness and causal attributions in Chinese trainee teachers.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erences, 1998,24(3)
基金项目: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内涵提升全员行动计划”教育发展事业研究项目,项目号:2017nhsyc23,项目名称:基于辅导员自身专业的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