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文化素质课移动网络社群学习模式的探索

2018-12-13李云峰

赢未来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学生

摘要 目前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下,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文化素质课的教学。但是在组织文化素质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存在着学生不投入,教学效果不高等不利的因素,采用移动网络社群学习的模式组建大学文化素质课教学的班级,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真正让文化素质课变成大学生发展素质的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课;社群学习

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根本追求,新时代是人才的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才资源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高校通过素质教育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出培养出既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具有高尚的思想行为、美好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心灵以及基本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的人才。在国外文化素质教育又被称之为通识教育,在赫钦斯所著的《美国高等教育》一书中,永恒学习被确立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内容,这种学习能?绎出人性中的共同要素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能将学生与人类文明的精华联系在一起[1]。文化素质教育在特定的语境和意义上被看作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的创新之举和通识教育在当代中国的民族化和本土化。[2]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当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国家发展的战略主题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种背景下,高校中的文化素质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大高校依据自己学校的特点都制定了相应的文化素质课的模式和方法,但如何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以及优化文化素质课,仍然需要更多的探索。

一、大学文化素质课课程教学中的缺陷与不足

目前,高校文化素质课主要是以两种类型的课程进行授课,一种是以网络慕课为基础,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资源,相关教师加以引导的授课方式;而另一种方式则是传统的大课讲授知识的模式。根据这两种方式的不同特点,笔者针对文化素质课在大学生当中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文化素质课在大学生心目当中的认知价值不高

一件商品的认知价值是指人对于这件商品的主观感受价值,而这种认知价值主要是由总价值和付出的总成本的差值所决定的。首先对于文化素质课本身来说对大学生的作用要小于专业课或者是技能类课程,如果大学生付出的学习成本又过高,会导致文化素质课在大学生心目当中的认知价值大大降低,从而上课的意愿和效果由此大大折扣。因此在课程的授课过程当中,在提升课程质量的同时,应尽量减少学生参与学习的成本,追求性价比。

(2)网络慕课形式的文化素质课程态度比较消极

大部分学生对于慕课形式的文化素质课的态度是比较矛盾的,一方面希望选择网络课程以较低的成本来学习文化素质课,轻松得到学分;另一方面又觉得看视频这件事难以坚持,没有监督,很难有收获。网络慕课往往是由知名学府的专业领域权威录制的视频,本身课程质量较高,但仍然无法吸引同学们的投入,说明在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需要监督和同学之间的交互。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文化素质课的评价体系不够健全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同学喜爱的文化素质课的评分标准为论文的撰写或者是课堂汇报的方式进行考核,而不喜欢接受闭卷考试的方式。但是论文写作和课堂汇报的形式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考核标准较主观,难以一碗水端平,学生可能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很全面,但却由于文笔或者口才的限制难以取得高分;二是论文考核比较松懈,不能起到激励的作用。学生之所以选择论文或者是考核,是不想花费过多的时间准备考试。所以在文化素质课的评价体系方面应该更加全面,将指标更多的分散到平时。

二、移动网络社群学习在文化素质课程中的应用及实践探索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社群媒介系统开始出现,随之而来的是时间在本文中,社群学习是指通过设计和运营,使来自一所大学当中的一群人基于共同的兴趣、任务或者是价值观,有组织、交互式的发生群体学习的一种方式。[3]学习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从古至今,不管在任何的时代或者地点,都有通过形成一个组织来学习的先例,比如中世纪的同行业讨论等等。而在现代社群学习更具备先天的优势。一是媒介的发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移动网絡作为媒介增加了交流的便捷性,减小了人际交流的成本;二是当前的大学生普遍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而成长,对网络具有天然的亲和性,对于网络上的内容他们更易接受。这样的优势使得新媒体工具为载体的社群学习成为了可能。

根据调研的结果可以发现,高校的文化素质课和移动互联网社群学习的方式十分契合。在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通过网络慕课形式完成的文化素质课,还是传统大班教学的文化素质课,虽然几乎都是以兴趣导向为主的,但是很多同学不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投入,导致文化素质课的效果往往很差,社群学习刚好可以解决文化素质课的弊端。每一节文化素质课的课堂学生往往有着不同专业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学习目标等等,这种异质类团体也更加适合社群学习共同体的组建。因此,在高校的文化素质课中,构建社群学习的课堂,对高校文化素质课程建设有着很强的借鉴意义。

本文以《心理学与生活》和《性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门文化素质课程为例,阐述高校文化素质课社群学习中机制、关系、协作分享的三大要素。

(1)社群学习的机制

课堂中的重要机制为组织机制、奖惩机制和任务机制。大学课堂中与其他社群学习共同体相比本身带有一些课堂教学的天然属性,比如在组织机制当中有着老师这一天然的领导者,奖惩机制当中则有着学分和学习成绩高低的奖励,唯一缺乏的是任务机制。

为了加强课堂中的机制建设,在《心理学与生活》这门课当中,采用了社群打卡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以32个学时45天为一个学习周期,提供课程相关的书单给同学们进行阅读学习,并让选择同一本书籍阅读的同学自发组成5~15人的阅读小组,在课堂上帮助其产生领导者,在线下组织同学们学习,而教师除了有教学的角色之外,还必须成为上课学生的意见领袖,在课堂之外的平台上,积极分享自身观点,晚上组织机制。课堂上除了常规的教学时间之外,留出学时给同学们进行讨论、学习成果的汇报。而对打卡质量完成较高的同学给予较高的平时分,保证奖惩机制,同时每日设定不同的打卡任务,能让课程知识内容与自己学习以及生活发生联系,建立更加完善的认知结构。

(2)社群学习中的关系

在高校文化素质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普遍发现学生为了获得学分而上课的比例不低,这体现出大学生对于文化素质课的价值认知不高,一门课的价值无疑主要取决于课程质量和能否使用等因素,但是非技能类的课程在生活当中难以应用,对教师水平要求也更高,这类课程的学习热情不高。学生之间的关系往往能够有助于文化素质课价值的提升。文化素质课参与的同学往往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彼此之间完全不熟悉,课堂很难有凝聚力,教师可以从文化素质课的关系方面提升课程价值。首先,关系可以减低学习的负担,当班级中人足够熟悉时,能够显著降低学生参与学习的阻力。其次,对每个学生而言,班级当中的联接往往能增添课程的价值,使得学习更容易发生。最后,社群学习中的关系能增加学习动力。无论是小组的共同荣誉还是组间的竞争,都能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动力。

在《心理学与生活》的课程当中,采用社群学习的模式,把班级中零散的学习氛围集中了起来,在最后的课程考核当中,将小组所有成员的读书打卡的次数纳入到小组的成绩当中,和小组汇报成绩一起计算小组总成绩,利用学习小组间的关系形成个人行为的督促。

(3)社群学习中的协作分享

在社群学习当中,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强化和共享价值观念,扩大学习的体验和结果,从而达到情感的沟通和分享的目的。采用移动网络组建的社群的初衷是充分利用大学生的课下时间提升自身素质,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弊端,学习成员的结构较复杂,时间上更加灵活,学生的参与就有可能成为临时聚集在一起的一种松散结构,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流于形式的聊天场所,要解决这个问题,协作和分享是能够增加持续学习的一个有效手段。

《性心理学与大学生性心理健康》性心理学的内容对同学们来说更有话题性,也比较容易形成觀点之间的碰撞和对立,在同学们进行讨论话题尖锐,会形成大量的成果,然而这样的成果并不利于同学们之间的学习。在每个学习小组之间设立记录员,及时归纳和整理讨论结果,一方面在小组汇报时材料较为丰富,另一方面也让同学们之间的成果得以传播,学习的成就感更强。在课堂的社群刚组建时,投入程度不够,归属感也暂时未形成,因此往往会非常脆弱,同学们虽然对任务的完成能够坚持,但是对分享的参与度却不高,这时候需要教师整体氛围的营造过程当中更加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后期社群运转会更加顺畅。在这种协作与分享当中,增加了同学们持续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移动网络的社群学习是在校大学生当中能够认可的,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果的平台,但移动网络社群学习的实践模式和效果测量有待进一步完善。当代大学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技术手段也发展这巨大的变革,高校中的文化素质教育必须秉持着开放、协作、共享、社群、链接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文化素质课程的效率和效果,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光礼. 走向高等教育强国:发达国家教育理念的传承与创新[J] 高等工程教育,2010(3):66-77

[2]曹莉.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辩证思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2):24-33

[3]刘春荣. 基于WIKI社群的知识建构与团队学习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7

作者简介:

李云峰(1987.11-),男,汉,安徽淮南人,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1级硕士研究生,讲师,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社会性发展和网络心理。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