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生语文阅读的几点体会
2018-12-13吴学文
吴学文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必由之路,阅读量越大,人的情感体验就越丰富,生活的幸福指数就越高。初中阶段,学生记忆力最旺盛,理解力已有一定的层次,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初步形成,这时候的阅读可谓是性格形成,世界观形成的润滑剂,是对漫漫人生的庄严奠基:有什么样的阅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可是,初中学生缺乏的单单就是保质保量的阅读——在题海书堆里苦熬岁月,為了万能的分数拼命挣扎。这种缺少人文关心的语文学习,这种使学生越来越讨厌的语文课是造成学生混沌人生的祸首。集四十年初中语文教学的经历,就怎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快乐阅读,谈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阅读;体会
一、重视朗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朗读是对作者文本的再创造,好的朗读有极强的吸引力,比教师片言支语的分析讲解更具趣味性。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字正腔圆的齐读是加深文本理解的有效方式,尤其是学生对重点句段的朗读,更是教师检测学生理解是否到位,是否与作者产生了共鸣的最简便的方法,在文字、声音、情感编制的那种特殊氛围里,让善读者心潮澎湃,不善读者也跃跃欲试,情不能自已,读着读着,读出了韵味,读出了对语言的热爱。
二、借助阅读体验
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唤醒阅读联想,让学生从陌生课文中找出熟悉点,与自己的积累相吻合,引起“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与文本勾连,进入文本。这里是教师特别用心处:一是多方位收集不同层次学生接触过的材料,随机点拨,不仅要从集中的面上铺开,更重要的是要从后进生个体的点上发力,多给他们以人文关怀的引导,让他们也能快乐阅读。二是合理利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快捷,形象直观,容量大的特点,多方位唤起学生已有的储备,为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文本铺路。三是利用录音、音乐、图画甚至实地考察等方式,将语言文字引入具体情境中映衬,引发联想,融会贯通。不管哪种方法,都与联想和想象紧密联系,要确定一定的视域,确保正确的方向,不能漫无边际的想象,信马由缰地联想,进入虚无,无益于学生阅读体验的唤起。
三、重视阅读关照
学以致用是学习语言的目标,从文本阅读中修养自我是致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里就有一个文本和自我关照的问题。就是要求把文本的观点与自己的经历、志趣、思想、价值取向等多方面来个比较,思考人生的意义,从而选择扬弃。还要有文本和现实的关照,将文本价值放进现实生活里进行辨析,从社会层级,文化传承、价值取向、习俗追求、生活状态、人际关系等的比照中有趣阅读,引发思考,去粗取精。
四、针对文本核心内容设计有启发性的问题
这是针对现实课堂随意性“烂问”而言的。思维品质的不断优化是文本阅读终极目标。为了这一目标,阅读必须带着问题,可诟病的就是这东拉西扯的“烂问”和廉价低能的“真好”“真棒”的谬赞。教师哈哈,学生昏昏。“阅读教学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魅力的基础上,尽可能达到思维品质的优化”。可谓真知灼见。要想思维品质的优化,就得有经常性的不断深入的思考,不断深入的思考得有学生喜欢思考的内容和方式。只有有价值的问题导引,才能培养学生有价值的思考,越思考越爱思考,长期兴趣盎然地思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优化,达到文本阅读的高层次目标。
五、背诵经典
这和朗读息息相关,熟读成诵是人们历来最推崇的方法,也确实是最有效的方法。美诗美文加美读,身轻心静无压力,再加一点儿让人荡气回肠的点化,谁还能不愉快?秦文汉赋,唐诗宋词,纵联古今,横贯中外,读中导,读中思,读中悟,读中得——方法越来越灵活,思路越来越开阔,理解越来越深刻,思想越来越丰富,能力越来越超群,品德越来越高尚……课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高度吻合!这比课堂上无尽止地照本宣科,喋喋不休,剥夺学生的课余时间硬逼着学生长时间地打题海战,拿考试做法宝如何?也许分数是你迈不过的坎,就随它去吧,反正你忙了个昏天黑地,学生被累得眼麻手软,也不是没怎么考出高分,造就出像鲁迅、郭沫若那样的大师和学者?
语文教师啊,丢掉你的照本宣科和考试法宝吧,去静心读书,再引导学生去读书,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生活情趣,帮助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你能乐在其中,你的学生也会乐在其中,这样,大家的境遇也许会有所改变。